1、一个人的朝圣演讲 如果有人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大概不会有谁感到惊奇。准确的来说,是新的旅行,毕竟,人生和一次新的旅行有着太多的相似,在旅途中感受那种前所未有的惊奇和随之而来的闪念,以及可能带来的感悟。于是,旅行好似不仅仅是从“这里到“那里的无趣却又必然过程,旅行被赋予了更深的涵义,甚至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过程成为了从“这里到“那里的全部意义。旅行这个题材也成为是很多事件发生的根底。一个人的朝圣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旅途中的故事。这本书出自英国女作家瑞秋乔伊斯,这部书作为她的处女作,已经表现出了很强的文字功底,特别是当代女作家特有的文字风格。正是这种风格,使得这本书显得十分轻松,以至于在刚拿起这本书的
2、时候甚至会感觉这是一本心灵鸡汤式的长篇小说。诚然,相比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欧洲小说,一个人的朝圣不管是内容还是内涵都会略显薄弱,但这并不阻碍我们阅读,并体会这个故事。 先说说主人公 哈罗德弗莱自然就是书中主人公,也是这次朝圣旅行的发起者。作者为哈罗德设计了一个不幸福的童年,早年离开他的热爱梦想的文艺青年式的母亲,受到战争创伤又因妻子的离开而一蹶不振的父亲,哈罗德被迫在十六岁离开家里,并在二十岁成为了一个啤酒厂的销售代表。哈罗德的性格就像他的童年一样是分裂的,一方面他竭力讨好别人,使得自己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这源于他早年与母亲的相处;另一方面,他的默默无闻竭力隐藏自己那么形成于后来与父亲的生活。
3、在哈罗德之后的生活中,这两种性格交相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哈罗德这个角色被人们解读为一个失败者的典型,他为一个酒厂工作了四十年了,在六十岁时退休,在他离开的时候没有欢送会,只有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和他道别。其实把哈罗德当做失败者可能过于苛刻,他为人谦和,虽然没什么朋友,倒也没什么敌人。他对这个世界表现出的态度也十分中庸:既无什么喜欢,也无什么讨厌。可是,请注意,这只是他的“表现。这世界有他喜欢的人和东西,也有他厌恶的,只是,他将这些都隐藏起来了罢了。哈罗德会在某些时候表现出他极具个性的一面(比方第一次见到莫琳是的舞蹈或酒后砸坏老板的收藏),在大多数时间,他是一个畏畏缩缩并且犹犹豫豫的
4、人。前面说哈罗德是一个谦和的老者,可能是过于谦和,就像他平时的状态一样,尽管他有很高的身材,他却总是弯着身躯,好似要躲避生活随时到来的困难一样。其实,这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状态吗。我们带着一种中国人特有的“中庸式思维,一方面希望远离所有麻烦,并接受了反复无趣的生活,另一方面却默默羡慕着其他“冒失的人们。如果说失败,可能哈罗德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失败就和儿子戴维的关系,他觉得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个好父亲,并将儿子在二十岁时的自杀归咎于自己,这也是他最大的心结。 再说说“朝圣 本书的英文名为theunlikelypilgrimageofharoldfry,直译为“哈罗德弗莱看似不可能的朝圣之路。从翻译来看
5、,从英文到中文,唯一直译的词就是“朝圣。“朝圣这么重要吗。是的,因为“朝圣赋予了这次旅途唯一的意义。朝圣可以被理解为是目的,也可以被理解为是目的。换句话说,可能有些时候,一个旅途的意义就是它的目的。不管是玄奘法师的旅途,还是之后吴承恩笔下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一行的旅途,甚至是托尔金在哈比人和魔戒中故事,都被打上了宗教式的烙印。这也正是为什么一次旅途可以被称作“朝圣。只是,哈罗德的朝圣,不是从世界的东方到西方,也不是从中土大陆到魔多的末日火山,这只是从英国的南方走到北方,全程627英里,持续了87天的旅途,其中没有一路上的妖魔鬼怪,也没有蛊惑人心的魔物,甚至这一路上哈罗德没有遇到什么坏人,这次旅
