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坛经》读后感.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78251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坛经》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坛经》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坛经》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坛经》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坛经》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3年《坛经》读后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坛经读后感 作为一个大多数国民均为无神论者的国家,众多西方国家素来视我邦为没有信仰的可怖之人,实那么不然。佛教于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到魏晋时期才逐渐显露其影响。此时,中国的儒学正统地位、宗法制、祖先崇拜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是以国人重伦理,重现实功利,风行多神崇拜。已故的功臣、虚无的灶神、风伯,甚至蛇、龙等均可为人们所供奉;是以统治者用皇权至上,君权神授等天人观念教化民众。佛教纵在外有千般好,要在中土传播也要先合军权,再融儒道。 待到禅宗出现,与之同期的还有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等,但历经时间的磨洗,只有禅宗和净土宗最终长久流传,香火不衰,这与他们顺势而变的修行方式等不无关系。 坛经是一代宗师惠能

2、的言行录,也是禅宗的理论根底。其在整体上倡导自怔自悟,自我解脱,并以让人自信、自立为倡导目标。 国人相当看重寿命,而禅宗不否认人人皆可成佛的可能,甚至还不止一次在其教义中表示假设一念顿悟,皆可成佛。另外,就如同孟子强调人性本善一样,坛经中不止一次表示人们先天具有成佛的本性并没有任何差异,尤其开篇明言道:“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简单来说就是成佛不过是自我本性的显现。同时,禅宗还摆脱了其他宗教所强调的参禅打坐的繁琐形式,修身是可于一切行动、言论、思维活动中完成。 那么又该如何保持自身这洁净无瑕,未被世俗间尘埃污染的心呢。首先,要抛却利欲之心,对现实世界的一切虚妄之物都不应

3、僵化追求,过分执着。其次,要不断内观自己的本性,不断体悟或说是最终要明心见性。尽管明心见性是成佛的标志,却也不能止步于此,还是要运用其解决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实践问题。 所以假设将信佛看作是不与任何事物发生联系便是错的了,因为禅宗的理论也相当重视实践的作用。在口头上说不追求、不计较十分容易,假设没有相应的行动与之契合,也无法成佛。于是,坛经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向善之心,遇事要通过自我调节来保持本性不变。那么,何为自我调节呢。其中一种方法便是忏悔,惠能祖师在宣讲佛法时专把忏悔列作一讲,重要性可见一斑。 什么是忏。什么是悔。最准确的理解自然是原文。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

4、罪,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做到此上,便是将自身所有的“觉、“正、“净与禅宗所传达的“戒、“定、“慧相合,立地即可成佛。 现在,会拜佛求平安的人不少,可信佛的人却不多,大多是有求于佛,为了将自己心中的渴望与不确定找一个寄托,才劳烦自己的双腿双手,给香炉里添加那么几柱香。并不是说只有信徒才能上香,而是觉得,佛经假设用平常心读来,视作一本启迪智慧的书也无不可。每天面对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会感到急躁实属正常,这时看几页佛经,将自己暂时从俗世琐事中脱离出来,回想自己的所做,假设过于急功切利

5、,是不是也能及早醒悟,尽快以平常心对待生活呢。 第二篇:坛经读后感坛经读后感 在上课时,老师引用的那两首偈语-神秀禅师的“身为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六祖慧能禅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认为佛性本来清净的那个心也是不能执着的,也是空无自性的,如果真的认为的个实有的佛性、佛心,那就错了,你就得不到、也认识不到真正的佛性和佛心。“本来无一物这不是“一切法空嘛。所以,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境界不一样。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是使六祖慧豁然开悟的一句,也是六祖坛经中的中心句。我觉得最应该搞懂无所住什么。生什么心。所以可以看出,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

6、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要把“应无所住的心生出来,不住于情,不住于爱,不住于有,不住于空。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愿无尽之菩萨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 “佛曰见性,而自性本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我们的心,本就是澄澈而空灵的,只因有了太多不自知的执着,我们的心为自己所束,心灵被捆绑在了地面,不再轻盈。而我认为,这些执着多源自最常有之情感,喜爱与憎恶,因喜爱而生贪欲,因憎恶而有嗔怒。许不能自性常现,但我们能像神秀所言“时时勤拂拭,“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妬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让我

7、们 的心灵成为一面明镜,不被污秽侵染,也不为花所羁绊,映照一切,却不染着。 “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让我明白人人都有做佛的德性,人人都可能成佛的真理,从而更加坚决了自己学习念费的信念和信心。其中“菩提般假设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尽在自性。说到这里,我想问,既然佛性人人都俱备,人人都可以成佛,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受苦,不能成佛呢。当我读到: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我的理解就是,世人虽有佛性却不能成佛,长期受苦不能解脱,就是因为“世人愚迷,不见般假设。凡人太贪念遮掩了我们的清静佛性,使佛性无法显现,也无法成佛。 六祖以“不二法门

8、(不二就是不一,不可以说不二就是一)的道理来答复了对此产生的种种疑问,这是无上佛法与那些似是而非见解的分水岭,也是修证佛法的一大难关。如果问什么是“见道、“破参,对不二法门的领悟与否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禅宗的见性、开悟等等,都可以说是对不二法门的领悟。佛法是不二法门。有两样法就不是佛法。“唯此一真实,余二皆非真。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且具足完满不欠分毫,还须要去修证吗。自性本不动摇,还需要去“定吗。自性本自清净,还需去律范吗。自性本不生灭,还需要去解脱吗。 “仁者心动。那个动的东西就是你的心,是你的心把这一切联系起来了。憨山大师在五台山入定时,由于风太大,定不下来,妙峰对 他说,境由心造,是你自

