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安管理中的“墨菲定律 一、平安隐患 根据注册平安工程师中平安管理的定义,平安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平安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平安事件或事故发生的不平安状态、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从性质上分为一般平安隐患和重大平安隐患。 二、平安事故 平安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平安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按照事故原因划分可分为;物体打击事故、车辆伤害事故、机械
2、伤害事故、起重伤害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灼烫事故、淹溺事故、高处坠落事故、坍塌事故、冒顶片帮事故、透水事故、放炮事故、火药爆炸事故、瓦斯爆炸事故、锅炉爆炸事故、容器爆炸事故、其他爆炸事故、中毒和窒息事故、其他伤害事故20种 三、隐患与事故 由于隐患是潜在的隐蔽的,是在平安的状态下对人、机、环境、管理等方面可能造成事故的一种预判断,隐患给人们在直观上留下的教训或警示作用几乎都是一种假设和事态的局部延伸,缺少视觉或意识上的概念,无法抗拒行为人的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的思想。当隐患没有升级酿成事故时,就给行为人一种错误的信号,隐患并不必然会发生平安事故。殊不知某种隐患或危险在N次的隐性重复和叠加,当
3、偶合条件与隐患的运动轨迹相交时,其交点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墨菲定律的隐患概率肯定会升级为事故,不管隐患的初始值P如何之小,只要有N的存在,必然会触发事故。事故致因理论的轨迹交叉就充分阐释隐患与事故的关系,经验证明,一次平安事故的发生,是几十次甚至成百上千次未遂事故的反复出现才诱发的结果。 四、隐患成因 在平安生产管理中所指的隐患,是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物的不平安状态,按照事故中物与人的定性比值是3:97,由此可见事故产生的原因都与人的不平安行为有关,即使是物的不平安状态,也是由人来操作和支配,那么在日常的平安生产工作中隐患和违章是如何表现的? 1、侥幸心理:认为操作违章不一定会发生事故,往往
4、认为“动机是好的,不会受到责备,自信心很强,相信自己有能力防止事故发生。 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 一是经验的错误。某种违章作业从未发生过事故,或多年未发生过,从心理上对危险的感觉就会减弱,从而导致错误的认识,认为偶尔违章也未必会出事故。 二是认识上的错误。事故的发生是存在着小概率、随机和积蓄的规律,即事故不是经常发生,发生了也不一定会造成伤害,即便伤害也不一定很重。容易容忍不平安行为的存在。久而久之随着不平安行为形成习惯,抛却了应该遵守的制度与规章那么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冒险心理:表现为争强好胜,喜欢逞能,有违章行为而没造成事故的经历,把冒险当作英雄行为和邀功的资本。 产生冒险心理的原因
5、一是筹划的错误。追赶绩效争取时间,不按规程作业,企图挽回某种影响等。 二是行动的错误。只顾眼前一时得失,不顾客观实际和效果,盲目行动,蛮干且不听劝阻。 3、麻痹心理:其特征是经常干的工作,所以习以为常,并不感到有什么危险,因此满不在乎,没有注意反常现象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因素,照常操作,责任心不强。 产生麻痹心理的原因 一是思想的错误。得过且过,放松对危险和隐患的警惕,沿用习惯的方式作业,不顾环境变化。 二是判断的错误。凭“经验行事,平安预想缺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警丧失。 4、简化心理:行为人把必要的平安规定、平安措施、平安防护认为是其实现目标的障碍,贪求一时之快。 产生简化心理的原因 一是自律
6、的错误。简化程序走捷径是人类长期生活中养成的一种良好向上的心理习惯和诉求,与平安管理是反行其道,他是平安生产中的一对矛盾的共生体,在不确定有效的平安卡控前,简化作业是事故的导火索。 二是管理的错误。当简化的作业方式产生的绩效与按规定程序产生的绩效等同时,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会默认后者,缺乏必要的平安论证,因为简化的绩效成果有随机性。 5、逆反心理:指行为人不接受正确的、善意的奉劝和批评,坚持其错误行为。产生一种与常态行为相反的对抗心理。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是传递的错误。心理负荷重,在平安生产的重压下,行为人大脑处于饱和和紧张状态,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当传递者不被被传递者信任或传递者不能控制局面时,行为人的表现尤为强力。 二是主观的错误。不适应标准化平安管理,认为标准管理是对其的束缚和不信任,行为人反行其道,自恃技术颇佳,不依据规章和操作规程操作。 6、从众心理:缺乏分析,不顾事实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不从众那么感到有一种精神压力和被边缘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