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对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新编.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72878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对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新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3年对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新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3年对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新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3年对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新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23年对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新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2023年对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新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对XX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一、产业结构调整根本情况 石泉是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在国民产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县的农村经济同全国一样进入了新的开展阶段,面临着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历届县委、县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走了一些探索性的路子,逐步确立了蚕桑、畜牧两项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一是全县桑园面积达7万亩,常年发种量15万张,畜牧业生猪饲养量达49.2万头;二是产业化开展模式初步形成,蚕桑、生猪产业目标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已形成,畜牧业也通过专业市场、中介组织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也雏形初现。三是在结构调

2、整中,农民来自粮食的收入趋于下降,畜牧业与经济作物的比重上升,结构调整真正让农民在“看得见中受教育,在“摸得着中学本领,在“学得会中得实惠,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收。2023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79063万元,按参考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7.5%,比“十一五末期到达6.1亿元,净增加1.8亿元,年均增长7.6%,比“十一五方案确定的年均增长7.2%左右高0.4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45929万元,较上年增长7.2%。比“十一五末期到达3.9亿元,净增加0.69亿元,年均增长7.3%,比“十一五方案确定的年均增长7.2%左右高0.1个百分点。 二、我县目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

3、的主要问题 1、小富即安的思想障碍尚未破除 一是安于现状不愿调。一些人小农经济意识较强,习惯了“吃一点、卖一点、贮一点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也有些人满足“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缺乏高速调整的主动性。二是怕担风险不敢调。怕种不好,没有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的经验,怕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担忧普遍种植造成价格下跌。三是按部就班不愿调。面对滚滚而来的结构调整大潮,一些人消极对待,被动应付心思严重,一味求稳、求准、不愿接受一丁点风险,满足于微调、慢调,具体表现在品种选择上,只选择自己熟悉,会种、会养的品种,在调整进度上,看左右、随大流,没有一个时间表,调到几时算几时。产生上述思想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习惯势力影响较

4、大,思想不解放,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机遇意识不强,对“结构调整这一新生事物不易接受。 2、宣传教育不到位 一是广阔农民甚至个别乡、村干部对种植业、养殖业、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大调、快调、多调的紧迫性认识缺乏,对非调不可,不调不行的大趋势认识不清,对结构调整的内涵搞不清。结构调整是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全面调整,是根据当地实际,按照宜农那么农,宜牧且牧、宜林那么林的原那么调整,而不是种多种少的调整。 3、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虽然我县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我县所处地理位置,引资融资能力较弱,因而现有产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的有力拉动,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转化,产业化进程缓慢。

5、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不太明显。二是产业化经营体制不完善,农户与龙头企业利益连结不紧密。三是主导产业只注重规模未充分挖掘本自然优势,主导产业无自身特色。四是品牌意识不强,虽有天然无公害绿色产品但都没有经过专业机构认证,更无叫得响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五是创新意识不强,新兴产业挖掘力度缺乏,市场敏锐性不够,总是跟着别人跑,抢站不了市场先机。六是主要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加蚕桑、黄姜等,科技含量低,初级产品多,高附值产品少;大路品种多,优质新品少,产品结构质量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难以参于国内市场竞争。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根据我县的地理环境、传统习惯

6、、自然资源、国内外市场多种因素分析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为: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力把蚕桑、生猪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扶持壮大主导产为业的龙头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二是立足资源、面向市场,围绕绿色农业开展开发特色产品。三是积极探索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衔接机制,促使一体化经营健康开展。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1、抓调研、宣传,切实转变观念 全面摸清,理清思路,转变观念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今年以来我县狠抓农业工作调研、宣传。一是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县直涉农部门一把手赴常州、寿光考察农业产业化建设,进一步开拓视野、更新观念,认识到自身缺乏增强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

7、任感。二是深入农村调研,县级每一名领导都有联系乡、村,使我们对本县县情有了更深刻认识。三是狠抓宣传,我县通过播送、电视、报纸、标语、网络等形式宣传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突出其重要性,使广阔干部群众意识到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农业结构调整的共识在全社会逐步形成。 2、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优化区域化布局,必须因地制宜,才能促使农业规模化生产,在这方面县政府已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先后出台了蚕桑产业化实施意见、畜牧产业化实施意见,印发了高效农业示范带实施规划、实施方案,使结构调整科学合理、有序进行,促使我县农业可持续开展。一是根据我县情况在中高山重点开展畜牧业,在浅丘山区重点开

8、展蚕桑,在川道重点开展优质粮、蚕桑。二是请省、市有关农业、气象、水文等专家对我县农业生产资源进一步合理规划,做到宜桑那么桑、宜粮宜粮、宜牧那么牧、宜蔬那么蔬。三是规划突出主导产业,扶持后续产业,提升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产品,大力抓好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 主导产业产品是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底。一是根据我县实际,确立了畜牧、蚕桑三项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建设上我们首选工程应为畜牧业,其次是蚕桑、设施农业等。二是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后续产业既要有地方特色;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又要有市场前瞻性,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如

