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 要目前我国社会正不断向现代化方向推进开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中国开展战略目标,又一次激发起了我们走向现代化强国的信心。2023年也恰好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关键历史时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开展,为走向现代化道路打下了坚实根底。但是,社会上依然存在着阻碍国家开展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关注,以免对国家开展造成阻碍。所以,本文站在现代性语境下对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展开了分析及研究。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第一方面论述了现代性的相关概念、几位著名学者对现代性的认识以及现代性的社会表现;其次,在第二方面,在现代性语境下分析了我国社会之所以
2、存在不稳定因素的原因;最后,第三个方面,本文就之前提出的不稳定因素给出了治理对策。每一个研究都有它所需的方法和途径,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文献资料法和历史分析法。关键词:现代性;现代化;社会不稳定;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society is advancing towards modernization. The report of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regards building a stro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untry as the strategic goal of Ch
3、inas development. It also happen to be that key historical moment for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ts modernization drive. But there is still an unstable element in society tha
4、t stands in the wa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se factors so as not to hinder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factors of social instability in China.This paper will discus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aspec
5、t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modernity, the cognition of modernity by several famous scholars and the social expression of modernity. And, in the second aspect,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there are unstable factors in our society. Finally, in the third aspect, thi
6、s paper give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unstable factors.Every research has its required ways and means,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is mainly adopted literature method and history analysis method.Keywords: modernity ; modern ;social instability ;目录摘 要 IAbstract II目 录 III111122333344456666788888899
7、10111111121213141516Abstract第一章 绪论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早在工业革命时期,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无论是大国的主动开展还是小国的被动开放,都陆续走上了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民主,社会的开放有序,文化的多元是每一个踏上现代化之路国家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必然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来适应社会的变化。同时,历史轨迹也向我们证明,古代社会正朝着现代社会迈进,是人类历史开展的必然。在我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中国开展的价值追求和战略目标,又一次激发起了我们走向现代化强国的信心。2023年也恰好是改革开放40
8、周年的关键历史时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开展,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方面都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现代化道路奠定了一定的根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依然存在着阻碍国家开展的不稳定因素。如果我们无法解决这些危机的存在,当这些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将不可防止地引发更大的危机。所以,站在现代性语境下分析及研究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就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只有正视,理解和解决阻碍开展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才能帮助我国更好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梦想。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内研究综述关于现代性的研究,国内理论成果较少,我们只能从一些有关现代化的著作中去找寻现代性的局部线索。在“现代化新理
9、论一书中,中国学者罗荣渠把政治现代化看作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组成局部。李安增和何亚义分别在他们的文章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和根本经验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3期与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化与政治现代化中从政治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研究政治现代化。施雪华的政治现代化比拟研究对东西方政治现代化进行了比拟,从中总结出政治现代性的表现形式。赵宬斐在政治现代性的要义及开展向度中指出了政治制度合理性的重要作用。李元书在政治开展导论中提到“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进入了现代化的进程,对相关理论的研究也多了起来,虽然长篇幅的著作较少,但是这一方面的期刊,论文也为我了解相关理论成果提供了帮助。
10、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关于现代化与现代性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成果也较为完整。1968年,亨廷顿在他的著作变迁中的政治秩序中系统性地论述了他的政治开展理论。他通过举例子和材料分析的方法证明了开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中存在不稳定现象的一些原因。伊斯顿的政治制度和阿蒙德的开展中的政治经济学也提出了关于现代化的理论探讨。哈贝马斯在1990年出版的现代性:在一个未完成的工程中,该书指出,当今社会的危机并不意味着启蒙运动的理想完全失败。这并不意味着“现代性失败了,而只说明“现代性工程尚未完成。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分析了现代性的特征。研究方法第一、文献资料法。论文工作前期,通过网络、知网、报纸等途径获得相关
11、资料,做好论文资料搜集。对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想要了解现代性理论必定要从已有的现代化理论出发,通过阅读资料认真了解并分析现代化和现代性理论的知识,寻找现代性与社会开展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标准分析。第二、历史分析法。具体分析方法的一种,即运用开展、变化的观点分析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方法。客观事物是开展、变化的,分析事物要把它开展的不同阶段加以联系和比拟,才能弄清其实质,揭示其开展趋势。有些矛盾或问题的出现,总是有它的历史根源,在分析和解决某些问题的时候,只有追根溯源,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法。第二章现代性的理论要义相关概念与理论现代化与现代性辨析“现代化一词最早出现在1951年
12、,并在芝加哥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这个词被用来说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进步开展。1958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对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更为明确和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消除传统社会一书中。我国学者罗荣渠曾对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整理,并总结出了有关现代化含义四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现代化就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特殊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改良技术,进行科技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同时赶上世界一流水平的开展进程;第二种含义是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是指经济上不兴旺的国家逐步向工业化进程不断迈进的过程;第三种含义认为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急剧变动的过程的统称;最后一种是将现代
13、化看作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过程。综上,简单来说,现代化就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过程。“现代性可以说是一种价值观念。在主观性方面,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建立了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即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我应该怎样生活的思想和追求;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现代性所包含的主观性原那么是个人自我理解和自我验证。现代性的理性原那么在主体性的根底上也就更好理解,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摆脱了神的束缚,将其看做人的涉及,蕴含了理性的精神。“现代化与“现代性紧密相连。正是因为经济开展,科技进步,社会转型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才能具备现代化特征。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辨析任何理论和概念的出现都不会是完美的
14、,并且总会有来自对立者的质疑和批评。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历史脚步的开展,现代性的到来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给人们带来预期理想的结果,而是出现了更多新的问题。这使得一些敏锐的学者开始批判现代性,并逐渐演变为反现代思潮。代表人物主要有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后现代性的定义在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中被定义为社会的开展不再取决于制造业,而更多取决于知识和交流。现代性理论的提出亨廷顿的现代性思想亨廷顿是西方政治开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在书中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了比照分析,并进一步认为,一些国家动乱的原因并非摆脱贫困落后,而是因为他们试图实现现代化。从历史上看,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和高度传统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处于现代化
15、进程中的过渡社会最容易出现动乱和混乱。亨廷顿进而提出了著名的命题:“现代性会产生稳定性,但现代化会导致不稳定。亨廷顿用一个公式更加形象地说明了这一命题,即:社会发动/经济开展=社会挫折社会挫折/社会流动时机=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稳定亨廷顿看来,在向现代化开展的进程中,社会上的表现是一方面社会发动的程度在增强,而另一方面那么是经济的开展。社会发动程度高了往往会使人们的期望程度提高,同时经济开展会提高社会满足社会成员期望的能力。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当现代化开展到一定阶段时,经济开展的速度和程度不能适应社会发动的程度和速度。所以,期望的满足与期望之间会出现落差,这会导致社会中出现普
16、遍的“社会挫折感。加之社会中纵向和横向流动的时机可能受到限制,那么“社会挫折感将无法得到缓解。“社会挫折感会促使民众通过政治参与的方式来对当局的政治统治施加巨大的压力。随着政治参与度的迅速扩大,但是与之对应的政治制度化程度不能及时提高政治制度还不具备有效组织和疏导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机制。在这样的前提下,政治动乱便会出现。如果说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增长刺激了物质福利的提高,那么它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了社会怨恨和不满。因此,符合逻辑的结论就是:在预期的政治开展开始之前,有必要确保政治稳定。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政府能够有效地执政。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思想哈贝马斯是交往行动理论,合法化危机和现代性的伟大思想家和 一项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