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周清 在XX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中,厦门定位为重要中心城市,为厦门经济开展迎来了重要契机。为实现这一定位,如何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开展,增强城市开展竞争力,本文就厦门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思考、探讨。 存在的问题 1、经济结构缺乏竞争力 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22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是2.2023:54.87:43.05,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过去对此做出的判断有误,认为厦门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实际上,这个比重反映的是厦门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是加速工业化阶段。这几年我们不管采取什么措施,第三产业就是上
2、不去,关键问题就在于我们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二是各次产业内部的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中,高优农业所占的比重不高,加上土地规模的制约,农业的开展前景非常有限。第二产业虽然在gdp中所占比重高,但第二产业内部技术水平比较低,整体竞争力不强。尽管工业结构有一定的进步,然而其整体技术水平仍然不高;虽然58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55.3%),但企业的核心技术主要依赖进口。以资源为根底的产业依然具有重要地位,接近高技术产业所占的份额。第三产业开展滞后,不适应区域经济开展的要求,结构也有待升级。就第三产业内部构成来看,现代效劳业部门所占比重过低,关键性的第三产业部门(
3、金融、科研)开展滞后。此外,商务效劳业不够兴旺,物流业效劳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第三产业竞争力还有待加强。 三是产业之间关联度较低。工业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水平不高,行业间的关联度较低,产品间的协作链较短,综合配套能力较弱,产业聚集效应不显著,缺乏专业化分工的特色工业区。同时,对XX市税收、就业和出口等奉献极大的轻型工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扶持。 2、开展空间受到制约 一是实际可用建设土地少。厦门土地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园地和林地以及水域占了将近1300平方公里,能够用于建设的土地仅450平方公里。根据1999年国务院批复的土地利用规划,目前能够用于建设土地指标又只有154平方公里,其中
4、已经用掉了132平方公里,现在只有22平方公里的土地能够用于建设。目前正在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到2023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将到达330平方公里。 1二是适合经济结构调整,可以成片规划的规模用地少。一些有规模的工业工程进不来,一些可以成片聚集的工程难以归集在一起。 三是在人居环境建设和产业开展上导致两难选择。岛内不搞工业,限制房产;马銮湾周边、集美学村周边、XX县区靠海边,这些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不能建工业工程。在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上经常有不同的意见,有时还难以统一,影响决策,也影响开展。 3、增长方式仍较粗放 一是工业仍以加工业为主,生产方式比较粗放,能耗和物耗水平较高,使产业的增长受资
5、源和环境的约束程度较大。总体上看,我们的经济增长根本还是高投入、高能耗的。目前产业结构虽然向着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强度更轻的方向开展,但从整体来看,形势依然严峻,产业结构整体能源消耗强度还比较高。同时由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虽然产业结构的整体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强度在下降,但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排放总量仍在增加,能源节约和环保形势依然严峻。 二是产业集中度还比较低,产业链条偏短。工业园区规模偏小,布局分散,行业特色不明显,使得根底设施配套本钱高,难以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从国内外产业的总体情况来看,厦门仍然处在价值链的下游,主要集中在低附加价值的非核心部件制造和劳动密集的装配环节中。在现有的三大支柱
6、工业中,电子产业的 无芯、无脑,ic芯片、元器件配套缺乏;机械产业的上游没有铸造、锻造,下游没有外表处理、热处理;石化产业的上游没有油头、石油裂解,下游没有纺织、印染,这三大产业链都需要延伸和完善。 对策建议 1、理清产业开展思路 总的思路是。做强支柱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开发潜在优势产业。 支柱行业:主要是传统三大产业。电子:重点开展以计算机、视听通讯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业链;以电容器、继电器、变压器为主的电子元器件产业链。机械:重点开展以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飞机维修、电工设备、船舶修造和钨材料等产业集群。化工:重点开展以px为龙头的芳烃产业链、有机化工产品链、精细化工链和化纤产业集群、橡胶轮胎
7、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主要是两大方面,一个是光电、软件、生物制药和环保产业;一个是现代效劳业。 光电:以建设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为中心,努力延伸芯片、封装、应用光电产业链,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光显示器、光电子器件、光通信和光存储等产品。软件:以厦门软件园为依托,引进投资与培养人才相结合,以软件出口带动软件企业的“规模化、标准2化、工程化。生物制药:以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为核心,重点开展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海洋活性物质提取及药物开发、检测试剂和助听器产业。环保:以开展循环经济为契机,重点开展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环保设备制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 现代效劳业。物流业方面,主要是
8、以打造国际中转港、赶超高雄港为目标,推进区港联动、大厦门港建设和海铁联运三项工作,以突破政策、体制和腹地的制约,获得超常规的开展。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东渡、海沧、嵩屿港区建设,促进福厦铁路厦门段、三泉高速公路厦门连接线建设,加快建设龙厦、厦深铁路,修建翔安隧道、厦漳跨海大桥。旅游业方面,主要做好本地游、周边游和境外游“三篇文章。本地游要丰富鼓浪屿内涵,并开拓中洲岛园博园新景点。周边游开展与XX市、漳州、泉州的旅游互动。境外游开展对台对金旅游、东南亚旅游口岸,并推进旅游环境国际化,完善游客公共效劳体系,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在厦门登陆。 潜在优势行业。医疗康复方面,厦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非常适
