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县人大调研城乡低保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74694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县人大调研城乡低保工作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县人大调研城乡低保工作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县人大调研城乡低保工作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县人大调研城乡低保工作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县人大调研城乡低保工作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3年县人大调研城乡低保工作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县人大调研城乡低保工作汇报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汇报20xx年以来全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请予审议。 一、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xx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标准化管理、务实化运作、创新化推进、全优化开展的工作思路和“多层次、广覆盖的总体要求,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根底,以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助残、灾害等专项救助为支撑,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运作机制,强化资金管理,根本形成了以政府为责任主体,民政部门具体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根本生活,充分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平安网的重要

2、作用。202223年以来,全县累计救济救助困难群众4.3万人(次),发放各类救济救助资金4721.3万元。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严格按照动态管理的要求,健全完善了保障标准与经济开展水平相协调的自然增长机制,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根本生活。一是保障标准逐年提高。连续5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实现每年提标2023%的目标,保障标准由152元提高到213元,月人均补助水平由114.3元提高到203.5元,人均月补助水平提高78%,同时积极落实了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58元的物价补贴政策。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728元提高到1488元,年均提标34.8%,月人均补助水平由52.3元提高

3、到89元。二是保障资金逐年增加。在省级补助的根底上,县财政每年都足额列支城乡低保配套资金。202223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和物价补贴资金3383.3万元,城市低保及物价补贴资金由202223年的403.18万元增加到486.8万元,增长20.7%;农村低保资金从552.1万元增加到793.6万元,增长43.7%。三是动态管理不断标准。严格执行低保对象公开评议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每年都组织开展1-2次低保对象入户核查,确保了低保对象标准准确。健全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标准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因死亡或因生活水平提高超过低保标准的对象给予及时注销、停发,对因家庭收入变更的对象及时

4、进行类别调整,将因灾因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对象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实现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2、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全面提升。坚持把养老机构根底设施建设作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重点,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改善根底条件,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县共有乡镇中心敬老院6所,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42人,其中集中供养95人,分散供养247人,集中供养率28%。一是根底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那么,加大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力度,着力改善敬老院根底设施条件,实现了全县乡镇敬老院新建全覆盖。202223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344.5万元,新建了柏树、黄花、新窑、黄寨、木林5个乡镇中

5、心敬老院,总建筑面积到达2503平方米,购置了冰箱、压面机、橱柜、健身器材以及衣柜、衣被等各类生活用品,全面改善了农村五保供养机构根底设施条件。二是管理制度建设科学标准。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敬老院组织领导、经费管理、民主管理、膳食管理、平安管理、行政管理等标准化管理制度,提高敬老院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敬老院管理逐步实现了科学化、标准化和人性化。同时,为了确保敬老院管理人员更好地为五保老人效劳,2023年县上将敬老院管理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极大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五保供养水平逐年提升。县财政足额列支配套资金,建立健全了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2223年以来,先后提高五保

6、供养标准,全县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022元提高到2880元,提标44%;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800元提高到2400元,提标33.3%;年度供养资金从60.1万元增长到70.4万元,增长17.13%,全县农村五保供养水平逐年提升,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等方面均得到了有效保障。 3、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坚持把落实医疗救助政策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标准工作程序,初步形成了面向全县困难群体,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管理标准的医疗救助体系,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是救助范围逐步扩大。医疗救助制度建立之初,救助对象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长期患各种重大疾病

7、造成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困难家庭。202223年以来,结合患病群众的实际情况,县上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先后将户籍在本县城乡困难居民和特困职工列入救助范围。年度救助人数由303人增加到556人,救助资金由122万元增加到372万元,增长率分别到达83.5%和204.8%。同时,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和90岁以上高龄老人给予了参合参保资助。有效缓解了患病群众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二是救助门槛进一步降低。202223年,修订完善了xx县城乡医疗救助方法,进一步降低了救助起付线,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现零起付,城乡低保对象和其他城乡困难居民起付线分别由5000元、20

8、23000元降到2022元和5000元,特困职工起付线由50000元降到20220元。三是救助标准不断提高。202223年以来,农村五保对象医疗救助从自负费用的50%-80%到实现全额救助,城乡低保对象救助比率由自负费用的20%-40%提高到60%-80%,其他城乡困难居民救助比率由自负费用的2023%-20%提高到40%-60%,年度最高救助金额由的5000元提高到3万元。全县累计救助城乡大病患者1682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20234.3万元,为6567人(次)城乡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高龄老人代缴参合参保基金16.8万元。 4、临时救助制度标准高效运行。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

