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月和安生读后感 读七月和安生时,我被诱入了故事深处。当我读到。“我已经无法再伤害你,七月。我是你这一生最应该感到懊悔的决定。当我问你去不去操场。你不应该跟着我走。第一次,七月看到安生明亮的眼睛开始黯淡下去。像一只鸟轻轻地收拢了它的翅膀。疲倦而阴暗的,已经听不到凛冽的风声。我从未见过安妮的文字里透出过这么多的忧伤,令人窒息 的。或许这是唯一一篇关于友情的,而对于友情她胸怀着的巨大的柔情才充分地溢出来,贯注到字里行间。而对于情,安妮更多地思考关于它所带来的疯狂与占有,情作为背景总是灰色的,让人看不到一点儿光亮。但也许仅仅是,友情还是情在她那里(在这篇文字里)并没有清晰地分野。 我长久地沉醉在七月
2、和安生里,站在远处看两个十三岁的少女在操场上闲谈,看她们并排躺在床上,安生因为害怕而搂着七月。安妮的文字在这篇文字里是这样的强力,它们推着我快步地走,停不下来。七月在站台上送安生离开故土,她被一种钻心地感觉罩住,蹲下来哭;她到上海去看安生,远远望见荞麦一样肤色的安生,她病态的瘦,只有她的笑容是她所熟悉的,那个树上的女孩。假设你们都看了这篇文字再来看我的诉说,也许觉得这些复述太过蹩脚了,但这些情景在我心里一再地重现,使我忍不住。 这是一篇关于两个女孩之间友情的故事,其中的家明只是她们产生挫折的道具,假设没有他故事也可以继续,只是来得不够强烈。安妮是偏安生的,在这两个角色中,应该是这个和她更为相象
3、些(我希望这样说不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在我看来那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她给她安排了死亡,在她看来死是美可能到达的极致,而七月还要继续活下去,更多的可能在后面,但很难企望其中还有多少令人心动的美。 家明没有自己的选择。安妮让他喜欢安生更胜过七月是因为她觉得这是一种自然的判断,正常的心智和对美的直觉能力。“家明说,安生是个不漂亮的女孩。但是她像一棵散发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会开出让人恐惧的迷离花朵。我觉得在安妮那里,恐惧一词的含义常常就是的另一表达。假设我们不能对一个对象产生美和的感觉,那么很难想象我们会因它而感觉到恐惧。当然这个概念并不是可以任意延伸的。 在七月和安生里,即使不加注意,也可以看到安妮
4、把所有美好的联想和描述都送给了安生,和她的其它许多作品中的女主角一样,她在对她们的美的渲染上从不吝惜笔墨。 “很老的樟树,树叶会散发出刺鼻的清香。安生踢掉鞋,用几分钟时间就能爬到树杈的最高处。她像一只鸟一样躲在树丛里。晃动着两条赤裸的小腿,眺望操场里空荡荡的草地和远方。七月问她能看到什么。她说,有绿色的小河,有开满金黄雏菊的田野,还有石头桥。一条很长很长的铁轨,不知道通向哪里。然后她伸手给她,高声地叫着,七月,来啊。七月仰着头,绞扭着自己的手指,又兴奋又恐惧。可是她始终没有跟安生学会爬树。 “七月想,如果安生在这里,她还会踢掉鞋,爬到树上去眺望田野吗。安生坐在大樟树最高处的树杈上。空旷操场上盘
5、旋的大风,把她的白裙吹得像花瓣一样绽开。安生伸出手,大声地叫着,七月,来啊。她清脆的声音似乎仍然在耳边回响。 “那天晚上,七月看见少年的安生。她穿着白裙在树上晃荡着双腿。长发和裙裾在风中飞扬。还有她的笑脸。 “但是安生一贯都这样。就像13岁的安生会踢掉鞋,飞快地爬到树上。她把她的手伸给七月,她说,七月,来啊。但七月不会爬树。她仰着头看着树上鸟一样安生。 “安生在阳光下的笑脸。她说,我们去操场看看吧。散发着刺鼻清香的樟树。安生在风中绽开的如花的白裙。 “我你。七月。她们回到母校的操场去散步。有樟树的地方已经盖起了一幢新的楼。安生说,这里曾经有非常刺鼻的清香。她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了一下。似乎依然是站在浓密的树荫下面。可是她已不再是那个穿着白裙的光脚的女孩。会轻灵地爬上高高的树杈。旧日时光早已一去不复返。只有铁轨还在。依然穿过田野通向苍茫的远方。安生说,小时候我非常想知道它能通向何方。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原来它并没有尽头。 以上的五个段落(或许更多)分别散处于小说的各个阶段,树上女孩的形象慑住了她,使她不得不一再地重复,在随风飘的白裙和散发着刺鼻清香的樟树上,留下了关于少年安生的一切。她在树上望着通向远处的铁轨,对自由和未来充满憧憬。 在小说结构上,本篇根本上采用了线性表达的手法,但她巧妙地利用这种反复吟唱主旋律的回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