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调查及对策 笔者就学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多校区;校园文化;调查分析 1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在1996年5月15日正式公布了职业教育法,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同年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提出,通过“三改一补(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成人高校的改革及中等专业学校办高职班作为补充)大力开展职业技术院校。此后通过调整,新成立了一大批由中专校升格而来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此也出现了很多学校合并的现象,不仅在高职高专,高校的合并也是十分普遍。因此很多学校出现了多校区开展的格局。所谓多校区办学格
2、局,就是指一所大学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校区组成。它们同属一个校级行政系统,但在地址位置的分布上较为分散,往往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甚至是不同的城市,通常我们称之为多校区大学。多校区办学格局的出现有利于缓解学校教育资源的压力,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但也同时会带来在管理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学风教风等校园文化方面的问题,探讨多校区校园文化中存在问题、对策以及探索校园文化整合中的创新之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课题就所在学校的学生对于多校区校园文化工作进行调查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2调查与数据分析 2.1样本根底情况分析。2023年5月,笔者对广州卫生职业技
3、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局部教师和学生开展了一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调查问卷活动。本次调查问卷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学生发放问卷745份,教师发放问卷20230份。问卷设计分为四个局部:第一局部为学校名称和校区,第二局部为对校园文化的定义和作用,第三局部为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核心、媒介,第四局部为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开展障碍。问卷共有18道题,全部是客观题,其中一局部为多项选择,一局部为单项选择。 2.2调查结果分析。校园文化定义及作用。校园文化定义方面:从调查问卷结果得知,学生对校园文化定义,选择最多的为校风学风、校园精神,人数占样本回收总量的79.22%;其
4、次为校园特色,品味风格,人数占样本回收总量的72.56%;再次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人数占样本回收总量的61.2023%。教师对校园文化定义,选择最多的也是校风学风、校园精神,人数占样本回收总量的89%;其次为校园网络,网络文化,人数占样本回收总量的74%。由此可见,学生和教师都认为校园文化课定义为校风学风、校园精神。不同的是,教师对校园网络、网络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定义之一认同度要高于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方面:从调查问卷得知,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作用,选择最多的是认为丰富校园文化底蕴,人数占样本回收总量的87.75%;其次为导向和鼓励作用,人数占样本回收总量的61.71%。教师认为
5、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作用,选择最多的也是丰富校园文化底蕴,人数占样本回收总量的78%;其次为熏陶作用,人数占样本回收总量的66%。由此可见,学生和教师都认为丰富校园文化底蕴是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作用之一。不同的是,学生认为其次为导向和鼓励作用,教师认为是熏陶作用。 2.3校园文化主体及媒介。 2.3.1校园文化主体方面。75.04%的学生认为,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调查中,认为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的占86%。 2.3.2校园文化媒介和核心方面。学生认为,多校区校园文化传播的有效媒介主要是校园网主页、校报、宣传栏,第三为播送电台。教师与学生的选择根本相同,也
6、认为有效媒介是校园网主页、校报、宣传栏。文化设施方面,教师和学生均认为图书馆为最重要的文化设施。关于多校区校园文化的核心问题, 29.77%的学生认为核心是大学精神,45%的教师认为是办学理念。在加强医学知识宣传教育方面,教师和学生均认为非常有必要。 2.4精神文化建设和文化建设模式。 2.4.1精神文化建设和文化建设模式。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教师更看重文体活动,学生更看重校风建设。教师和学生均认为各校区的校园文化理念和实践应该是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的模式趋向于平时分开举行,个别重大活动统一开展。 2.4.2文化生活开展平台方面。教师和学生均认为学生社团(组织、协会等)以及竞争平台(各种考试、比
7、赛等)为有效的开展平台。 2.4.3活动形式方面。教师认为现有的学校文化活动缺乏是活动繁多且重复,学生那么认为缺乏是形式比较古板单一,为举办而举办。对于多校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倾向于晚会、比赛。 2.5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障碍。 2.5.1存在问题。在调查中,关于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70.2023%的学生认为,问题主要是封闭性活动较多,对外交流较少;62.79%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校园文化档次不高;61.71%认为各校区与周边社区文化建设相对割裂,缺乏交流与互动。除认同于上述观点之外,教师还认为存在问题是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滞后或不协调,
8、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文化建设方面的统一协调。 2.5.2开展障碍。在影响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主要障碍问题上,教师和学生均认为是经费缺乏,必须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其次为组织不力,必须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3针对现状提出的建议和对策 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影响因素众多,把握好主要因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其他院校来看,一般多校区运作时均会有主校区和分校区,分校区会成立相应的校区办公室。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区布局时,按照不同校区采取集权和分权的模式管理;在校园文化构建时,通过校园环境、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物质载体,通过管理措施等制度载体,通过构建学风、社团文化等精神载体,形成校园文化的个性。
9、根据问卷内容,结合学院开展实际,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3.1明确学校定位及对校区功能进行合理划分。校区功能定位对如何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办学资源起着引导作用,且校区功能定位直接影响到校园规划,也是学校有序开展文化建设的前提,较多地影响学生专业文化认同感。因此,学校要根据各类规划和专业实际,明确学校定位,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提高各类办学用房的使用效率,合理划分校区功能。 3.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师生行为标准化、标准化,是质量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很多单位在制度上存在着宣传不到位、制度本身脱离实际、
10、监督缺失等问题。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的同时,紧紧深入文化的东西,增强师生的制度意识,使各校区的教学、生活有序进行,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风清气正的校园气氛。 3.3加强校风学风的建设。在调查中,师生普遍认为校园文化更多的偏重于校风学风,可见校风学风在心中的分量。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养成良好的学风是毕业生走上社会后成才和开展必备的素质和条件。要通过加强学风教育、加大学风建设督查力度等措施,促进优良校风学风形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4强化校园文化宣传媒体的建设。在调查中,师生认同校园网主页、校报、宣传栏等平台和媒介在校园文化宣传中的作用。校园文化开展离不开校园传媒
11、系统。校园传媒的优势对于校园文化的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发挥校园网主页或者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 3.5加强社团建设。在调查中,教师和学生均认为学生社团(组织、协会等)以及竞争平台(各种考试、比赛等)为有效的开展平台,也是促进多校区校园文化开展的有力平台。学生也认为,当前学校封闭性活动较多,而对外性活动较少。这说明我
12、们没有有效地利用各种平台来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方案。学生社团成为高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进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社团等载体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是新设立高职院校尤其是卫生类高职院校突出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及成员建设,二是通过重点支持优秀社团及品牌社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调查中,师生也认为校园文化缺乏系统规划,缺乏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五年规划,更是如何把规划落到实处的年度方案,更是如何利用社团文化、从始至终的仪式文
13、化、专业建设文化找到师生共同的归属感。如根据麦可思所做的学院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报告显示,学校2023届毕业四年后对母校推荐度较高的专业是口腔医学(82%),主要源于口腔系在校期间,构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系部文化,让学生对学校专业的认同感较强。顶层设计是校园文化真正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也是卫生类职业院校需要重点去关注的问题。学校要根据上级各类文件要求,制订五年及年度校园文化开展方案并有序推进,定期总结,形成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222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23. 2何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多校区管理的分析与对策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2223. 3武超群.探究新时期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2223(13/14):62-63.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