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讲的语言动作有哪些态势语言是演讲者必须具备的一种非口头语言。它是演讲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姿态、仪表风度、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服饰打扮等来表达情意、传达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是演讲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性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演讲的语言动作有哪些,欢迎借鉴参考。也许大家还记得电影牧马人中许灵均和李秀芝的对话:“我是个右派。”“姓郭的大叔跟我说了,他们说你是个好人。”许的话表现出直言相告的坦诚、不愿连累善良的秀芝、以及因长期背黑锅而不得不放弃常人之念的无奈、绝望和自卑……这句话意味着:我不能、不敢也不忍娶你。这时,观众从秀芝
2、的表情和言语中看出,她心领神会了许的话所流露的一切。秀芝的话反映出孤身飘零他乡而急于“找一碗饭吃”的迫切心情,反映出她根据许此时的“表现”和郭大叔的大实话,做出了淳朴的劳动者自己的判断。总之,李对许的话做了温柔的反弹:我不在乎,我信任你,我愿意嫁给你。许闻之不禁悲从中来,失声痛哭。这段对话具有展示复杂心情的丰富内涵,具有激起心灵撞击的强烈动势,是很有“动作性”的。可见戏剧动作性远不止举手投足等等,语言也是动作。 “语言动作”主要是指对话能展露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并刺激、影响别人;在内心交流和碰撞中引
3、起双方心情或相互关系的微妙变化,从而推进剧情。唯有这样才能把“戏”做好,假设无语言动作那么无“戏”可看。演戏和演讲,有假戏真做与真“戏”真做之分,是两码事,然而在基于生活的“语言动作”上却是相通的。就像观剑而做诗,我们何尝不可从表演艺术中悟出演讲技巧呢演讲者可以把听众假想为一个同台的“伙伴”(但决非演戏),用语言动作打动、说服、感染他,同时根据其反响调节演讲,形成双方内心活动(动作)相互激发的连锁反响,像开展剧情那样把演讲过程向前推进。下面就试着谈谈演讲的“语言动
4、作 ”。演讲稿的“动作性”在一定的戏剧情境下,台词能以一当十,一句话甚至一个字也能多义地折射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因为它主要用言外的潜台词来暗示动作。而演讲没有舞台对话的条件,要把台词省略的东西补出一些,更多更直接地向听众倾诉。但演讲语言也并非一览无遗,仍有很多“潜台词”,因此演讲语言都可以在言外蕴含动作。像描写句、抒情句、反问句、感慨句等等都是富有明显的动作意味的。这里例举列宁在192023年8月的在全俄教育工作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的一段话:……英法正竭力保持自己的地位。他们侵犯俄罗斯共和国,把资本主义
5、的弦拉得很紧,紧得就要断了。甚至资产阶级报刊成认,工人群众的情绪也有了十清楚显的转变:在法国,“保卫祖国”的思想遭到破产;在英国,工人阶级宣布“国内和平”破裂。这就是说,英法帝国主义者已经拿出他们的最后一张王牌,我们可以满有把握地说,这张王牌一定会被吃掉。冷静的分析足以服人;内在的激情足以动人;言人所欲言,拨开迷雾,给逆境中的人民以巨大鼓舞。其中意志与情感的动作指向十清楚朗,而且显得细致入微而又波澜起伏:“弦”的比喻是讥讽和蔑视,流畅精短的排比显得举重假设轻,吃掉“王牌”的说法显出果断的气魄和必胜的
6、信心。这段情理交融的话具有反映演讲人内心活动的丰富意蕴,有不少弦外之音,为演讲时的“再创作”——表现“语言动作”提供了根底。演讲要成为在演讲人的“语言动作”主导和激发下讲、听双方互动的过程。我们在写演讲稿(或打腹稿、即兴演讲)时应该使之成为一个激发这种“互动”的“动作链”。三种对话方式带有动作性的演讲语言主要通过三个双向交流渠道进行传递。一是演讲者的“发话”与听众的态势语言的交流。比方,形象幽默的论理会使人脑清目明,生动感人的表
