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我和《诗歌报》.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76726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我和《诗歌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我和《诗歌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我和《诗歌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我和《诗歌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我和《诗歌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和诗歌报回首过去,我感恩诗歌,它照亮我灵魂的方向,让我历经岁月的风刀霜剑后,依旧葆有一份最初的纯真,我依旧是我,依旧是一粒沙子,微小、平贱、粗砺、坚实,自生光芒。而在诗歌报的工作经历,那么是我与诗歌结缘的最美的记忆。35年前的1984年9月25日,诗歌报第一期试刊号面世。诗歌报的诞生,改变了中国诗歌的幅员,推进了八十年代诗歌的辉煌。70年代末80年代初,安徽形成了一支以公刘、严阵、刘祖慈、梁小斌、陈所巨等為代表的实力强劲的诗歌创作队伍,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的诗歌作品:以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大学为代表的校园诗歌、大学生诗歌创作,也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所在的安师大大学生诗歌群体,被诗评

2、家列入全国七个最重要的诗歌群体,超越北大、武大、北师大,位列第四名。当时虽然有安徽文学杂志社,以及刘祖慈、贺羡泉、邹正贤等诗人编辑们的努力,对推动安徽的诗歌创作,扶持青年诗歌作者做出了突出的奉献,但是毕竟版面有限,无法满足安徽诗歌创作的旺盛需求。于是在安徽创办一份专门的诗歌报刊,就成了从安徽省文联领导到广阔诗歌作者的共同心愿。这一点从时任安徽省文联副主席、老诗人那沙先生在1983年给我的一封信里可以看出来。姜诗元同志并转各诗友:来函阅悉,因忙于会议,未及即复,深感歉意。青年诗歌作者的作品难以找到发表的园地,这一点我是理解的,也是深表同情的,不然我不会在讲话中呼吁人们“爱我们的诗歌吧!我作为诗歌

3、老战士,文联负责人之一,曾经一再请求上级准予创办安徽诗歌刊物,但得到的答复是:暂缓。现在省委新班子已组成,待宣传部新班子组成后,我将以文联的名义,再次提出请求,创办一个安徽诗歌刊物。我深信,最终是会有结果的。朋友们,为了安徽的诗歌事业,我一定尽力而为。顺颂文安那沙一九八三年四月廿五日那时候我是巢县一中的语文教师,在巢湖地区召开的诗歌创作会议上,认识了那沙先生,他在会上说文学青年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可以向他反映。会后,我就给他写信,反映了青年诗歌作者的作品难以发表的情况,随后收到了他的这封回信。从信中可以看出,安徽省文联早就有了创办一份诗歌报刊的意向。我是在1984年暑假期间,得知安徽省要创办诗歌报

4、的消息的,我就把1982年写的大学毕业论文现代诗与通感寄给发起人之一刘祖慈先生。这篇文章是当时我的雄心勃勃的写作方案之一,就是想通过对通感.意象、象征、暗喻、意识流、蒙太奇等现代诗创作方法的解析,解决当时普遍存在的“朦胧诗看不懂的问题。由于文章列举的例句都是引自朦胧诗主将们的作品,刘祖慈先生担忧引起保守派的非议,要我做了修改。后来在诗歌报上从第一期开始,分三期连载完毕。我早在大学期间就与刘祖慈先生有了联系,他那时是安徽文学的诗歌组长,对我每次给安徽文学的投稿,他都亲笔写了回信,对我在诗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意见。我的第一个组诗5首就是他给我发表的,可以说他是我诗歌创作道路上名副其

5、实的引路人。刘祖慈先生看到现代诗与通感一文以后,很快给我写了回信,他说已经就这篇文章与主编严阵交换了意见,诗歌报正在筹办,需要懂得现代诗歌理论的人当编辑,如果我愿意去诗歌报当编辑,就尽快去一趟合肥,他带我去面见严阵,敲定此事。这在当时对于我这样的一个现代诗歌的“发烧友来说,是求之不得的。我随即赶到合肥,见到刘祖慈先生,他一再叮嘱我,见到严阵先生的时候不要提及我和他(刘祖慈)早就有联系;他是因为看了现代诗与通感以后,发现我是一个人才,才和我联系的。这让我既感动又觉得惊讶。感动的是他为了帮助我调开工作,用了不少心思;惊讶的是觉得人与人之间关系颇为微妙,已经超出了我当时的认知能力。见了严阵先生以后,

6、就敲定了让安徽省文联给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安徽巢县一中发借调函,让我立即到诗歌报工作。当时的政策不让教师转口,给我的工作调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直到两年以后,才在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鲁彦周先生的帮助下,完成了工作关系的转移。由此我把刘祖慈、鲁彦周两先生都看成我人生路上关键时刻的引路人。在安徽省文联还有一位就是温跃渊先生,正是因为他的引荐,我于1990年调动到中国作家协会工作,这是题外话。当时的诗歌报编辑部,位于合肥市宿州路9号安徽省文联的办公楼,起初只有一间办公室,一年多以后才增加了一间办公室。最初的人员有参谋公刘(不参与具体事务),主编严阵,执行编委兼编辑部主任刘祖慈,编辑部副主任温跃渊和严成志

