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观无主之地有感 观无主之地有感 无主之地是一部战争挖苦片,是一部幽默机智的黑色喜剧,清新生动,情节扣人心弦,风格简洁明快,它从一个别致有趣的角度揭露了战争疯狂而荒唐的本质,它呈现出鲜明的反战立场。说它的角度别致是因为它没有战争电影中常见的枪炮轰鸣、千军万马、鲜血四溅、尸横遍野的场面,但没有人会不成认它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它只需要一小群人就把战争的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比起巨大的打杀场景更能触动人的精神深处。 四面楚歌、风声鹤唳、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短兵相接当然有视觉冲击力,但这种镜头看多了也没意思了,不是人多的战争就好看,就能反映战争的本质。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一千万
2、人死亡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一个人的死亡却是悲剧。无主之地就是以少胜多,它把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两个民族、国家的命运浓缩在三个人身上,少数人就把战争的残酷、荒唐表现出来。无主之地的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曾经在一篇访谈中说到,他不喜欢拍摄战争,战争从来不是优秀的电影主题,拍电影主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处理主题的方式。 西基的情人曾经是尼诺的同学,如果不是战争,或许他们有可能成为朋友,可是他们有机缘巧合地被丢在同一个战壕,成为敌人,到最后双双死亡。拆弹专家帮塞拉撤除地雷的时候,塞拉把手上倒转的照片慢慢转正时,这是一张塞拉的心上人的照片,就是这个镜头让我觉得塞拉可能是没有获救的,总觉得这个镜头是塞拉走向死亡的铺
3、垫和预告。 在电影中,战争中一个小小的事件引发了世界媒体的注意,媒体在这场拆地雷的事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如果没有某国际电视频道的女记者简的帮助,法国蓝盔部队的马钱德军士也不能请来地雷专家,也不会有下面的情节开展。维和部队和记者的关系是对立的,维和部队的虚伪,局部官员对战争不关心、不干预,媒体对战争报道的无孔不入,使得战场上普通的拆地雷事件向着戏剧化的方向开展,到最后演变为一场荒唐的悲剧。 我们可以看到,在战争的报道中,媒体为了获取消息,争取更多的新闻素材,吸引受众,他们真的是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采取偷听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电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开展,新闻媒体赋予战争更加深刻和广泛的
4、内涵,日益成为左右战局开展的重要力量。在以往,新闻媒体可能被禁止向外界发布有关战争的信息,或者只能通过官方的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和通过对参与军事行动的军人进行采访获得信息,后来逐渐开展到媒体记者可以被安排到军队中去,与部队同住同行,甚至跟着部队上前线,这样媒体记者就能获得更多现场的信息。 媒体具有舆论监督的作用,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官员由于电视新闻媒体对其活动进行报道,记者威胁将维和部队的不干预行动曝光,官员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而不得不对躺在地雷上面的塞拉实施救援,女记者珍妮的说的一句话能监察数以百万观众的回响将极之有趣,可见,新闻媒体有着广泛的受众群,这也是维和官员所顾忌的
5、。实际上,政府处理和媒体的关系是考量政府自信心、承受能力、透明程度和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勇气的一项重要指标。新闻媒体对战争的报道倾向、议题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背后所隐藏的利益关系。 电影中,新闻媒体为了争取更多的新闻素材,想比同行挖取更多的独家新闻,他们忽略了战争带给士兵的痛苦,就如女记者珍妮在采访尼诺时第一个问题就是炸弹是你放在他身上的吗。这个问题对尼诺来说是一种羞辱,而尼诺听了这个问题拒绝接受采访也是理所当然的。新闻媒体到底在战争中起到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在女记者珍妮间接帮助下,塞拉等来了地雷专家,联合国维和部队也采取一定的实际行动,这应该说是媒体的功绩,新闻媒体舆论的影响力很大,他们起到
