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民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开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奉献。农民工 的出现和开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因此,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落实科学开展观、构筑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民工的出现是社会开展的必然现象 “农村充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有的兴旺国家都有这样
2、一种经历:起初他们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里来,变成城里的工人或者职员,变成城市的居民。减少农民,增加市民,让农民变市民是社会生产力开展的客观需要,是经济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化、城市化从英国等西欧国家开始,先是工业革命,进而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后来向北美洲等地区扩展。到20世纪初期,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完成了现代化与城市化。马克思认为,传统的农业社会的人口流动性是很低的,地方和外界是隔绝的。而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带来了人口的全面流动性,资本对劳动的雇佣是以工人获得人身自由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前提条件的。农业工业化和农业规模经营从土地
3、上释放了大量过剩的农业人口,而现代大工业的开展为城市更大规模地吸收这些农业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交通运输手段的革命便利了人口的迁移与流动。追求高工资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迁移人口的重要吸纳机制。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地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化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一种现象,具有历史必然性。工业化造成了纯粹工业人口的增加和作为工业中心城市的不断形成和扩张,农业工业化造成农村人口从土地上游离出来向城市和工业部门的集中,它们共同构成了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逐步取代传统农业文明的过程,它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异和工农差异。 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现代化开始
4、起步,但长期战争破坏、制度腐朽,致使工业长期落后。现代化、城市化的起飞是从1953年开始的,当时学习苏联重工业化模式,又把城乡用户籍制度隔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极为缓慢。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快速起飞,加快了城市化步伐。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经济进一步大开展。法国国家亚洲事务研究所的中国农业问题专家克洛德奥贝尔说:“1978年刚开始经济改革的时候,中国的农业就业人口占到整个就业人口的70,但到2022年,这个比例就下降到了42,即3.13亿。在这3.13亿人当中,每年外出打工超过半年的占到了一半。可以说,过去多年,如果没有农民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就不会有那么快,
5、沿海地区新兴产业和开放型经济就不可能迅猛开展。农民向城市迁移,逐步融入到城市的工作、生活中去,转化为城市居民,这是历史开展的潮流,也为国外兴旺国家社会开展所证实的。 二、农民工为中国的经济开展做出了重要奉献 农民工不仅仅为国家经济开展做出了奉献,而且在推动国家各项改革过程中做出了奉献。著名的经济学家巫继学在他的文章农民工在中国经济中的十大历史性奉献中说:当今中国经济社会非农村中人数最多的,牵扯社会关系最为广泛的,在改革中地位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以劳动为资源对中国经济开展奉献最大的劳动阶层农民工,一是为中国经济起飞持续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二是壮大并更新了中国产业大军;三是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难
6、题,为三农问题困境踏出一条坦途;四是农民工成为中国农村社会脱贫的主力军;五是大量农民工进城冲击着城市消费,已经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城市消费规模、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六是对传统中国农村的生育观念起到了根本性冲击;七是推动了中国城市扩容与小城镇的建设;八是为中国市场化的进程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九是将城市生活的新观念,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新标准,带回了农村;十是农民进城打工,事实上在培养着一代新型农民,即农夫转变为农商。具体而言,农民工做出如下奉献。 一是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局部。202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局部。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大步前进,农民工的数量越来越多。据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称,我国农民工规模已达1.2亿,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三产业部门分别占到总就业人数的52和58,说明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民工在人数上已经超过城镇有户籍的公有制二三产业的职工。而在有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