9、合医疗康复产业。以工程引进和医疗体制改革为抓手,开展特需、涉外、康复和疗养产业,把厦门开展成为覆盖闽西南、辐射港澳台和东南亚的医疗康复产业基地。近期主要开展第一医院、中山医院和中医院等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并引进社会资本和外资投资的长庚医院、翔鹭医院,吸引国内外资本在厦兴办康复疗养产业。文化(油画)产业方面,厦门已经成为全球三大油画生产基地,思明和海沧已经形成两个油画村。厦门具有良好的技术人才和口岸优势,开展油画产业有助于提高城市品味,符合文化之城的建设方向。下一步应加强油画产业规划,给予政策扶持,开展油画的教育培训、加工展示基地和贸易平台。 2、解决用地和工业园区问题 目前用地问题已经成为阻碍
10、厦门产业开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有不少工程找不到地,也有不少工程地落实了但因为征地拆迁滞后而影响了投资进度。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加强载体建设。 一是向国家和省里争取支持,加快根本农田调整和农用地征转建设用地。与省里协商实施耕地异地占补,由厦门出资购置耕地指标,其他地市负责开垦。 二是清理闲置土地,对已批而过时未用的土地进行分类处理,及时进行调整。三是解决征地拆迁,出台政策明确对农村违章建筑的拆迁方法和标准,按照“统一政策、兑现承诺、明确责任、干部驻村、宣传舆论、法律保障六项措施,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工作。 四是建设产业园区。整合工业园区,按五大产业功能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区(厦门本岛)、石化产业区(
11、XX县区)、机电产业区(XX县区)、轻工食品产业和综合工业区(同安、XX县区)、电子信息产业(XX县区)进行整合拓展、连片集中。在岛外各区每年建成一批通用标准厂房,3加快工程上马速度。同时也要设定工程门槛,保证工程的质量。 3、加大工程招商引资力度 继续落实工程带动战略,通过工程引进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是围绕产业配套抓工程。按照产业链的方向,向上下游进行延伸来寻找工程,力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机械产业的上游需要引进铸造、锻造,下游需要引进外表处理、热处理厂家。按照产业集群的方向,围绕整机抓配套,壮大产业集群。如dell在厦门开展很快,但本地配套率还不高,要把dell在东莞一带的电子配套厂引
12、过来,提高本地配套率。 二是围绕跨国公司抓工程。由市政府派出招商专员,常驻跨国公司聚集的香港、台北、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搜集跨国公司的投资意向信息,向跨国公司推介厦门的投资环境和产业政策,畅通跨国公司与XX市领导高层的沟通渠道,有效提高对外招商的实效。 三是围绕周边需求抓工程。对应漳州兴旺的农业,开展种苗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对应泉州兴旺的服装和石材业,开展服装原辅料进口分拨、时装展示、石材加工机械进口、石材成品出口;对应江西丰富的钨矿资源,开展钨材料深加工。 4、做好政策引导 一是树立“先予后取的理念,参照同类型城市的标准,以较低的地价、较低的厂租标准来吸引外来工业投资。 二是不断完善产业政策
13、,以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和降低收费等措施,大力开展总部经济、金融商贸和物流、旅游、软件等产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带动能力,增加附加值。 三是引导企业创新,以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科研投入,推进产业与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建立公共技术效劳平台,政府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应用科技研发工程,将科技三项经费向光电子和生物医药等潜力行业集中。 四是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加快国有、集体企业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放开投资领域、腾出产业空间来承接社会资本,同时把抽出的国有资本集中投入到根底设施、园区建设和引导资金上。 (作者单位:XX
14、市政务信息中心) 第二篇: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XX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X县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近年来,XX县区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开展的方针和政策,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保障有力,政策上大力支持,工作上扎实推进,全市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开展壮大,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积极开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全市经济开展。目前,非公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我局相关人员深入详细的调研,初步形成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市开
15、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有益借鉴。 一、非公有制经济根本情况 截止2023年6月2023日,我市登记注册的工商企业总计2732户,注册资本(金)511250万元,从业人员17952人。其中:私营企业1914户,占企业总数的70%。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为7917户。 二、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经济总量、规模经营、科技转型等方面看,起点低、规模小、经营粗放、抗风险能力弱、科技含量低,集团化经营少,诚信经营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1、个体私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一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业主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些从业人员根本未进行过职业培训,有的是初、高中毕业后,父母出资开店开铺,有的是在外地打工挣钱后摆摊、设店,普遍缺乏经营理念。二是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个体工商户大多数是家庭式管理模式,“夫妻厂、“夫妻店、“兄弟姐妹店或厂,小打小闹,未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缺乏创新能力和做大做强的竞争意识,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小生产者思想。三是信息不畅,大多数个体经营都不善于捕捉信息,相当数量的私营企业生产经营面窄、产品档次低,品种单调,缺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