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社保局工资协商工作意见.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76949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社保局工资协商工作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社保局工资协商工作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社保局工资协商工作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社保局工资协商工作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社保局工资协商工作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3年社保局工资协商工作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保局工资协商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充分发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作用,加强维权机制建设,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意义 1.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意义。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区域内或行业内的工会组织与企业代表或企业代表组织,就劳动报酬等事项,开展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行为。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社会经济开展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合法权益

2、的有效机制和手段,对于促进企业开展、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针对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劳动用工不标准、企业工会力量薄弱、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问题较多,企业单独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难度大的现状,我市在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集中和产业集群的镇(街道)和经济园区试点推行了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营造了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开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了区域和行业经济协调开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但是,随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开展,中小型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大量企业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依法协调和标准劳动关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

3、度,充分认识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完善机制,依法推进,不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调协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开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准确把握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根本原那么和工作范围 2.根本原那么。一是坚持合法原那么。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上级工会和行业协会的指导和监督,做到协商的主体、程序和内容合法。二是坚持平等协商原那么。集体协商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双方应当充分尊重和考虑对方的意见。三是坚持利益兼顾原那么。参照政府发布的企业工资指

4、导线,正确处理企业和职工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做到职工工资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相适应。四是坚持质量优先原那么。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要明确和量化工资标准、增长幅度等核心条款,进行集体协商和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切实提高合同质量和实际效果。五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那么。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事关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发动和组织职工广泛参与,接受社会监督。 3.工作范围。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依法在市区以下区域内的镇(街道)和经济园区开展。同一区域或同一行业的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是开展区域

5、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 三、建立和完善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4.明确协商主体。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要根据实际确定协商主体,增强代表性。镇(街道)和经济园区一级的工会组织或行业性工会组织要作为职工方协商代表;企业方代表应根据实际情况,由相应一级的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工商联、行业协会和商会等组织为代表;未建立工会组织和企业代表组织的区域或行业,可由上级工会组织和企业代表组织代为履行协商职责,也可在上级工会组织和企业代表组织的指导下,由职工和企业分别民主推选产生职工方和企业方的协商代表。双方协商代表人数要均等,并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双方首席代表。 5.完善协商方式。要根据

6、本区域、本行业劳动关系的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协商方式。对企业规模小、不能单独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开展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加以覆盖;对同行业企业较多的地方,特别是建筑、商贸、餐饮效劳等行业企业相对集中的,着重推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可以由区域性行业性工会与相应的企业代表组织进行协商,也可由区域性行业性工会与区域或行业内企业分别进行协商,还可由区域性行业性工会与企业民主推选或授权委托等方式产生的企业方协商代表进行协商。 6.突出协商重点。在协商过程中,要力求重点突出、议题集中、措施可行。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要以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增长幅度、工资支付方法等内容为重点;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要以行业劳动

7、标准、劳动定额、工时工价标准等内容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定额标准的协商共决机制。 7.标准协商程序。要严格履行协商程序,充分表达职工和企业方的意愿和要求,协议内容应得到双方的一致认可。一是标准要约程序。区域行业工会组织作为职工方代表,要主动向企业代表组织或企业方以书面形式发出协商要约,企业代表组织或企业方代表应以书面形式答复。二是标准集体协商程序。要召开工资集体协商会议,在协商一致的根底上形成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三是标准审议通过程序。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要经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审议通过,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四是标准审查备案公布程序。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后,由企业代表组织报送人力资源

8、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区域行业工会组织报送上一级工会备案。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生效后,企业代表组织以适当形式及时向企业职工公布。 8.强化协商监督。严格执行集体合同审查和备案制度,加强对区域性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核心条款及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进行履约情况满意度民主测评,及时纠正核心条款不明确及履约中存在的问题。把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作为创立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推行情况的督查考评,确保取得实效。 四、加强对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组织实施 9.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

9、紧抓好。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推动、三方协调、各方配合、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作用,定期协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指导和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深入开展。 2023.强化职能管理。各级工会组织要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加强区域性和行业性工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区域性和行业性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行区域性和行业性工会积极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为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提供组织保障和程序支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有关政策,完善

10、工作制度,加大对企业工资分配的调控力度,建立工资信息研判发布和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及时受理和查处工资集体协商投诉案件,切实加强对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管理和监督。各级工商联和企联、企协组织要积极推进基层企业代表组织建设,培训企业方协商主体,引导企业树立工资集体协商理念,依法协调和标准劳动关系。 11.加大宣传教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劳动法、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帮助企业主和职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营造依法办企业、依法维护职工权益的良好气氛。要加强对企业主、工会干部、职工代表和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协商能力和水平。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以典型经验指导面上工作的推开,解决协商、签订和履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的问题,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6页 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