6、一定的监督作用。但当塞拉身下的地雷无法撤除时,媒体却在官员的说服下离开了,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向世界报道的,可是媒体没有觉察这一新闻点。珍妮的摄影记者在将离开时问她是否真的不用拍战壕,珍妮说了句:不用,战壕就是战壕,还不是一样。 这也反映出政府引导舆论的能力,官员为了顾及其公共形象而对记者说谎,无可否认官员说的这个谎话确实高超,他说塞拉已经获救了,而他们也将举行记者会交代事件,虽然这只是暂时掩盖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一旦谎话被拆穿了,影响的不仅是政府形象与声望,甚至还危机到社会的稳定。其实,官员也有他们的难处,他们不仅要把信息以适合媒体的有效方式进行发布,更需要应对来自媒体的质问与挑战,但这
7、不能成为他们掩盖事实真相的理由。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信息的透明度和开放程度,提高自身引导媒体报道议程的能力,当然这要把媒体引导到正确的地方,决不是欺骗媒体,虚报事实。无主之地表现的新闻媒体形象是好坏参半的,但这些新闻媒体对战争有什么作用呢。他们的介入使得小小的战壕变成世界关注的焦点,但对于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司令部领导、地雷专家、维和部队都招来了,但地雷还是没有撤除、塞拉还是没有获救,战争还在继续,新闻媒体连最后的真相都不知道就离去了。 媒体对战争的报道出于某些利益关系或许会有偏差,同时也有疏漏,即使是在有大量信息来源和大量信息输出的时代,我们还是能从战争的报道中看出许多疏漏,有一个外
8、国杂志出版商曾经说过:所有的战争都没有得到全面充分的报道,所有的战争都是一团糟,人们只能希望得到一些零零星星的消息。有些媒体夸言可以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全面掌握事态的开展,不过是商业宣传的滥调,正如战争双方都在标榜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自己一方一样。 新闻传播的特性之一就是公开性,要将事实的根源和受众需要的信息最大程度地公开,以维护受众的知情权。现在战争由于媒体的介入,记者嵌入式的采访、现场直播等手段的出现,变得比任何时候都透明、公开,这有利也有缺乏。有些记者为了挖掘独家新闻,不惜一切代价,有时甚至泄露了军事秘密,带来军事损失。 在所有人都走后,塞拉依然躺在地雷上,他只能和战壕一起寂静下去,最后消失
9、在黑夜里,塞拉是受苦民众的代表,电影的结局告诉我们,战争不仅是荒唐的,而且是绝望的。波斯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的语言是相同的,西基和尼诺虽然是敌人,但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维和部队和记者需要尼诺进行翻译才能与西基和塞拉沟通,他们不只是语言上的不同,最深层的是身份、立场、利益的不同,我觉得这在侧面也反映出维和部队与记者并不能融入到战争的受苦人民中,不能站在战争双方的角度来看问题,到最后,就只剩下官员领导的一句无论我们做怎么,也于事无补。他们并不能真正体会受苦民众的悲哀。 无主之地是一部机智幽默的黑色喜剧,透过这个黑色喜剧,导演揭示了战争的冷酷,同时也嘲弄了民族主义的狭隘,以及国际主义的虚伪脆弱。同时,
10、也引发了人们对战争、媒体、政府之间关系的思考,是一部值得用心感受的战争电影,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优秀电影。 第二篇:读英雄的用武之地有感 读英雄的用武之地有感 阅读案例英雄的用武之地感触颇深,咨客自认为自己是严重的抑郁症,五年来一直与抑郁症做着坚持不懈的斗争。 刚开始的病症表现是控制不住的性联想,情绪不稳定,极度自卑、刚发生的事情总是遗忘、写字时手发抖,心理咨询后,一个人承担起家族的生意。 为什么咨客会有这些状况呢。这也要从他的初中开始说起,初一的一次手淫经历使他觉得自己很不道德,脑子又出现了和自己尊敬的人的性画面,使他更加否认自己,一直否认,一直梦想,就这样后来又出现了胸闷等身体不适现象,后来不
11、上学了去为家里的生意帮助,还是被胡思乱想困扰,最后演变成对刚发生的事情总是遗忘,记账的时候手发抖。 之前偶然间他在电视上看到抑郁症的介绍,就认定自己是抑郁症,多年来一直进行自我调整想去消除抑郁症。中间还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 后来在网上看到我们美龄咨询中心的案例,觉得和自己十分相似,便和我们的韩老师联系。第一次咨询是谈性的问题,为什么第一次就谈性的问题呢。因为性的问题是导致他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如果不消除根源问题的话,即使消除了他的外部病症,他的心理问题还是会复发的。这也和我看过我们美龄的众多案例的第一步一样。 第二步呢。第二步便是消除他给自己贴的标签-抑郁症。和很多咨客一样,他在没有经过科学的
