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事局单位扶贫帮困工作总结 20x年,我局坚持以党中央的x精神和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整合资源、集中帮扶的原那么,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市级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要求,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开展,圆满完成了扶贫帮困工作任务。 一、根本情况 :我局20x年定点帮扶村是x县x镇x村。该村共有6个社x人,耕地x亩。主要依托x河的水面资源开展水产养殖,以网箱养鱼和稻田养鱼为主,兼以开展生猪、獭兔及家禽养殖和传统种植业。主要经济来源为充裕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收入。经过我局近一年的定点帮扶,现已完成新修村党支部活动室1
2、个,近30平方米;完成新建水窖3口,机井33眼,集中供水站1处,年新增蓄水近202300方,解决了近200人的饮用水困难;开展獭兔养殖15户,生猪养殖5户,蔬菜种植21户近300亩。实现对口帮扶户人均年增收500余元。 二、主要做法。在20x年的定点帮扶工作中,我局结合x村的种、养业结构、经济状况和地理条件,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帮扶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明确责任,强化了定点帮扶工作人员的责任。出文明确了综合科为扶贫定点帮扶工作责任科室,主要负责扶贫定点帮扶工作的组织实施。x同志为扶贫定点帮扶工作联络员,具体负责帮扶工作相关情况的收集、上报等日常工作和“一对一结对帮扶具体措施的跟
3、踪落实等工作责任。 (二)健全组织,强化定点帮扶工作的组织保障。成立了“x市x局扶贫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x同志任组长,副局长x同志任副组长,综合科科长x同志、事业科科长x同志为成员,并落实了综合科x同志为具体承办人员。为定点帮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调查研究,科学确定了帮扶工作的目标任务。局长x、副局长x先后5次带着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帮扶村和联系社区,逐户走访,座谈了解,摸清了帮扶村的种养殖业结构、经济状态等根本情况,做到了“四深入四了解四明白。一是深入致富能手和贫困户家中,了解帮扶村经济开展现状、农民增收渠道、资源优势和开展潜力等,明白该村今后经济开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
4、向;二是深入党员、村干部家中,了解村“两委班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白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三是深入科技示范户、双文明户家中,了解文明村、文明户的创立情况,农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实用技术、法规法纪情况,明白帮扶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重点;四是深入有上访、矛盾纠纷的农户家中了解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白如何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四)措施落实,确保定点帮扶工作收到实效。结合帮扶村产业结构的特点,我局确定了以政策帮扶为主导,以基地建设为龙头,以工程覆盖为载体的帮扶思路,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四民居五民主法制的要
5、求,通过建阵地、找工程、捐物资等多项措施,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出发,出实招,做实事,确保定点帮扶工作收到实效,让群众满意。 1、找工程。在今年的持续干旱中,x村由于农业根底设施差,抵御灾害的能力弱,近150人的饮用水靠人背、牛驮来解决,有近200亩的水稻减产,400亩旱地无收,直接经济损失近1.5万元。根底建设薄弱已成为制约该村经济开展的瓶颈,为此,局长x同志,屡次与市水利局、农机局、畜牧局等相关部门联系,反映该村实际情况和困难,分别争取到农田水利、獭兔养殖工程2个,落实工程资金6万余元。完成新建水窖3口,机井33眼,集中供水站1处,年新增蓄水近202300方,解决了近200人的饮用
6、水困难;修筑便民道一条,近1800米;开展獭兔养殖15户。 2、建阵地。针对该村多年无支部活动室,党员学习无场所,支部活动无阵地,基层组织建设差的实际,积极与x县教育体育局、x镇联系,利用建设村小学的有利时机,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无偿资金1万元,共筹资近2万元,新建村支部活动室1个,近30平方米,并赠送了一台29英寸的电视机,有效地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送技术。邀请x县畜牧局、x镇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村、社组织进行獭兔养殖、疾病防治等专项培训,送技术进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捐物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x等五户残疾人赠送仔猪2023
7、头,为x等20名计生贫困户、老党员和孤寡老人赠送太空被20床。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帮助结对贫困户送子女上学,完成9年义务教育,局长x、副局长x等共资助x、x、x等3户贫困户的子女上学,共捐赠现金202300余元。 20x年,我们在定点帮扶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距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些缺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开展,创新体制机制,以农业产业化和扶贫开发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加快农村根底设施、社会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开展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奉献。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