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2023年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开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开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开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根底。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根底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
2、培养的方向开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根底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根底,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根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珍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局部,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开展、在开展中生活为课程的根本追求。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根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根底,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表达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表达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表达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开展的三位一体。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
4、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二、课程根本理念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效劳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开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开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
5、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开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局部,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外表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四让教与学檀根于儿童的生活 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爱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开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
6、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三、课程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根底,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根本框架。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平安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根本层面 健康、平安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根底,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根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开展打下根底。 愉快、积极地生
7、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开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根底。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根底。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开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开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
8、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到达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挚爱生命,热爱自然。 自信向上,老实勇敢,有责任心。 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根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 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根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四过程与方法
9、体验提出阿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健康、平安地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l按时作息,生括有规律。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4保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那么,注意平安。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平安标志,遵守交通规那么。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防止意外伤害。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
10、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愉快、积极地生活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快乐地学,愉快地玩。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积极向上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快乐。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6在成人帮肋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7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鼓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方法解决。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负责任、有爱心
11、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4认真完成自己承当的任务。遵守社会道德标准5懂礼貌,守秩序,保护公物,行为文明。6能初步分辩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成认和改正,老实不说谎。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8保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9喜欢集体生活,保护班级荣誊。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开展变化。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荣耀事迹。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动手
12、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1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2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设计与制作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4能根据需要曲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街品等来开展活动。敢于思考、学习探究5能积极地出主意、想方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6学习用观察、比拟、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7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8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9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10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课程内容说明本课程内容为根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缩写
13、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 “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穿、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平安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一、教学建议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根本理念 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根本理念的局部,集中表达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条件。 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
14、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外表的学业成果,无视儿童的精神成长,无视深层的志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开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无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无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开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开展,带着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 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到达教育目标。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根底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人地了解儿童为根底。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开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根底上进行。参见图1 五以活动为数与学的根本形式 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