7、,我是唯一的编辑,还有安徽省文联的会计李隽兼管诗歌报的财务工作。在此期间,由于我最年轻,又是单身一人,所以得兼管编务。最初的诗歌报是自办发行,打包邮寄的工作量很大,有时候为了赶时间,夜里也要加班打包,手上屡次被打包的尼龙绳磨出水泡来。1984年底从淮北矿务局调来诗人周志友担任编辑。1985年初,从安徽文学调来诗人蒋维扬,接替刘祖慈担任诗歌报编辑部主任。在此以后,诗歌报就没有再设立执行编委。再后来又有李雯来接替李隽为专职会计,高隽来负责编务。就这样一个人员构成,一直维持到1987年夏天,我和温跃渊.周志友三人离开诗歌报。诗歌报这个名字印象中是刘祖慈先生提出来的。最初,当安徽省文联有了办诗歌报刊的

8、动议的时候,严阵先生提出办一本诗歌杂志。而刘祖慈先生认为,全国诗歌杂志已经有了好几本,应该办一份诗歌报纸,时效性强,信息量大,能够更好地兼顾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两个人的意见都报告给了上面,最后由上面拍板办一份诗歌报纸。诗歌报创办伊始,没有一分钱财政拨款,完全要靠自收自支,为了解决财务创收问题,就把温跃渊请来,担任编辑部副主任。温跃渊,是安徽省著名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家,朋友多,社会关系广,当时流行一种夸张的说法:不大的合肥市,温跃渊认识的人占一半。正是由于他善于拉广告、拉赞助,为诗歌报最初的生存与开展,立下了汗马功绩。也正是因为生存压力巨大,扩大发行量是解决诗歌报生存问题最终的唯一的选择。

9、诗歌属于青年,所以诗歌报在创办之初就确定了面向当代、面向青年的办刊宗旨。由于朦胧诗引发的现代主义诗歌思潮的影响,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无论是诗歌作者还是诗歌爱好者,绝大多数是现代主义诗歌的追随者。正因为如此,诗歌报的当代性和青年性就自然而然的演化为现代性、探索性和先锋性。从后来的结果看,诗歌报在中国诗坛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中国诗歌做出的奉献,主要还在于它的现代性、探索性和先锋性,这是诗歌报安身立命的核心价值观。对编辑部其他人员我不敢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我来说,现代性不仅仅是刊物的生存手段,更是我的文学追求的目的,是我生活以及生命的一局部。我是诗歌报编辑部里纯粹的现代派。表现在我身上的现代性,以

10、及我的现代主义意识的形成,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我认为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本质都是人道主义的),来源于中外现代派作家、诗人、艺术家及其作品对我的影响,来源于一个出身农村,无管束、少知识的“野孩子自由的天性,来源于一个置身社会最底层、一无所有的文学青年在进入城市、走向社会求生存、谋开展的过程中,所遭受的困惑、屈辱的生命体验。总结我在诗歌报的工作业绩,以及通过这些业绩对中国当代诗歌所做出的奉献,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在理论和批评方面,我创作了一系列文章,如在诗歌报连载现代诗与通感,从解析创作方法人手,为解决现代派诗歌看不懂的问题,探索一条可行有效的路径;在诗歌报组织开展诗

11、歌界第一次反“左大论战,有刘湛秋、谢泳、赵庆、吴宗铭、王健、吴昂等多位诗人和批评家参与论战,我本人也发表了署名文章推倒这堵陈腐的墙;发表文章各位,少说几句假话吧,在33年前第一个对全国性文学评奖的不正之风提出批评:为全国诗歌研讨会撰写论文,提出“建立以人为核心的诗歌美学思想;提出“诗歌社会学的研究概念,探讨职业、级别、年龄、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发表文章第三批评观,针对“知人论事的第一批评观和“文本至上的第二批评观,第一个提出以批评家为主体的“第三批评观等等。在编辑成就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代表诗歌报与徐敬亚及深圳青年报合作,用七个版面推出“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轰动中国诗坛,

12、推动了“第三代或“新生代诗人群体的形成。当时为配合“大展造势,署名阿元发表了生命体验,语言意识一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多年以后,还有诗友通过微信告诉我,他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才进行诗歌创作的。“大展后,发表生活方式,作为对抗的文学,针对“大展涌现出的诗歌思潮,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探索。此外,我通过诗歌报向中国诗坛推荐了一批才华卓著的诗人,编辑发表了一系列当代诗歌经典作品,主要有翟永明的组诗女人、唐亚平的组诗黑色沙漠、杨黎的冷风景、李亚伟的中文系等。还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赵琼、岛子翻译的金斯堡的嚎叫完整版。在美编方面我也有所奉献,我通过增粗的黑线条,使用具有现代感的插图,并且自己动手创作了一

13、系列具有现代意识的“诗配画,增强了诗歌报的现代性、装饰性和视觉冲击力。在诗歌报工作期间,我还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开始写作组诗本年度潮湿(曾于诗歌报1987年4月6号发表7首),后来结集出版了面对虚空面对你和本年度潮湿两本诗集。对于诗歌报乃至中国诗歌在八十年代的辉煌,我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1987年春,主编严阵先生在诗歌报办公室说:诗歌报订阅加邮购,十几万的订户,70%是小姜挣来的。我知道这是溢美之词,但我感谢他对我工作成绩的肯定。姜詩元,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0年代中后期,先后参与创办诗歌报百家杂志并任编辑,参与组织“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后调中国作家协会工作。著有诗集面对虚空对面对你本年度潮湿,并撰有大量文艺批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