6、途没有改变很多,只是在平静的海面上掀起一点点波澜。而这点点波澜,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为什么要走。 我十分疑心作者的灵感来自于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一局部。电影中的阿甘在爱人珍妮出走之后,突然觉得自己“feellikerunning(就是想跑一跑),于是开始了他三年两个月十四天又十六个小时的跑步旅程。书中的哈罗德的徒步“朝圣就像阿甘的长跑一样,只是于一个闪念。当收到一位在远方的老朋友奎妮病重的消息,哈罗德的生活突然变得不那么平静了,好似一些曾经发生的,他不愿记起来的,不管好事或是坏事,都在慢慢浮现出来。他拿起笔,可能就像奎妮其他的朋友一样,希望告诉她多保重,希望一切可以好起来,可是他却觉得有什么
7、东西阻止着他将那客套的信丢进邮筒。于是他便拿着那封信,一个人静静的在街上走着。对于脑袋不太灵光的阿甘来说,可能“想跑的冲动就足以支撑他的行动(虽然阿甘找到奔跑的意义但似乎“寻找意义就是他奔跑的意义),对于生活一成不变的哈罗德来说,他需要一些更实际的东西来支撑他的一次闪念,并将其保存下来。那就是他从与加油站女孩的对话中得到的一个信念“只要他一直走着,奎妮就可以活下来。其实,所谓的“伟大的事业,往往都是源自一念之间,只是有些人感悟到了这一念的珍贵,并想方设法的将其保存,而其他人只是任其以一念的速度一闪而过罢了。 朝圣路上 我们可以简单的讲哈罗德的旅程分为五个阶段。这几个阶段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或多或少
8、的启示。 第一个阶段。从哈罗德踏出家门开始到遇到玛蒂娜为止,在这个阶段中,哈罗德的旅程是充满一种新鲜感的,哈罗德作为“自己,一个畏首畏尾的老者在全新的路上前行,这时候的哈罗德并不清楚自己前行的目的,似乎对于他来说,越艰险的路程就越代表了他旅途的意义,但是这种心态只会使得他将自己搞得遍体鳞伤,这个时候哈罗德的磨难是身体上的,在他的身体终于承受不了这些痛苦时,他才领会到“其实这世上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很困难,就像走路,呼吸,吃饭,说话,还是爱。正像一个人的青年时代,总想通过某种艰难的生活来证明自己,最后明白一些早就明白的道理,虽然这些自找的磨难并不一定十分有意义,但却是大局部人必经的路。
9、第二阶段。哈罗德听取了玛蒂娜的意见,从第十五章起,正如这章的名字“哈罗德与全新的开始。这个时候的他“坚决稳当,他自己也相信他的旅程正式开始了。文中写到“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几个起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开始。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以前的步伐。我们的生活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新的起点开始的,每当我们提高了自己,上一个“那里就变成了“这里,而现在的“这里就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里他实现了自我的第一次提高。 第三阶段。从第十八章开始,哈罗德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在他接触了作为世俗的代表的演员之后,他决定轻装上阵,他把信用卡和钱包寄回了家中,把所有装备都送给了他觉得更需要的人们。他拣
10、来一个睡袋,于是就睡在大街上,他喝小溪里的水,烹饪野菜和果子,这时候的他不再腼腆,而是十分乐意的介绍其他人各种方式的帮助,作为回报,他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在这时候的哈罗德发现,原来帮助别人不容易,大方的接受这种帮助更不容易。这时的哈罗德完成了自己与自然,其他人之间关系的升华。 第四阶段:从书的第二十一章开始到第二十五章,这是哈罗德的身边出现了追随者,或者说“模仿者。这是哈罗德在旅途中与“世俗最大的接触。哈罗德的追随者们都是世俗中的失败者,但是又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失败,于是便尽其所能希望在哈罗德的“朝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的追随者在阿甘正传也有了表现:媒体希望赋予阿甘的奔跑以意义,追随者们希望
