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 【】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开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指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最后提出了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意义 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根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开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开展、和谐开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城市那么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城市建设
2、的根本内涵 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开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开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开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开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开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标准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开展机制,寻找开展动力,拓展开展空间,培育开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开展,以最小的经济社
3、会本钱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开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开展。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原理是可持续开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根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核心是生态经济开展,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健康、持续开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开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开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开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开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开展
4、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城市是在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根底上开展形成的更高一级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开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开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2、建设生态城市是实践科学开展观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开展,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开
5、展观提供了新载体,能够推动生产力开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开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开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开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
6、务。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把握好四个方面。 1、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1)正确处理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互促双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开展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开展,资源和环境将难以支撑,环境平安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脱离经济开展去谈,必须靠开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因此,既要努力克服重开展轻环保的问题,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保就放慢开展、甚至不要开展的倾向,真正做到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2)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
7、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可以使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也致使经济开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锋利。循环经济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个原那么,使得整个经济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根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建设生态城市,一条最根本的原那么就是大力开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开展。 2、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1)培育生态文化是源动力。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包括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开展观,努力提高全社会
8、可持续开展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政府引导的作用,搭建各类宣传和创立载体,大力倡导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开展生产力的理念,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把循环理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循环利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2)开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开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开展生态经济。开展生态经济是在开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开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开展和工程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先进生产
9、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开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效劳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开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3)保护生态环境是前提。生态建设重在保护,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建设,以确保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把保护生态环境的着力点放在推进节能减排上,使经济开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根底上。一是抓好工程节能减排。大力实施节能技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保型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二是抓好结构节能减排。加强对耗能高、污染重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整治,严格控
10、制高污染行业扩张,坚决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的产品和产业,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三是加强监管力度。强化目标责任制,严把工程准入关,严格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 (4)政府引导是保障。政府要组织制定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配套政策,做好生态城市建设的引导、标准和保障工作。要将生态理念贯穿到城市开展规划之中,研究制定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并通过人大批准,确保这一工程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调节作用,依靠合理的价格引导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约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行为。划拨主要用于生态产业开展的引导资金,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生态产业开展。完善考核鼓励政策,科学地设置考核指标,合理地考核评价干部政绩,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既抓当前又考虑长远,既抓开展又抓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