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布局政策探析 产业布局政策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局部,表达了国家在宏观层面对产业的全局规划和指导。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区迫切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承接产业转移的布局政策,充分发挥重点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金融、要素支持、技术信息以及商贸等政策,并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布局政策措施。 关键词重点开发开放区;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布局;西部大开发;城市统筹开展. 产业布局政策作为区域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促进国民经济开展和解决区域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要途径。在承接产业转
2、移的过程中,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区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政策,充分发挥重点开发开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对优化整个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 (一)产业布局政策.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因各产业自身的技术经济要求不同,在布局上呈现出不同特征。二是本着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原那么,不同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专门化。三是开展阶段的不同,造就了不同地区不同的产业结构,形成各具特色的多种产业的地域组合。从本质上讲,产业布
3、局合理化的过程,也就是建立合理的地区分工格局的过程。产业布局政策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包括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前者要求追求整个国民经济的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后者那么要求不断缩小区域间的经济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产业布局包括国家产业布局和地区产业布局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产业布局任务各不相同。与这两个层次相对应,有国家产业布局政策和地区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布局政策手段包括直接干预政策和间接引导政策,前者是指政府对企业布局行为进行直接干预的政策,包括国家或地区制定的产业布局战略和规划、国家直接投资兴建企业以及对企业布局的一些具体的限制;后者是指政
4、府通过改善地区的整体环境,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来引导企业布局,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和技术信息政策等。1(p.361-362). (二)研究范围. 西部各省市区之间开展差异较大,生产力呈现出多个层次。本文的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区是指三大重点经济区和四个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三大重点开发区包括: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区区位条件优越、经济根底和根底设施良好、资源环境条件较好、开展潜力大,是我国经济开展新的增长极,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契机,加快三大重点地区的产业开展,有序进行产业承接,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
5、局,意义重大。四个沿边开发开放实验区包括:云南瑞丽、广西东兴、新疆喀什、内蒙满洲里。它们是国务院确立的西部重点沿边开放实验区,拥有沿边和对外开放口岸的优势,在重点承接外向型产业,大力开展外向型经济,努力扩大出口,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以上两类特定区域中,既有较兴旺地区,也有老少边穷落后地区;既有资源富集地区,也有资源贫乏地区;既有产业根底较好的地区,也有产业根底相对较差的地区;既有内陆型地区,也有沿边开放型地区;既有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做得好的地区,也有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后发优势的地区。这两类地区根本上能够涵盖西部地区的各种情况,能够作为研究西部地区的样
6、本。目前,这两类特定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率先起步,有望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的试验区、西部产业和人口集聚的优势区域、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以及探索全方位开发开放新模式新机制的先行区。 因此,通过对这两类特定区域的现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布局政策进行分析和总结,能够为整个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编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及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制定提供经验和启示。 二、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布局政策实施效果.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布局政策实施效果. 西部大开发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依托各自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开展根底,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产业布
7、局政策,有力促进了这些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一是科学规划承接产业的布局。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区依据自身的区位、资源、产业和综合本钱优势,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开展现状、产业开展根底等,表达城乡统筹开展要求,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科学、合理布局已承接产业,促进了产业的合理聚集和优化布局。如,成渝经济区依托丰富的人力、矿产、农副产品、水等资源,结合灾后重建,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主要开展带重点布局了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东兴规划了进出口加工及商贸、物流、仓储等现代效劳业以及农产品、橡胶加工、家具制造等承接产业的布局,瑞丽重点规划和建设了一
8、批国际产业合作园区、边民互市贸易区和跨境民族文化及生态保护试验区,满洲里积极规划了汽车组装、机电、电子、家电、服装、鞋帽等出口加工产业的布局。 二是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地区依托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等优势,围绕延伸产业链,有效地承接重大产业工程。如,关中-天水经济区在产业形态上,重点瞄准具有高附加值、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产业环节。在产业类别上,重点开展通信、光伏、软件与效劳外包及创新型效劳业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企业选择上,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产业巨头落户。2东兴积极利用中国和东盟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扩大与东盟国家在贸易、物流、港口、旅游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以贸工互