9、己的心没有静下来啊。如功夫专一,只到那一个时间点上不动-本来的那一念显示出来之后,就可以听不见了。内心就是外境,外境就是内心,整个宇宙与我融为一体。 “法那么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以心传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我的心传给你,你以你的心受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禅宗的这种传授方式,并不是强迫灌输,不是用什么方法勉强你开悟,必须是自己“自悟自解。“师师密付因为这个法不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得了,所以老师传法时采取秘密的方式。但是,认为其中有秘密,五祖传六祖时传了密法传了“修命的秘诀等等,都是在外面乱猜。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正确的宗与教是一体的,缺一样均不可能究竟。就象

10、我们佛教的义理懂得再多,假设不选择具体得当的方法进行实修实证,我们也绝不会成功。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入佛修了,仍不明白“不二的原理,不肯一门深入,今天认为这个法子不得了,明天又认为那个师傅不得了,或今天以为显宗不行,密法才好,一会儿又反过来以为密法不行,显宗才好,如是等等,都是“一场空的动因。 第三篇:坛经读后感坛经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坛经的书籍,在看了之后,感觉心中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全书共分为自序品、般假设品、决疑品、定慧品、坐禅品、机缘品、顿渐品、护法品、付嘱品这几局部,它在我国的佛教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那么,何以为经。何以为论。根据佛教的习惯,只有记录的释迦牟尼言论的书籍才可

11、以命名为经,而后人所有的感悟只能命名为论,举个典型的例子,比方我们所熟知的唐三藏,去西天取的是经书,而后回来自己有所感悟,写出的书,命名为成唯识论,这也可以说明坛经的重要意义,我们有必要去认真的研读一下。 在第一局部自序品中,主要讲述的是慧能大师对自己的介绍以及得法的因由。大师在这一局部中提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读到这一句时,我的感触很深。那么,这句话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个人认为应该理解成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做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候,都应该能做到不多取,不舍弃,换句话说就是对一切事物能做到不执着,顺其自然。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真正做到不执着于任何事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在做一件事的时候

12、特意要想着顺其自然的话,那这本身又是另一种执着了。另一句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就是人人平等,人的本性都是清净的,都是纯洁的,只要你有了佛心,就能成佛。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出生都是善良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有一颗向善的心,我们都可以成为善人的。我们看佛经是为了要解开苦闷,从而得到快乐,要把学到的佛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有一句法那么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那么什么是以心传心呢就是我把心传授给你,你要用心去接受。这种传授的方法并不是强制你接受某种思想,而是要你自己去用心领悟,也就是需要自悟自解。我们现在学习的课程都很难,老师传授给

13、你的东西是需要你自己去消化理解的,并不是要去死记硬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领悟老师教给你的东西,融会贯穿。 在第二局部般假设品中,法师提到假设识本心,即本解脱,个人理解就是要真正的快乐起来,就要认识到自己内心,按照自己的真正想法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开心,快乐,得到真正的解脱。比方我们现在在学校学习,身边有很多的诱惑,我们到底是被诱惑吸引,还是抵抗诱惑,向着我们心中的目标前进,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们就去怎么做,不要在意其他人的想法。 在第四局部定慧品中,有这样一段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假设心口俱善

14、,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假设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你们不要迷惑,说禅定智慧有分别的、其实禅定智慧是没有分别。禅定是智慧的体、智慧是禅定的作用。智慧运作时,内心湛寂不乱、禅定便在智慧中。正当禅定时,心中清楚明白、智慧已在禅定中。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定慧平等学习受持。学习的人、不要说先习禅定后发智慧,或由智慧引发禅定、因为两者是不同的,有这样见解的人、便是见得真理有二相了。口中说好话、心内不善,空有定慧的言说、而禅定智慧是不均衡。如果心口都是善的,表里如 一、即是定慧均等。自己明白去舍己利群,诤论先后的,即同凡夫。不断诤论的,增长我法二执、

15、不离我、人、众生和寿者四相。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就是,我们要做到禅定和智慧的平衡,禅定个人认为代表心中的善念,而智慧那么代表才学,两者要平衡的开展,否那么我们所掌握的才学将会变成消灭人类的武器。 看了我的这些感想之后,很多人肯定会问,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它能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好处吗,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让我们不挂科,得奖学金吗。虽然物质条件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不能有一个好的精神生活,那么一切都是空谈,不能帮我们消除人生中的痛苦。从而,学习佛法的目的正是在此,它可以给我们的人生指出正确的方向,我们依照佛法去办事,能够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可以说,学佛就是让我们得到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是有心里疾病的,很多人都会去找医生帮助解决,但是医生只能是缓解你的病情,并不能去掉病根。 那么我们就想知道,心理疾病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贪心、嗔恨,痴狂等等。所以我们就要从佛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修佛法来除掉贪嗔痴三念,从根本上解决心理疾病,使我们的内心保持一种清净的状态。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心保有清净的状态呢。 如果我们想的太多,心就会变得复杂,随之而来的烦恼也就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把佛记在心中,那么心里的复杂的想法就会变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