9、我们现已开发出的蚕桑系列产品。三是主导产业的开展要有品牌意识,力争使我县的一些产业产品尽快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农产品。 4、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带,突出辐射带动功能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选准工程、重点突破、依靠科技、示范带动的开展原那么,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聚集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倾斜投入,加快农业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业根底条件的改善,积极开拓大中城市市场,大力开展现代高效农业,全力打造“绿色品牌,促进农村经济整体效益全面提升。按照“一年打根底、三年上规模、五年见成效的开展步骤,重点在池河、城关、银龙、饶峰四乡镇19个村建设三大

10、基地、两大园区,即万亩蚕桑基地、5万头畜牧基地和设施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示范园,使该区域内的产业经济效益在较短时期内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递增300元,对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5、创新科技推广体制,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以全国农技推广示XX县区工程建设为契机,我们在业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首问责任制,否认报备制,责任追究制、干部职工绩效考评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制度的根底上,结合我县农技推广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了XX县区农技推广责任制,农技推广管理职责、基层农技人员绩效考评制度,聘用制度,培训制度及多元化农技推广效劳机制等多项制度,通过加强与完善各项规章

11、制度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建章立制管理人,考评绩效鼓励人,严格监督约束人,树立依靠制度管事,塑造全县农业系统技术指导员敬岗爱业,发奋有为的良好工作形象,鼓励广阔基层农技人员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起基层农技推广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6、加大农业投入,强化根底地位 当前,我县农村经济根底十分薄弱,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增强农民和龙头企业的“造血功能。一是继续坚持金融扶持、财政倾斜、部门帮扶、科技投入的政策,把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在实处。二是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把农业根底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农村教育培训作为支持重点,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

12、科技素质,实现农产品的绿色环保、无公害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增强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通过对贷款的用途、方向限制、扶持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引导其产业化开展,弥补其产业化经营的资金缺乏。四是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扶持,农业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率、效益,增加农业部门科技推广经费,提高科技对农业的奉献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 7、开展生态农业,确保农业可持续开展 为了促使农业可持续开展,我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结合山川秀美工程推广无公害种植、标准化种养、沼气等生态农业技术。一是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结合市政府实施的月河川道万亩无公害蔬菜方案,在城关、池河开展无公

13、害蔬菜4000亩,以此为重点,在全县逐步全面推广无公害种植,以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扩大生物技术使用和普及。二是推广以舍饲养殖为重点标准种养技术,狠抓标准化建圈和人工种草以实现农业内部结构良性循环,降低放牧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稳固退耕还林成果。三是推广生态沼气技术,为彻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目前我县已建成万余口沼气池,结束了建设农户烟熏火燎、蚊蝇滋生的生活环境,在村民中反响十分强烈,极大地调动了附近农户对生态家园模式建设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来讲又减少了柴薪使用,稳固了退耕还林、山川秀美工程来之不易的成果。 第二篇:对XX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对XX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对XX镇农业产业结构调

14、整的思考 目前,XX镇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全镇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实现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新的经济开展阶段,XX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就是要促进农业生产资源向知识和技术密集、高附加值、高效益、少污染的产业和产品转移,争取在短时期内使 比拟效益较高的畜牧业和经济作物的产值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从各种不同因素看,XX镇这次产业结构调整是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关系到今后全镇农业开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一、XX镇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一、XX镇自然状况 镇,距安宁37公里,镇辖面积205.18平方公里,XX地处东经1021710227北纬24352646之

15、间,XX小河河谷盆地中部,东西最宽18公里,南北最长20公里,位于滇中高原中部,东、西分别与XX县区、XX县区接壤,南、北分别与本市一六街乡、鸣矣河乡毗邻,海拔高度1900米2400米之间。全镇地势东西边缘高,向中部逐步倾斜,境内受西南季风影响,夏秋季节多雨,冬春季节晴干,属滇中地区中亚热带山原温凉气候。干湿季清楚,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4.8,年日照数可达2054小时。镇域内共有大小河流4条,年径流量每平方公里20万立方米,年平均降雨量约850毫米。全镇耕地面积27997亩,人均1.3亩,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主产稻谷、蚕豆、小麦、玉米等,是安宁主要粮食和农副产品产区。素有南部食品柜之称,是XX县区的“农业型大镇。 二、社会经济状况 镇属农业型乡镇。XX镇现有过境省道2条,镇域内交通便利,下辖12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67个村民小组及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耕地总面积1884.94公顷,其中水田1028.26公顷,旱地856.68公顷。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矿、磷矿、硅矿等;传统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烤烟、浅水藕、茭瓜等。2022年末全镇总人口30880人,人口密度150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23987人,非农业人口6893人。财政收入1330万元,农业总产值1.89亿元,非农业总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