11、找到自己的价值,却不知道阿甘只是为了跑而跑。或许阿甘正传里的故事更加喜剧化,相比而言,一个人的朝圣中的追随者们的形象更具有现实意义。哈罗德众多的追随者中,有人跟着哈罗德一起旅行,有人把他当做偶像,甚至试图从哈罗德家的院子里拿走围墙上的石头。 作者重点描写了四位哈罗德的追随者。年轻人维尔夫,胖女人凯特,中年人里奇和一只小狗。我们从三个人开始说,维尔夫年轻急躁,没吃过苦,又有许多生活上的陋习,比方喜欢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他与里奇合不来,后来的某一天,维尔夫就和朝圣者们的一切财产一起消失了。 凯特从文中看,是一个婚姻不幸福的女人,她心底善良,却不是十分的聪明人,在所有离开哈罗德的时候,她还是站在哈罗
12、德一边,但是她却没有坚持下去的信念,于是又回到是世俗的生活中。 里奇是一个金融街里的失败者,可却总期待东山再起。他不喜欢维尔夫,处处和凯特合不来,他将世俗的想法带给哈罗德,提出区分“朝圣者和“追随者的想法(当然,他把自己算作朝圣者),甚至将这种区分用t血衫的形式表现出来;他找来记者,把自己推上新闻,在最后带着其他追随者离开哈罗德,在媒体的跟踪下完成了“朝圣。里奇与这一阶段的哈罗德是完全相反的,他是功利的代表,永远走不出世俗的圈子。但请大家想想,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还少吗。我们整天在新闻报纸上看到的那些标榜着自己的成功理念,用东拼西凑来想法招摇撞骗的人们,不都被我们奉为“成功者吗。 小狗在文中是
13、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一开始它不知从何处钻出来,哈罗德怎么样也赶不走。终于它成为了哈罗德最忠实的朋友。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大家都离开了哈罗德之后,小狗就像一开始追随哈罗德时一样,义无反顾的离开了。书中写到“哈罗德对自己说那是小狗自己的选择,它选择了陪哈罗德走一段路,现在它决定停下来,陪那个女孩儿走一段了。生活就是这样。就像有人说的,人生中每个离开的人都曾经陪伴你走过某短路,只是人们很少提起,在他们离开时,那种痛是撕心裂肺的。 第五阶段。哈罗德的第五阶段是最为痛苦的。他在不希望得道的时候得到了同伴,却又一个个的失去了他们。我想我们的日子好似和哈罗德一样,有些东西常常在你还没准备好的时候突然来临,却
14、在你准备接受是悄然离去。这时候的哈罗德第一次因为痛苦而萌生了放弃的念头,不,应该说的决定放弃,他认为他已经不能再承受更多了。作者在这时候仁慈的使莫琳给了哈罗德鼓励,使他尽管不情愿,也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到了路的终点。只是,这种美好的结局并不是我们总能看到的,太多了在最后放弃了,或者被痛苦打败了,再也没能站起来。 终点 当哈罗德终于见到了老友奎妮,可是已经病入膏肓的奎妮却并不知道老友的到来,或许,哈罗德为奎妮发起的“朝圣,奎妮从来都不知道。又一次,作者仁慈的使奎妮回光返照,在临死前想起了哈罗德,看到了他的礼物,安然而逝。毕竟,希望是留给生者的。哈罗德的朝圣影响了许多人,他自己不再如从前畏畏缩缩,他终于解开了与儿子的心结,也使得妻子莫琳理解了自己;而莫琳呢,她重新认识了哈罗德,她懂得了自己为什么曾经会爱上他,并发现自己仍然爱着他。还有邻居雷克斯,他们会与雷克斯成为挚友,使一个人生活的雷克斯不再孤独.还有加油站的女孩,玛蒂娜,高明的医生和许许多多关注哈罗德的人们,当然,希望还有我们。 写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毕竟都是一家之言,只希望给读者带来少许思考。书中可挖掘绝不止我说的这些,在这篇文章中,我刻意的避开了哈罗德和儿子戴维,以及和老友奎妮的关系分析,可是书中却有很多这方面的描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这方面阅读。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