12、诊断便认定自己是抑郁症,之后便不 管问题的根源-对性的态度,一直把重心放在治疗抑郁症上。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性,便是认为自己得了某种病,就会把自己的各种病症往那个病上面靠拢,久而久之,不仅强化了病症,这个病得其他病症也会出现在自己身上,再加上没有消除掉根源问题,自己的情况便一天比一天严重。 再经过后期的咨询稳固,这位咨客的问题已经完全消除了,最后回到家里接手父亲的事业,现在成了一个悠闲自得的大老板。 这个案例给我最大的启发便是,第一在咨询中一定要首先消除根源问题。第二便是送给各位看客的忠告,请勿给自己随便贴标签,无论是在看病或者在生活中,看病给自己贴标签会让自己更加严重,生活中贴标签便会限制自己
13、的潜能。 最后祝朋友们自然享受生命内容,活的尊严、健康而幸福。 第三篇:观有感 观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话剧有感 在一次留学生中,主人公遇到了教授的刁难。他答复的问题的时候多么为难,在思维敏捷的情况下,他凭着他那爱国情怀使教授向他脱帽致敬,自己依靠自己聪明才智及爱国情怀感动教授。 观完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话剧有感,使我心潮澎湃情思横溢,热爱祖国情怀油然而发、观看后受到感染、熏陶爱国,爱我祖国的种子播入我心田。 其中一位教授的话使我震撼。“你是来自台湾中国的,还是来自北京中国的。 而学生愤怒却不失冷静的说道。“教授先生,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常识。可见这位教授是多么的刁钻、古怪啊。学生答复的明显有些偏激。及时
14、这些个问题已经被解决,可是未必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从此可见,以前中国被欺凌的历史存在西方国家深深的脑海里。为什么詹天佑在国外功臣名就之际,却选择在国内艰难局面回归祖国。为什么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之物,却奔向祖国。为什么钱学森夫妇在经过重重磨难并没有泯灭回归祖国怀抱的坚强意志。因为祖国在我们心中。 举一个例子说吧。一个中国人去印度旅游,印度人看见中国人第一反响认为他是日本人,第二反响是韩国人,第三反响才是中国人。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在当时一个中国刚一解放,无地位,要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来保护我们的国家。也许你会说我们还小没有能力去保护中国,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好好学习为国家争光。 看完话剧后我
15、总结出了一句话。“因为祖国在我心中。 第四篇:观我们有感 观lt;lt;三位大学谈学业与择业gt;gt;有感 在老师的导引下,我们观看了我们这一节目,在我们这个开放的平台,每个参与者都清晰地表达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发言都有道理,全面地答复了关于大学学业以及之后的开展的问题。有理想也有现实;有较为浪漫的文科情怀,也有重视实际的工科思维;有年轻一代的激情,也有中年一代的稳健。 下面切入正题,三个拥有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在对待择业与就业上所发表的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引发了我的思考,在他们的对话中,很明显的感觉到这三个学生之间观念的不同,而且令我这个完全接受中国式教育的学生最为震惊的还是:自小就接受外国教育的喻莉雅和在香港接受高等教育的张东生,他们在谈及自己的专业前程以及未来的时候是那么的自信和意气风发。而另一位来自国内一流大学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王伟然,在表达自己对前途的看法时,却是那么的含蓄和犹豫,以致主持人问他他的梦想时,他每次答复的都是自己的职业规划而非梦想。他是这三位学生中学历最高的,可也是对前途抱着一种说不清的心态。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那位接受德国根底教育的女生,直白地说,她并不漂亮,但非常自信,因为她对待事物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想说的是,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需要一种更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