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水利开展与改革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党的x大和x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要求,总结近年来水利信息化工作,分析水利信息化面临的形势,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水利信息化工作,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着力推进水利现代化。刚刚,XX省沈骏副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一会儿,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还将作专题报告。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迅猛开展和水利事业的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逐步深入。特别
2、是20x年第一次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全国水利系统坚持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初步形成了由根底设施、应用系统和保障环境组成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有力推动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开展水利转变。 第一,信息采集和网络设施逐步完善。全国省级以上水利部门已建成各类信息采集点约2.7万个,其中自动采集点占47.5%,信息采集的精确性、时效性、有效性以及工程监控的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水利信息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水利部机关、在京直属单位、7个流域机构、31个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部门均建设了局域网,其中62.5%的单位专
3、门建立了政务内网。水利信息广域网不断扩展,骨干网络与地市水利部门联通率到达63.1%,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实现了区县级水利部门的全覆盖。水利通信网逐步完善,根本建成包括1个卫星主站、500多个卫星终端小站的全国防汛卫星通信网。效劳器等硬件设备日趋完善,各级水利部门的视频会议系统连接单位达460多个,局部省市联通到区县甚至乡镇水利单位。 第二,水利业务应用系统开发逐步深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建成水情分中心、工情分中心119个,形成覆盖七大流域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计算机骨干网络和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根本完成信息采集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任务,显著提高了
4、防汛抗旱实时监测、预报预警和科学决策水平。完成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成2个流域监测中心站、13个省级监测总站和20230个分站,开发了全国水土保持空间数据发布系统,有效支撑了水土保持科研、规划、监测评估、监督执法和治理修复等工作。在全国18个省级行政区的24个城市开展了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建成水资源监控调度中心2023多处,中心站、各类监测点337处,开发了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有力提升了水资源调度和配置能力。结合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在29个灌区开展了信息化试点。采用集中开发、分别部署、个性化定制策略,按照17模式建成了部机关和7个流域机构统一
5、技术架构的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开发了综合办公、规划方案、人事劳动教育、国际合作与科技管理等电子政务系统,促进了行政职能、办公方式和效劳手段的转变。 第三,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逐步加强。目前,省级以上水利部门在线运行数据库469个,数据量约14457g,数据内容覆盖水利业务方方面面,一些单位还初步构建了数据中心。在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水文信息采集站网,采集水情、雨情、水质、地下水、水土流失、供排水等各种信息,并依托水利信息骨干网和水利政务内网进行信息的报送和传输。空间地理根底信息资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组织开发了1:25万水利根底电子地图,并向流域机构、省级水利部
6、门以及局部直属单位分发,为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等重要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第四,水利信息平安体系逐步健全。在平安管理方面,完成了水利部重要信息系统的平安等级保护定级工作,并获国家信息平安等级保护工作最正确实践奖;制定出台了水利网络与信息平安事件应急预案;大多数省级水利部门成立了负责信息系统平安的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平安管理员,制定并落实了平安管理制度。在物理环境平安保障方面,全国约3/4的水利单位建设了专用机房,大多数机房配置了专用设备,采取了平安措施,水利部机关及局部流域机构建设了标准屏蔽机房。在网络平安运行方面,水利政务外网骨干网采用了冗余技术,配置了各类平安防护系统;各级水利部门
7、及时对网络主机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提高抗攻击能力,不少单位对关键效劳器采用双机或多机系统。在系统和数据平安方面,建立了水利部机关、在京直属单位和流域机构统一的政务内网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及电子签章系统,保障水利信息数据传输平安,超过半数的省级水利部门建设了集中备份恢复系统。 第五,信息化新技术应用逐步扩展。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水旱灾害监测;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支撑的水利空间数据建设、管理和业务应用迅速展开,全球定位系统(gps)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下地形及局部河道、蓄滞洪区以及大比例尺地形测量中得到实际应用;视频会议系统在防汛抗旱远程会商和指挥调度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
8、用;可视化技术正逐步应用于流域和水利对象的跟踪、模拟展示与管理,越来越多的数学模型、分析软件在水利工作中得到应用。 第六,水利信息化行业管理逐步强化。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体系初步建立,全国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都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水利信息化规划工作不断加强,水利部、7个流域机构,北京、河北、上海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制定并实施了水利信息化规划。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水利部已公布水利信息化行业标准22项,82项信息化标准列入202223年新修订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水利信息化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水利部陆续出台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制度和指导意见,不少
9、地方水利部门和流域机构也先后出台了相关管理制度。水利信息化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结构渐趋合理,业务技能稳步提升。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明显加强,部机关及直属单位运行维护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算,规模逐步增加;各地也多渠道落实运行维护经费。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推进,有力地支撑了水利勘测、规划、设计、科研、建设、管理、改革等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应对频繁发生的洪涝台风干旱灾害、防范汶川特大地震次生灾害、抗御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北京奥运会供水平安保障、解决太湖蓝藻爆发供水危机、水土保持科学考察等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推动水利开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在此,我代表水
10、利部党组,向长期从事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水利信息化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信息化意识淡薄,对推进水利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二是体制还未理顺。一些地方和单位还没有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有的信息化工作机构职能较弱,难以适应水利信息化开展的需要。三是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缺乏。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刚刚起步,规划与工程实施之间的衔接还不够,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信息资源比较分散,开发利用效益不高。四是管理维护比较薄弱。一些单
11、位和部门对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重视不够,没有建立稳定的运行维护经费投资渠道,导致系统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也使运行管理单位背上较重的包袱。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水利信息化的深入开展,务必引起各级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深刻认识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技术之一。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效劳的能力和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信息化步伐,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
12、现代化,是一项事关水利开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第一,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开展潮流的迫切需要。当前,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逐渐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信息技术正演变为影响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全球信息化正在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开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开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并强调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
13、位置,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水利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金水工程(即水利信息化工程)被确定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十二金业务系统之一。在经济社会迅速开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水利信息化不进那么退,只有顺应世界信息化开展潮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才能实现水利又好又快开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的迫切需要。水利信息化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水利现代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提高水利工作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部党组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建设,把
14、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作为带动和实现水利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但总体上看,水利信息化根底设施依然薄弱,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仍然不高,水利信息化开展很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水利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有效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四大水问题,提升水利效劳经济社会开展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必须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水资源的调控能力、水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和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根本上摆脱水利行业技术较为落后、管理较为薄弱的状况,推进水利开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不断提高水利行业现代化水平。 第三,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是开展民生水利
15、的迫切需要。民生水利工程点多面广,要确保工程建成管好、长期发挥效益,就必须有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作支撑。目前,民生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各类民生水利工程的综合性应用平台建设尚未启动,信息化网络在覆盖范围和容量上还远远满足不了民生水利开展需要。特别是农村饮水平安工程的信息化根底设施还很薄弱,小型水库普遍缺乏自动监控系统,大局部蓄滞洪区通信设施比较落后,山区防御山洪灾害的信息化手段严重缺乏。必须针对民生水利工程的特点,积极研发推广操作简便、功能实用、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的信息化管理设备和应用系统,加快建设覆盖城市农村、大中小流域的基层水利信息采集体系,大力加强工程建设、资金使用、平安运行、日常管
16、理等各类根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提高水利信息的标准化、数字化和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民生水利各个领域信息化开展水平,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民生水利新开展。 第四,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既要加快水利根底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和水平,又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保证水资源永续利用和水利工程持续发挥效益。水利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场新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促进涉水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对水资源变化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使得治水思路、方略和决策建立在更为科学民主的根底之上;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充分发挥技术、知识等新的生产和管理要素在水利开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精确控制,减少资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