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全国每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总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他们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虽然他们在城市取得就业时机,但仍然是农村户口,无法与当地市民平等地享受着城市的公共效劳和社会福利。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着城镇化的推进,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和谐的开展。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可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我国大局部省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比较大。未来,仍将会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使他们更加安定的工作,并且市民化后可以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福利,可以提高他们的积
2、极性,因此,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步伐必须加快,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大任务。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挖掘城镇化开展的潜力,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开展、社会全面进步和社会和谐。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并且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但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影响着城镇化的推进。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
3、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我国的农业人口转移在2023年到达了2.6亿人,农村人口转移的速度不断的加快,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在我国扩大内需方面具有最大的潜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定居,那么要求改善城市的根底设施条件和完善公共效劳设施;而且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到城市生活,在住房、日常用品等方面的需求就会增加很大。另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是城市开展的需要,农业转移人口在我国的各行各业所形成了强大 的产业链,一旦离开他们,那么产业链条就不能正常的运转。没有落实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那么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4、就要在家里和工作地之间来回奔波,也会使城镇开展的产业链发生动摇,同时不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的紧张,不利于可持续开展,农民单纯的务农也不能完全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很关注的大问题,因为农民在我国占据着绝大多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那么会减少农村生活的农民,从而实现土地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使农村发挥最大的效益,提高农民的收益,从而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最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现代的人民的平等、维护自身利益等方面的意识都相当的强,他们希望可以和城里市民一样享受到城市里的待遇,如果得不
5、到满足,他们那么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极为不利的因素。 2、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仅仅依托新型城镇化的背景而不断地进行,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开展为根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开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根底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效劳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开展,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然存在着居多的问题和障碍要素。 2.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6、许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在城市当中务工,但是没有定居下来,因为在城市定居的门槛比较高,所以每年的春运“迁徙的人们非常多,从而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农村的许多劳动力不再从事第一产业,实现了工作的的非农化,但是却没有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其次,城市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城镇的住房保障体系,许多进城的农业转移人口都居住在用人单位的集体宿舍、棚户区、城中村等地方,住宿的条件非常的差,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城中村也慢慢的消失,农业转移人口的落脚之处越来越少,住房问题必定会影响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由于城乡一体化政策和制度没有真正的落 到实处,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庭成员不能与享有
7、当地户口的市民享受平等的公共福利待遇和公共效劳,要使得他们的份真正的转化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没有户口、没有住房、没有社会保障,这是他们与享有城市户口的人相比存在的很大的不公平现象。 最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归属感低,因为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者居住环境等方面远远不能和城里人相比,这些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社交圈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而使农业转移人口的价值观念也发生改变,要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这个生活圈真的不容易,所以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缺乏归属感,没有把自己当成这个城市的主人,并且他们大局部人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 2.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的开展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
8、民化的最主要因素,农业转移人口为城市经济的开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他们投身于城市里的各行各业。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他们是城镇化开展的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人多地少、劳动力丰富、资金与技术稀缺的国情下,农业转移人口实现了农民就业、增加了他们自身的经济收入,也是工业化开展的需要。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开展的重要源泉。 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低下,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自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目前城市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一局部也是农村的佼佼者,但是农业转移人口总体上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都不高,进城就业的竞争力比较低,
9、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转移市民化的进程。在教育方面,教育资金的投入一般城市也高于农村,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的师资条件和教育的硬件设施都远远比不上城市的开展。 现行的户籍制度明确规定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和拥有城市户口的人民一样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福利,这样的制度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不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和住房补贴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政策。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从而使他们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这个大家庭当中来。 3、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 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
10、,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要开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的方法。 3.1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身份和职业,更是农民社会文化属性与角色内涵的转型过程。为此,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户籍转变、职业转变,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在文化内涵上实现真正的转型。 首先,加大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把就业与农民转移有机的结合起来,
11、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和其稳定率。落实职业培训的补贴政策,形成惠及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完善就业政策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其次,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教育权利,上一代都辛辛苦苦的就是为了子女,所以,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政府要将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的子女纳入到当地的教育开展规划当中,并根据区域人口变化的情况,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积极发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上学途径。 最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政府要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有效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
12、适应性和现代人的意识,加快其融入到城市社会的步伐。用人单位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使农业转移人口增加与城市居民的交流,从而慢慢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3.2完善城镇的住房保障制度 许多的住房是住房困难和住房闲置相并存,因为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房地产在城市又开发了很多楼盘,而大局部农业转移人口却承担不起高额的房价,从而出现城市住房相对紧张,而农村的住房相对宽松的状况。因此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政府要建立健全住房 保障制度,解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要逐步地将农业转移人口有区别的纳入到
13、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当中去。 3.3对农业转移人口推行居住证制度 推行居住证制度,使他们的迁移有了合法固定的住所,同时要推进城乡统筹的财政体制改革,缩小差距。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住房和教育制度等保障。通过立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权益。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任务刻不容缓,它是推行新型城镇化更进一步的核心任务。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是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关键,同时可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城市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跟上城市开展的步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 参考
14、文献: 1彭小文,兰东等.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2023. 2方辉振,黄科.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2023. 3陈攀,李永勤.从农民工问题谈农民工的市民化.2023 4路幸福,方青.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2023 5葛信勇.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2023 6欧阳力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2023 7王桂新,沈建法等.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j人口与开展,202223 8杨肖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迁移行为模式及其决定d.202223 第二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思想汇报尊敬的党支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15、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 所谓城镇化,是指随着工业化进程,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比重提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开展的客观趋势,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率的实质,就是随着工业化的开展,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非农人口市民化。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应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调整优化城乡区域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开展创造条件。 当前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大批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即农民从原来务农的村庄转入镇、县城、地级市、省城或跨省进入别的大中小城市务工,这是典型的城镇化开展形态。最近一个时期,我国一些城市积极探索,相继出台了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城镇化,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存在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2022202223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