9、度,及时有效地解决城乡居民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县制定出台了xx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方法,实行政府救助、社会互助和家庭自救相结合,坚持及时、适度、公平、公开的原那么,实行了属地管理,规定了审批程序,提高了救助标准,一次性最高可救助金额提高到1500元。202223年以来,全县累计救助79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73.7万元。 5、民政福利工程建设实现突破。202223年,为了全面改善城市“三无人员和空巢老年人的生活条件,为社会养老提供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的目标,经县上多方考察论证,投资530万元,在县xx区实施了县社会福利效劳中心建设工程,建成抗震标准7度

10、以上框架结构楼房三栋,设住宿、办公、健身、文化娱乐及医疗用房80间2774平方米,可容纳20230名老人入住。2023年,筹资50万元,为福利效劳中心购置了床、衣柜、桌椅等室内生活设施用品80套,安装室内外健身器材12套(件)。同时扎实开展了入住人员调查摸底、管理制度建设等工作,为社会福利效劳中心及早投入运营奠定了坚持。 二、加强社会救助管理的主要做法 在社会救助管理工作中,县上始终坚持公开、公平、标准原那么,着眼构建长效机制,不断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操作程序,创新社会救助管理,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政工作,把民政工作作为保障

11、民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底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推动了民政事业持续快速开展。同时,每年召开一次全县性民政工作会议,县上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人大、政协联系民政工作的领导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并对民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经常关心和支持民政队伍建设,并将民政工作纳入对乡镇和部门的责任目标考核,严格奖罚兑现,有力地促进了工作落实。 2、建立完善制度,强化政策宣传。按照省、市相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那么、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暂行管理方法、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实施细那么

12、等标准性文件。同时,还组织民政、宣传、广电等部门,通过电视公告、悬挂条幅、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项惠民政策、申报程序和救助标准,民政部门还编制了社会救助工作指南、低保制度等政策宣传资料,方便广阔群众查询和了解民政政策。通过宣传引导,提高了政策的知晓率和工作透明度,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支持和监督民政工作的良好气氛。 3、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在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严把调查摸底、对象审核、民主评议等关键环节,实行户主申请、村(居)民代表评议、乡镇政府(街道办)审核、民政部门复核三级审批、三榜公示制,坚持保障对象、救助标准、资金发放“三公开,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加强档案资料管理

13、,实行每户“一表一证一册一袋,建立了县、乡、村、户四级档案管理体系,做到了根本情况清楚、对象界定准确、审批程序合理、操作管理标准、档案资料健全。加强乡镇敬老院标准化管理,建立了敬老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供养水平不断提升。 4、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资金管理。县上将民政社会救助工作所需县级配套资金全额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各类资金按进度及时发放。严格实行专项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城市低保、医疗救助和集中供养五保资金全部通过县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拨付到邮政储蓄所,以存折形式发放到户;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和分散供养五保资金由各乡镇资金管理中心拨付到农村信用社,通过“一折统存折发放

14、到户,减少了资金流通环节,确保了社会救助资金平安、标准、高效运行。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全县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各类救助制度普遍得到落实,但从整体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救助实力还有待增强。随着救助体系的逐步完善,救助标准的不断提高,救助对象人数不断增加,虽然省级补助资金在逐年增加,但还不能满足患病群众和临时困难群众人数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资金严重短缺,需要增加预算进行兜底保障。二是基层队伍还比较薄弱。社会救助工作政策性强,特殊性多,工作量大,虽然各乡镇、管委会均已明确了民政工作人员,但根本都属于兼职,工作力量比较薄弱,对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

15、作带来了困难。三是社会救助管理还不够标准。局部基层档案资料不够完善,信息网络滞后,标准化建设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打造社会救助平台。一是打造公平的审批平台。进一步标准社会救助“一评议两公开制度,完善审批机制,打造快捷、透明的社会救助审批平台。通过公开救助政策、公开救助对象根本信息,力争使困难群众公平共享各类救助资源。二是打造动态的管理平台。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管理体系和监督制约体系,强化救助对象核查,全面实行动态化管理,确保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全面落实。三是打造信息化救助

16、平台。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着力建设“第一时间核灾、第一时间报灾、第一时间救灾的快速反响救助机制和“社会救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设施。一是创新养老机构建设模式。在现有5所新建敬老院的根底上,创新建设模式,逐步实施老年综合效劳中心、农村五保“幸福家园、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工程,加快根本养老效劳体系建设步伐。二是加快灾害应急中心建设。遵循“因地制宜、资源整合、功能完备的原那么,充分整合现有公共资源,xx县自然灾害应急指挥协调中心,配备救灾车辆等救灾应急装备,努力提高全县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三是推进救灾物资储藏建设。加快建设救灾物资储藏体系,争取建设县救灾物资储藏仓库,购置储藏一批救灾物资,确保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开展救助工作。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