7、达会使人为之动容,新鲜、简洁的语言使人乐于倾听,还要抑扬顿挫,缓急有致,调节和适应听众心理,并察颜观色而寻求更好的表达。这就如同与不插嘴的人交谈一样。应该像肯尼迪的一位常年观察家所说的那样:“不管我坐在观众席的哪个位置上,总统他好似总能把我挑出来,然后跟我面对面地说话。”二是在“讲”的同时和间隙,双方都用态势语进行“对话”。如默契的眼神交流,以手势、“道具”以及服饰、风度引起“良性”反响,还有在停顿中沟通。在态势语的背后是丰富复杂的“心灵对话”。三是直
8、接对话。演讲人偶而也与听众做直接而简短的交谈。多用设问和反问,或交流看法,或进行诱导。“语言动作”的表现演讲者通常是巧妙结合前两种对话方式把演讲“语言动作”表现出来。我们不妨从表演艺术中悟出些表现方法。1.“意念”主导表演大师金山在风暴中扮演的施洋大律师,有一段扣人心弦的演说。据金乃千回忆:表演者默想着“为工人伸张正义”的强烈意念,以此来主导演讲。他满腔悲愤、理直气壮地揭穿了惨案的真相,接着慷慨激昂地说道:工人弟兄们,工人弟兄们!哪一个妻子没有丈夫哪一个丈夫没有妻子她没有了丈夫,她的丈夫江有才被魏处
9、长的父亲谋杀了,她难道甘心俯首贴耳地不表示抗议吗不能!而对这位妻子悲惨境遇的表达又是那样婉曲、沉郁。继而发出惊雷般的呐喊:“这难道公正吗这难道公正吗”金山把为工人说话的意念具体化为起伏跌宕的一系列“ 语言动作”,不仅“点燃了工人的心火”,连台下的观众也仿佛身临其境。2.挖潜台词把意念概括为一句话,只是为了说明复杂的内心动作的主要指向而已。意念主宰着丰富的“语言动作”并被它有血有肉地表达出来。因此要开掘和表现演讲语言的潜在意味(潜台词)以展示“语言动作”,才能使意念不致落空。曾
10、扮演屈原的金乃千把“雷电颂”的独白 分析如下:台词:你,你东君是个什么东君!(潜台词:我认识你!你装腔作势的样子,吓不倒我!)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驰骋。(潜台词:你骗了多少人,他们把你捧得比天高,可你是个“死人”!)正如前苏联电影导演格拉西莫夫所在电影导演的培养中所说:“这里的每一句话,不仅是一个分解为种种情感因素和行为意味的言语动作,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种反响、一声射击、一粒子弹。”当然演讲稿比台词“白”得多,但决非白开水,总是有余韵的。把“潜台词”挖出
11、来以展现“动作”岂不更动人3.运用语言造型和态势语言只要挖出潜台词,那么在表现“语言动作”时用什么语言造型手段就是很自然的了。“不要在外面加上语调,而是要从中悟出语调来。”(格拉西莫夫语)此外,“语言动作”还要与态势语相结合,可对镜练习,看怎样才得体。注重“相互关系的交流” 人们在交谈时有双重的交流:一是谈话内容的交流,一是特定的相互关系的交流。后者作为全部交流的根底,暗示、制约着内容的交流,使之显示真正的含义并产生交流效应,这被称为“交流模式”。戏剧
12、里在人物关系的酝酿中,一句简单台词也会有极丰富的内涵。演讲者如果与听众进行特殊关系的交流,那么演讲内容在交流时不也能以少胜多、举重假设轻吗“语言动作”既是内容的最正确传递手段,又是这种关系交流的动力和触媒。这里以蒙哥马利的辞别演说为例,谈谈双方互相熟悉的情形。蒙统率英国第八集团军转战多年,与下属的相处也很融洽。他们是有“特殊关系”的。请看演讲开头: 亲爱的官兵们:在这里讲话很易冲动,但我当努力控制自己。如果说不下去时,请你们原谅。朴实平易,并无将军威风;坦露了心里最柔软之处,让人呼吸到患难兄弟般的离情别意:我舍不得离开你们。多年生死与共,临别时心中感慨万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这些都是在言外在双方的下意识里交流的,是内心深处没有涛声的巨澜。在默契的心灵对话中,以不忍走与不忍让他走为指向的复杂的内心动作相互激发、碰撞,从而酝酿、交流着下文所说的“战友”、“朋友”关系。与其说演讲重温或借助于原有“关系”,不如说此时的“关系”是在演讲人主导的这个时空里由“语言动作” 触发和暗示出来的。如果此时言不由衷话不得体,能有这种“关系”的动人交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