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旗渠的故事篇一:读红旗渠故事感想读红旗渠故事感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呢确实是要在实践中为红旗渠精神注入时代的内涵,把这种精神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事业中,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大力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纵观红旗渠的修建历程,一切决策都是以系统的缜密的调查研究为根底的。在经济社会建立中,特别是事关全局的大工程,务必要通过最实际的调查研究,充分进展科学估量和精心,切忌纯主观地夸夸其谈,抑或仅仅依托书面报告轻率作出决策。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一直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等率领广阔共产党员
2、一直走在修渠大军的前列,为人民群众做出了表率。在最困难的任务中,在最危险的地点,党员干部奋不顾身地先冲上去。在天寒地冻的深冬,党员干部把房子让给群众住,本人宿在工棚或山洞。当粮食匮乏的时候,党员干部把馒头让给群众吃,本人吃稻糠野菜。面对如此的党员干部,群众焉能不积极主动地跟着党走广阔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四周,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会有攻不克的难关 红旗渠的修建过程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立事业中,必须一直发挥广阔党员干部的表率和带头作用,必须一直发挥各级党组织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篇二:红旗渠邮票的故事我的集邮册中有一套四枚的雕版和影写版印刷的红旗渠邮票,它是“文革时期第1
3、2套编号票,编号为4952号。4枚邮票分别是愚公移山青年洞桃源桥人间天河,总共发行了770万枚。今年的12月30日正好是发行40周年纪念日。红旗渠是太行山东麓河南省林县的灌溉工程,1960年开工,全长2022公里,沿渠还修了中小型水库338个、堤灌站250处及电站52座。全县构成了引、蓄、堤结合的水利网,灌溉面积达60万亩,使“水贵如油的穷山沟,变成“渠绕山头,清水四处流,旱涝都不怕,年年保丰收的社会主义新山区。上世纪90年代我购置这套红旗渠邮票,仅仅用了8元钱(发行时的价格为0.64元,每张是8分钱),要明白那时的8元钱几乎占了工资的1/10,作为工薪阶层并不轻松。去年邮市曾经火了一把,据当
4、时北京邮声的邮票目录记载,红旗渠邮票卖价为1400元,收价为800元,以收价论与如今的工资水平几乎同步。我想起一件与这套邮票有关的故事:我家附近有个修车的小伙子,干活洁净利落,收费公正合理,附近的人都爱找他。有次我找他修车,因我俩已经特别熟,咨询起他是何处人,他说是河南林县的。我立即想到是红旗渠所在的县,他说他的爷爷确实是亲身参加修建红旗渠工程中的一员,林县人民通过10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完成。他说参加修建红旗渠的先进个人可获得一套红旗渠(1972.12.30中国集邮总公司出版)邮票,爷爷因参加红旗渠的工程被评为先进而得到一套,“爷爷视这套邮票为珍宝,不断珍藏着,不时拿出来观看,给我们讲述修建红
5、旗渠那不平常的3650个日日夜夜,直到将清凉的漳河水引入家乡,灌溉着万亩良田,因而林县人民过上了幸福稳定的生活。爷爷一提起红旗渠就有说不完的话题,那是他一生的骄傲。隔辈人都明白这套红旗渠邮票是爷爷珍视的宝贝,平时只有爷爷拿出来观看时,才有时机一睹这套代表当时设计水平的雕版邮票的风采。直到爷爷马上去世的时候,才将这套邮票转给了他。爷爷有好几个孙子,由于爷爷最喜爱他,才将本人视为珍宝的这套邮票传给他。他深知爷爷对这套邮票的心意,他是个孝孙,他与叔伯兄弟商量,在爷爷入殓时,他们精心制造了一个小盒子,刷了好几遍漆,将这套邮票用几层塑料纸包裹好,平平坦整地放入盒内,再将盒放在爷爷的身旁,与爷爷一起埋葬,
6、也算是孝敬的孙子为爷爷做的最后一件事,以报爷爷的养育之恩(他的父母死得早,全靠爷爷抚养成人)。说到如今小伙子有些呜咽,我看到他满眼含着热泪。我被他讲述的这件红旗渠邮票的真实故事所感动。上个星期六,我在潘家园旧书市场见到1976年5月第二次印刷的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旗渠组画,共16张,想起下月正好是红旗渠邮票发行40周年的日子,遇到这套组画应该说是缘分,通过与摊主交流,终于以适宜的价位落袋为安。篇三:学习红旗渠精神重温红旗渠精神 践行核心价值观大学生骨干培训给了我一次真正理解红旗渠和她精神的时机,我们观看了有关红旗渠的百家讲坛,.去了红旗渠纪念馆,真真切切的到了林县的红旗渠.与此同时,我收获更
7、多的是该如何弘扬红旗渠的艰辛奋斗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百家讲坛这个节目我不断都特别喜爱看,从于丹的论语到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讲解红楼再到李蕾红旗渠的故事,在每次观看的时候,我都能有所收获,尤其是红旗渠的故事,关于如今的生活中的我来说有特别大的震撼。红旗渠的故事讲述的是在严峻自然灾祸时期,勤劳英勇的十万河南省林州人民,历经十年的时间,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在当时,修渠的民工每人每天只有0.5公斤原粮,在没有任何大型现代化机械的协助下,河南林县数万人民仅凭双手和简单工具,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
8、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最终引漳入林,完成了如此不可想象的宏大工程。这条生命之渠完毕了林县人民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在观看百家讲坛“红旗渠的故事之前,我对此知之甚少,仅有的几个关键词是:红旗渠、自然灾祸困难时期、十年还有精神。然而,在我看的时候,感动便不断伴随着我。整个故事,我理解的越多,便越发有种钦佩的感情。在河南省林州市接待办副主任也是修建红旗渠的后人李蕾的一点点讲述中,惜水如命,修渠风波,英雄悲歌,修渠奇观这个为修建红旗渠所经历的整个画面已经深化我心。对这些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修渠人感慨良多,动容亦久。泪水和笑容。这个故事让我觉得特别感动,这个被称为“
9、世界第八大奇观让我特别震撼。如此一个即便是在如今都特别困难的工程,在那个各项技术比拟低下,各种物资相当匮乏的年代,最终被那些令人崇敬的人们完成了,那种艰辛奋斗,为了能够制造更好生活的坚忍不拔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传颂,值得我们赞扬,也是建国后现代版的愚公移山。红旗渠精神如今已经能够成为一种信仰,成为一种传播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也是一种号召全国人民艰辛奋斗的灵魂。在红旗渠纪念馆里,逼确实模型、生动的实物、珍贵的照片、翔实的材料,真实再现了河南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历程。面对一幅幅令人震撼的历史照片,听讲解员述说老一辈当年鏖战太行山的壮烈场面,大家都感动了。走在红旗渠重点工程青年洞前曲折的长堤上,面对
10、着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和红旗渠中碧绿的流水,大家仿佛又看到一个个铁血汉子和巾帼英雄腰系草绳在悬崖峭壁间除险的身影,仿佛又听到铁锤砸向钢钎的声响回荡在山间。参观后,林县人给了我特别大的启发,当我们消费运营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转变观念,开辟思路,谋求新的打破口。从林县人改革开放后的奋斗经历能够看出;红旗渠人的自给自足艰辛奋斗的精神没有过时,穷那么思变的精神还应传扬。重走红旗渠的那一天天气十分酷热,好似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也正是由于如此的天气,我们更加深化的体会到了当年修渠的不易,在前行的过程中,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和放弃。大家纷纷表示,红旗渠一行,对我们来说,精神上是一种鼓
