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开展重点 第一篇: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开展重点(共)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开展 : 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克服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公平。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开展战略。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即应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增长并重的开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开展。 关键词:公平;效率;和谐社会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开展的目标之一,它使社会主义社会开展日趋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通过经济开展实现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克服社会公平与经济增
2、长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时机和分配过程的公平。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开展战略1,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即应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开展战略,促进社会和谐开展。 一、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开展战略,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 公平与效率关系,一直是引起国内外理论界热烈讨论的课题。经济学家更强调效率,而社会学家更强调公平2.西方学者从时机本钱,即选择本钱视角出发,普遍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作是替换关系。例如,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认为,公平与效率存在着替代关系,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公平,而为了公平就要牺牲某些效率3.国内学者主要是从经济哲学
3、的视野提出,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效率是公平的根底,公平那么是增进效率的推动力,它们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增进社会福利。4 在经济开展初期,由于大量经济福利只有凭借效率才能取得,因此人们会优先考虑经济效率;不过不能由此而低估公平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于是形成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理念。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强调效率优先的理念导致社会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5,近2023年gdp年均增长8.6,远高于3.7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长速度。但是,在我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不平等程度也大幅度提高,财富分配不均、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世界银行专家计算
4、,我国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31提高到2022年的0.447.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在世界范围的比较中也处于很高的水平。学者们一般都认同,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财政部官员曾透露,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2023的储户手里。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内地最富裕的2023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2023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并预言,贫富差距在未来十年还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问题。这一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逐步引起社会关注与理论界的思虑。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必须关注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时机和
5、分配过程的公平。有鉴于此,关于效率和公平,今天已不再是孰为优先、孰为兼顾的问题了,而应该是两者并重、相互兼容、统筹开展。 二、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开展 1.实行 “生产要素按奉献分配,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非劳动要素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使劳动收入保持适度增长,才能抑制社会贫富收入差距急剧扩大之势,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各阶层利益和谐。 (1)由于我国劳动力丰富而资本、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相对稀缺,实行“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会使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特别是会使稀缺的资本、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非劳动要素使用效率得到提
6、高,有利于生产力的开展;另一方面会出现劳动者收入相对于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收入而下降的现象,会呈现出非劳动要素收入相对增加而劳动收入相对减少的变动趋势,从而加剧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我国劳动力丰富,非劳动要素稀缺,劳动用工用人制度市场化,进一步导致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或大或小的买方市场。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中不同于兴旺国家收入分配市场化的新特征。这种劳动力买方市场,压低了劳动者工资水平,使劳动者工资收入低于劳动者对收入的奉献,使非劳动资源所有者收入高于其对收入的奉献。非劳动资源所有者收入与劳动者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可能会引起劳动者对近期收入相对减少现象的困惑与不满情绪,进而否认生产要素
7、按奉献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改革。因此,实行“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非劳动要素收入大幅增长时,使劳动收入保持适度增长,让广阔劳动者分享改革与开展的成果,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2)由于我国与兴旺国家要素分布格局是相逆的,即我国劳动力丰富而非劳动要素相对稀缺,兴旺国家劳动力稀缺而非劳动要素相对丰富,因此实行生产要素按奉献分配会导致我国与兴旺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也是相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国际比较说明,实行生产要素按奉献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在我国会呈现出非劳动要素收入相对增加而劳动收入相对减少的趋异格局,社会贫富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在兴旺国家会
8、呈现出非劳动要素收入相对减少而劳动收入相对增加的变动趋势,社会贫富收入差距呈收敛之势。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开展演变会引起我国劳动者的困惑与不满情绪,甚至会引发信仰危机。因此在我国实行“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非劳动要素收入大幅增长时,使劳动收入保持适度增长。只有使非劳动要素所有者与劳动者收入双增长,才能抑制社会贫富收入差距扩大之势,使社会贫富收入差距逐步呈收敛之势,促进社会各阶层利益和谐。 2.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开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协调开展格局,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区域社
9、会和谐开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在传统方案经济时期,西部地区曾经取得了与东部地区相近的经济开展水平,但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速度呈进一步加快之势。 1978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2、31、17,到1997年那么变化为61.46、23.74、14.8。不仅西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人均gdp的差距也与东部地区逐步扩大。改革开放初期,西北各省区人均gdp高于福建,其中青海甚至高于广东,但是到1998年,广东、福建人均gdp已超过2023000元,西北五省区除新疆到达
10、6435元以外,其余各省区均不到4500元,相差达1倍以上5.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开放时间长,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高,投资软硬环境都优于西部地区,因此,市场导向的社会资金和外资受本钱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会大量流入东部地区,与政策导向的西部大开发资金反向流动,从而使我国资本与劳动相对密集型产业分布格局的区域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继续在扩大;进而会使东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差距呈进一步扩大之势。要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开展的绝对差距还有一段漫长路程。 因此,可以考虑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开展水平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给落后地区多留资金以培植他们的自我开展能力。要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增加
11、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开展。同时以加速资本折旧、贷款担保等措施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西部大开发。增加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实行高工资政策,引导人力资本向西部地区流动。在保证投资效益的前提下,使西部地区与其它后进地区的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保持“西高东低,增长极北移的相对演变态势,是逐步相对缩小地区开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开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开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3、利用比较利益原那么,促进农业向市场化、工业化方向开展,支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开展的根本途径。 统计资料显示,19
12、7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为2.57:1,到2022年上升为3.21: 1.国际比较说明,当经济开展水平在人均国民收入为800-202300美元阶段时,其他国家城镇居民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收入的1.7倍;而我国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国内比较研究说明,1978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又扩大的趋势,2022年在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扶农、惠农政策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再次呈现缩小的迹象。 2022年我国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5.20,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53.02,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31.78,说明我国的生产结构依赖于工业和效劳业,我国产业结构已处于工业化开展后
13、期的较兴旺阶段。但我国5.8亿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说明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依旧依赖于传统农业,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开展初期的不兴旺阶段。比较就业结构与生产结构说明,在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过程中,就业结构 优化速度远远滞后于工业与效劳业的生产结构的升级。要做到统筹城乡开展,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利用比较利益原那么,促进农业向市场化、工业化方向开展,支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才是根本的富农之道,是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开展的根本途径。 农业生产函数显示,增加农民收入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农民边际劳动生产率,而农民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土地与自然资源存量;农民的土
14、地与自然资源存量越大,边际劳动生产率越高,农民的收入越多。这就意味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民边际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二是要提高农产品相对价格。2022年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这意味着农产品相对价格上涨,城乡贸易条件有利于农村不利于城市,农产品相对价格变化有利于农民增收。2023年上半年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又获丰收,最新统计显示农民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增速比2022年同期提高1.60.农民收入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出售农产品收入大量增加,第 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财产
15、性、转移性收入增加,以及税费负担继续大幅度下降等。但2023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4.1,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6,这一变化意味着农产品相对价格又呈现相对下跌走势,城乡贸易条件又呈现出不利于农村有利于城市的相对变动趋势,农民从事务农收入会再次呈现相对减少趋势,农民增收的难度又会加大。只有较大幅度降低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才能保持或提高农产品相对价格,那么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才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不仅要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而且财政要适度增加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价格补贴,降低农民生产投入本钱,提高农产品相对价格,是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开展有效的财政政策措施。 第二篇: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开展: 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克服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公平。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开展战略。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即应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增长并重的开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开展。 关键词:公平;效率;和谐社会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开展的目标之一,它使社会主义社会开展日趋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通过经济开展实现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克服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