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道酬勤刀郎人梦圆青歌赛青歌赛刀郎木卡姆是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重要组成局部,被列入联合国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央电视台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组最后一场比赛中,新疆刀郎木卡姆兄弟组合过关斩将以总成绩197.56分获得银奖。这个刀郎木卡姆组合中的11位年轻人都是来自麦盖提县央塔克乡的农民,他们也是刀郎木卡姆的第五代传人。 新疆刀郎在北京 在北京比赛的日子里,来自麦盖提县央塔克乡的年轻姑娘小伙儿只要几个人凑在一起,就会把卡龙琴往膝盖上一放,盘腿坐上床,打起手鼓、弹起热瓦普,放开喉咙唱起来。 因为在之前的青歌赛复赛时,刀郎木卡姆组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评委,在全国40多个原生态节目中
2、一举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这让他们多了一些期盼,更多了一份动力。 他们居在牛街。这里离天安门不算远,坐公交车20分钟就能到,所以除了在宾馆学普通话、练歌之外,他们就四处走走看看。到天安门看升国旗、游故宫、登长城、看鸟巢,忙得不亦乐乎。24岁的艾那么孜卡地尔说:“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北京,总是把北京的形象和严肃的会议连在一起。现在来了,有玩的、有看的,感觉太不一样了。北京一个知名的酒吧邀请他们去演出。看演出的大局部是外国人,看到刀郎人的表演,老外都很冲动,跑到后台和队员合影,一曲完了不过瘾,谢幕时不让下台,要求加演。这些年轻的刀郎人也很快乐,持续表演了一个半小时,除了刀郎木卡姆,还演唱了十几首维吾
3、尔族民歌,这让老外过足了瘾。 艾买尔玉素音的故事 艾买尔玉素音来自麦盖提县央塔克乡克亚克里克村,是这次参赛的刀郎木卡姆组合中的领唱,因为是家中的长子,艾买尔从七岁开始跟着父亲学艺,20岁的时候已经唱得很出色,但是曾经有整整两年时间,他一句都没唱过,甚至提起刀郎木卡姆就深恶痛绝。 那是1996年,艾买尔结了婚,有了第一个孩子。当时五个弟弟妹妹都还小,母亲身体也不好,可是父亲放着家里的60亩地不管,一天到晚四处演出,家里全靠艾买尔和妻子支撑,日子过得很是艰苦。艾买尔劝父亲,可是刀郎木卡姆早就融入到父亲的血液中,只要有演出,老人不管不顾就去了。 为此,他和父亲闹崩了,父亲也理解不了:孩子为什么就不唱
4、了? 两年后,通过艾买尔的努力,日子慢慢好过了!这时,乡上给每位刀郎木卡姆艺人每月补助450块钱,父亲去法国演出,一次就挣回一万元。 不仅收入猛增,父亲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尊敬,在村里,学唱刀郎木卡姆的人也越来越多。艾买尔坐不住了,毕竟自己的血液里,早就深深地扎下了刀郎木卡姆的根。 刀郎木卡姆后继有人 麦盖提县央塔克乡老一代刀郎木卡姆演唱队中有一对双胞胎:艾山因亚亚和玉素音亚亚。玉素音的儿子艾买尔是领唱,艾山因的两个儿子买买提江和买海提江一个弹奏刀郎热瓦普,另一个弹奏刀郎艾捷克。买海提江只有22岁,是队伍中最年轻的男孩。其实艾山因亚亚的大儿子唱得也出色,不过他是克亚克里克村的党支部书记,没能去北
5、京参加青歌赛。 参加青歌赛的年轻人中还有一位叫艾那么孜卡地尔,家住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库木旦里村。别看他只有24岁,但是弹奏起刀郎木卡姆中最难的卡龙琴来却是一把好手。艾那么孜的父亲是专门修补乐器的手艺人,他跟着父亲学了五年手艺,在修卡龙琴时对它着了迷,于是父亲把他送到著名的卡龙琴演奏者阿不都吉力力老人家,老人一遍遍手把手地教。但是卡龙琴太难学了,艾那么孜每天熬夜弹,农闲时就天天呆在师傅家,学了五年琴,他也成师傅的儿子了。 但是参加青歌赛的11个年轻人中就有两个女孩儿:买里且木亚生,20岁,是麦盖提县职业高中两年制木卡姆培训班的第一期毕业生,是同班女生中唱得跳得最棒的。她的师妹布哈力且木马木提只有18岁,还在培训班学习,这次是第一次出远门,结果一下就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给全国观众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