11、舞,灵魂上是一次洗礼,责任上是一次强化。巍峨太行山,雄壮红旗渠。“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上世纪60年代,我国正处于最为困难的历史时期,为改变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恶劣环境,河南林州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在党和政府的带着下,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修桥,苦战10年,共计削平山头1250个,凿通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个,挖砌土石方1516万立方米,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总长15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制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观。红旗渠不仅处理了林县人民饮水和灌溉的生存咨询题,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那确实是“自给自足,艰辛创业,
12、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慰咨询困难群众之后,7月17日下午,全体党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位于总干渠分水闸处的红旗渠纪念馆和总干渠重点工程青年洞。“自给自足、艰辛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不仅表达了林州人民“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一颗红心两只手,自给自足样样有的壮志豪情,也是与“井岗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党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是我们新时期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我们推进科学开展、促进社会和谐、效劳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立的有力保证。“为了人民,依托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是“为了人民、依托人民的产物。为完全改变林县父老
13、乡亲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县委书记杨贵为首的林县县委以改天换地、改变贫困相貌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作出修建红旗渠的大胆决定。这既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又代表了先进消费力的开展要求。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制造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制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自给自足,艰辛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红旗渠开工之时,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林县县委提出“以自给自足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建渠方针,本着一切克勤克俭的原那么,资金缺乏大家筹,工具不够本人备,没有石灰本人烧,没有水泥本人造,没有炸药本人碾,没有技术本人学,没有房铺住山岩,粮食不够吃野菜,力求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参加修渠工程的干部与群众每人每天只有0.5公斤原
14、粮、1.5公斤蔬菜。3据不完全统计,林县人民先后自制炸药1215吨、水泥5170吨,烧制石灰14.5万吨,自制26万个镐头、15万把铁锤。整个总干渠、三条干渠及支渠配套工程总投资6865.64万元,其中国家赞助1025.98万元,仅占总投资的14.94%;县、社、队自筹资金5839.66万元,占总投资的85.06%。4林县人民以坚韧拼搏的愚公精神,硬是凭着本人的一双手,一副铁肩,一锤锤,一钎钎,一镐镐,修成长达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制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奇观。 “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在资金、物资和粮食严峻缺乏条件下,劈开太行山,修建红旗渠,是林县人民从根本上改变干旱缺水情
15、况的大胆创举。林县县委靠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面临着压力、指责,甚至受处分的考验,依托全县干部群众的同心协力,迎难而上。假设没有无私无畏、敢想敢干的雄心壮志,红旗渠既不敢想,也建不成。红旗渠从设想、勘察、决策到修建的整个过程,无不表达了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一方面,敢想敢干来自于实事求是。敢干而不是蛮干,跨省引水、劈山建渠不是异想天开,而是通过反复勘测论证、认真调查摸底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另一方面,在实事求是的根底上敢于打破和超越。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要翻越无数道山梁沟坎,没有科学的决策不行;1/8000的落差坡度,没有科学的勘测设计不行;引来浊漳河的水,不造成淤积,没有精细的计算和施
16、工同样也不行,整个红旗渠工程相当于修建一条宽2米、高3米,连接广州与哈尔滨的“万里长城。因而说,没有无私无畏、敢想敢干的坚决信念,没有实事求是、灵敏机动地调整施工决策,要建成红旗渠是不可能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保障。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林县广阔党员干部,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心甘情愿奉献一切甚至珍贵的生命。广阔群众为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相貌,为山区水利建立做出不可磨灭的奉献,终于在1969年7月完成了红旗渠配套工程。十年修渠岁月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典范事迹,参战干部群众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奏响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赞歌。修建拦河大坝时,为了截流,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体500名突击队员奋不顾身地跳入激流,手挽手、肩并肩,在河道中央筑起了5道人墙,拦住了凶狠的激流,使大坝如期合龙;为了民工的平安,任羊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