9、动全力推动主导产业由以贸易型为主向以加工贸易型为主转变;瑞丽着力打造与国际陆港匹配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加工、仓储物流、商务会展、旅居度假等集聚地。 三是积极壮大产业承接载体。加快园区以道路、水、电、通讯为主的根底设施以及供能、环保、物流、通关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以建设产业集中开展区为载体,不断拓展产业承接的空间。推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等向园区集聚,重点依托园区特色优势产业、园区骨干企业和园区转移企业抓承接。不仅如此,还探索了产业园区建设的多种模式,探索特色园区多元共建和异地投资利益分享的新机制,创新高效能管理园区的体制机制,等等。如,成渝经济区积极
10、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引导企业向特色工业园区集中,着力打造了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的特色工业园;满洲里科学定位园区功能,打造进口资源加工区、出口加工区、重化工业基地和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特色园区。 四是有针对性地展开招商工作。实施资源招商、市场招商、产业招商的招商战略,全方位挖掘招商潜力。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工程有针对性地展开招商引资工作。按产业化链条,围绕龙头产业积极推进上下游配套工程的招商。积极开展效劳贸易,主动承接国际效劳外包和加工贸易的转移。 五是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如,在财政扶持政策上,加大对园区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平台建设等的投资力度,对
11、重大产业转移工程进行贷款贴息。如,在要素支持政策方面,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园区用地、水电气供应等要素保障予以优先安排。 六是完善承接产业布局的体制机制。以区域合作为重点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承接地与产业转出地互利双赢长效机制建立;推动建立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探索跨区域合作共建开发园区以及与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劳机制,营造最正确、最优、综合本钱最低的支持产业承接的效劳环境;建立承接产业转移鼓励机制,支持重大产业工程的引进、重要产业链的培育以及产业集群的打造。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布局政策的缺乏. 尽管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布局政策
12、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产业布局缺乏统筹规划。由于缺乏统筹规划,造成承接产业布局分散,不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各地比较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布局政策时,普遍重短期效益、轻本地产业特色,没有依据资源环境条件和产业开展根底进行产业选择和产业定位,致使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二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一些产业还未形成完整链条,尤其是高端要素环节缺失,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产业间协同联动效应难以发挥;3生产性效劳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制约着产业的转移。 三是重视政府的作用而无视市场作用。产业布局政策较多强调政府在产业转移中的职能,
13、而忽略了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产业联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的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政府调控机制与市场机制未能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四是产业载体建设仍然滞后。由于缺乏超前意识,承接产业转移的各个层次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规划不合理,园区的道路、管网等根底设施条件落后,生产效劳等配套条件较差,难以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转入企业提供良好的效劳,对已转入产业的开展形成了制约。 五是重引进、轻质量。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不注重质量,不充分考虑本地的资源环境条件,不注重引进东部高新技术以促进本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一味地接受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或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还承接一些低端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绝大多数
14、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造成了产业结构的失衡。 三、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布局政策框架. (一)产业布局政策的根本目标. 在国家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背景下,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区应充分依托其丰富的资源、本钱相对较低的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等,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开展,发挥其规模效应。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逐步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并以其重点突破带动西部产业整体跃升,增强西部地区开展的内生动力。 (二)产业布局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是优化产业投资环境,加速产业集中集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支持重点
15、开发开放区交通、能源和通信等根底设施,引导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到这些地区。各级政府通过制定科学的产业开展规划,确定承接产业的集中布局区域,推动产业的地区分工和结构优化。二是根据各地的实际,进行重点承接产业、重点承接区域的选择,并对重点承接产业进行合理的区域布局,探索建立重点承接产业基地。三是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产业园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扩容升级,支持开展得好的园区全面拓展和深化其综合效劳功能。 (三)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布局政策手段. 财税政策。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手段,支持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区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和促进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借鉴国外的做法,由中央财政建立专项资金,对向西部地区迁移的企业提供适当的补贴,以有效降低其迁移本钱。对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根底设施建设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投资政策。省级技术改造等财政专项资金应优先投向转入产业;金融政策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对产业转移工程提供信贷支持。支持东部企业到西部重点开发开放区进行企业并购和重组。加大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力度,尤其要保障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期基建投资。结合转移企业的特点,建立和分区、分类信用授信和评级制度,保障工程转移后的融资需求。 要素支持政策。优先考虑两型产业的用地指标,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探索工业用地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