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家天下思想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 【内容】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清以“家天下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系列专制专制的消极要素在法制建设,执政之道和施政行为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顺应时代的变化,做好适应现代价值的转化工作,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关键词】家天下政治文明 【作者】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研究生三队在读研究生 “家天下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书卷上书写了浓厚的一笔,成为构成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中坚实的一环,被认为是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最集中、最具体的概括,其包括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肇始于尧舜禹时代的治政理念和治国经验,以及在此根底上形成的以天下为
2、家的为官治政理念和官吏管理制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局部。从礼记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德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处处洋溢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治政智慧、道德理念及对为人为官的人生感悟,其中不少是超越时代限制的真理性认识,至今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是,在“取其精华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弃其糟粕,清醒地看到“家天下思想中一系列专制专制的消极要素在法制建设,执政之道和施政行为三方面对当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变
3、化,认真地考虑“家天下思想对整个民族的深刻影响,做好适应现代价值的转化工作,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早日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一家之法与“天下之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面临的第一要务就是加强法治建设,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法治建设必须要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西方文明的剧烈碰撞,决定中国法治的走向。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人治传统的国家,人民对于法治的概念一向很淡薄,在历史上没有多少现成的法文化资源可供继承,传统法律根底十分缺失或匮乏,即便法家提出过“法治的主张,但与真正的“法治含义相差较远。法律不过是以维护帝王家天下江山永固的“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因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4、如果定位在这种基调上,后果是无法想象的。而从传统法文化的现代创造性转化视角来看,传统法文化中有着现代法治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和与现代法治无法相容的矛盾,如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控权,而中国“家天下的文化传统和制度设置却对控权重视不够,“国法与“家规在观念上的等同性始终是中国法文化中的缺项。如此等等对立与矛盾,就注定了抱定“以家治天下的思想是无法向现代法治跨越或转换的,“一家之法的传统是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统统抛弃的思想。但另一方面,中国法治却又必须要走外乡化的道路,因为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以家治天下的传统法文化作为一个活的历史连续过程主宰我们数千年之久,现代并未因其是过去的东西而丧失
5、其自身的价值,相反,它还在一定程度上以某种新的形式获得延续,进而在现代法律文化中发挥新的作用,影响着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面貌。中国法治的实现与否,关键不在表层的硬件上,而是依赖于国民的自然习性和法观念。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法治现代化决不仅仅意味着引进现代国家的法制,改进立法,制几个法典,设几个机构就能完事,如果对所引进的那个法律的自然演化过程、文化底蕴视而不见,却致力于将其结果“移植到异质社会中,法律必将与社会现实生活脱节,并且也是毫无实际效用的。因此抛弃“一家之法的观念却不等同于抛弃整个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大背景。在中国建构现代新的法律文明秩序应该不止是对中国外乡的传统法律文明秩序的解构,也应该是对
6、它的重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站在现代化的立场上梳理阐扬传统法文化,站在传统的立场上吸纳消化现代西方法文明。 二、“天下为家与“天下为公 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传统文化中“家天下的思想带来了以“天下为家为准那么构建的政治制度,带来了家国一体、父权与君权结合的政治结构。这一持续千年的政治体制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开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以“亲亲为根底,以“君王、“国、“家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未中绝的文化动力。在华夏大地几次处于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之下,在统一的国家根本上不存在的时候,中国文化仍能保存传承,就得益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根底的社会组织,它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根底,支撑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如今,“天下再也不是“一家之天下,而是属于所有人民的“天下。“天下为公的思想一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