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群众性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的意见 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的意见 (2023年8月29日) 为稳固以“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平安、促企业开展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成果,把这项工作作为我市重点工作长抓不懈,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建立完善群众性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平安生产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群专结合、依法监督的群众性平安生产和劳动保护原那么,持续发动职工排查整治身边平安隐患和职业危害,着力在提高职工平安意识和平安技能上下功夫,在“我会平安上求实效
2、,切实履行工会组织在平安生产工作格局中的监督检查职责,推动实现职工平安健康、企业平安开展。 二、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1.持续开展排查身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工作。各级工会组织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长期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和考核重点,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领导分片包干,各级工会干部包靠企业督查的责任机制。每年6月份确定为全市工会“平安隐患排查治理月,集中组织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排查治理职工身边平安隐患和职业危害活动。既要重视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又要重视对职业危害的排查;既要重视对大中型企业的排查,更要重视对小微企业的排查。尤其要高度重视排查纠正因职工“违章指挥、
3、1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平安隐患。 2.分级建立完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档案。各单位必须根据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程度建立信息档案。班组、车间、企业工会必须逐一建立档案,对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必须上报地方工会;地方工会对超出区域管理范围、需要上级工会帮助协调治理的,也要及时上报,并记入档案。在治理结束后,要由相关工会把整改结果记入档案并做销号处理。 3.积极监督整治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对能在短时间内由职工个人或企业自身整改的一般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企业工会要会同企业的平安监管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及时治理整改;一时难以治理整改的,企业工会要催促企业行政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应急措施和整治方案,限
4、期整改;不能保证平安生产的,要建议停产整改,并跟踪监督企业整改。 三、健全完善根底性工作机制 做好群众性平安隐患和职业危害排查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关键是根底。市总工会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层根底建设。 1、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组织履职制度。各级工会组织要依法设立工会劳动保护委员会,按照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和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级组织网络,加强监督检查员队伍建设,明确监督职责,加强管理考核,落实履职责任。 2、建立工会干部和广阔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各级工会要把有关平安生产、劳动保护的法规政策、业务常识和组织发动职工排
5、查治理隐患的方法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有组织、有方案地对工会干部和广阔职工进行教育培训。要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和企业行政,采取日常时间与重点阶段相结合的方式,对广阔职工持续开展平安意识和平安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将农民工、2劳务派遣工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做到平安教育培训全覆盖。 3、完善群众性平安文化建设制度。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平安开展的理念,积极推进平安文化建设,经常化、制度化开展职工平安技能竞赛、事故救援预案演练、举办平安生产知识普及教育答卷、警示教育、平安格言警句征集、平安伴我行演讲和征文比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平安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广阔职工的平安意识和平安技能。 4、建立“示范班组创立制度。
6、要把创立平安生产标准化班组作为持续发动组织职工排查治理身边平安隐患工作的有效抓手和重要措施。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行业和企业特点,制定、细化创立实施方案和评审标准,充实创立内容,创新创立方式,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创立工作扎实有效。 5、健全群众性平安民主监督制度。落实“职代会保平安制度,稳固开展职代会参与监督职能,坚持职代会审议平安生产规章制度、劳动平安卫生专项协议,健全职代会每年听取行政关于劳动平安卫生工作的报告、民主评议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平安意识和行为的制度。进一步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组织开展提案征集、日常巡视监督等活动,充分保障职工群众对平安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知情参与权、管理权、决策权和
7、监督权。 3 第二篇:如何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如何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国务院安委会确定2023年为“全国隐患治理年,结合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总局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精神,联系我镇近年来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实际,就建立事故隐患治理长效机制浅析如下: 一、坚持“三个结合,建立事故隐患治理排查发现机制。隐患是平安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违反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的形态和行为,是滋生事故的土壤。隐患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政府平安监管的全过程,旧的隐患治理了,还可能产生新的隐患,因此,事故隐患的存在是客观必然,必须充分
8、认识排查隐患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之以恒抓好事故隐患治理排查工作。我们必须做到:一是和日常平安监管工作相结合,研究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总体方案,明确事故隐患治理目标任务、工作原那么、工作责任和工作程序,把排查治理工作贯穿整个平安监管工作始终,同日常监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实现事故隐患治理常态化管理。二是和平安生产检查及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大活动、重点企业、重点设备、重点工艺平安检查和平安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利用各种行政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建立领导、专家排查事故隐患工作制度及中介机构平安评价把关制度,提高排查事故隐患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和打造“阳
9、光安监相结合。向社会公布事故隐患举报 ,设立事故隐患举报奖励资金,落实重大事故隐患举报有功人员奖励措施,将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置于“阳1 光下操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广阔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充分调动广阔人民群众特别是企业职工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良好气氛。 二、强化“三项措施,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工作落实机制。平安生产工作关键是落实,而落实的最好抓手就是排查治理隐患。消灭一个隐患,就是预防一个事故,增加一份平安,必须加大工作力度,落实隐患治理措施,对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分类归档,交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实行挂图作战。一是现场交办。对排查发现的一般性
10、事故隐患,能现场整改的要当场责令整改,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要落实防范措施,明确整改责任,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对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平安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控,防止事故发生。二是专项交办。对涉及部门职能交叉事故隐患治理,可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明确各部门在此项事故隐患治理工作中的工作职责,防止相互扯皮。对上级交办和人民群众举报事故隐患,可采取由镇安委会发文交办,有关部门具体落实。三是挂牌督办。对重大以上事故
11、隐患实行挂牌督办,明确督办要求,落实督办措施,完善督办程序,确保督办效果。责令停产停业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核销制度,经审查合格的方可同意恢复生产经营。对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分;不具备平安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三、发挥“三个作用,建立事故隐患催促检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和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建立适应新形势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需要,促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优质高效考核督查机制,形成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齐抓共管的活力。一是安监部门综合监督作用。政府及安监部门要依法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2、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监督检查力度,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下达整改指令书,并建立信息管理台帐。必要时报政府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二是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作用。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各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情况行政监察工作,“抓住不落实的事,查处不落实的人;组织部门要将平安生产业绩考核尤其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对有关负责人实绩考核,对工作不力导致平安生产事故发生的相关负责人实施“一票否决;检察、公安部门要严肃查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厉打击事故隐患排查治
13、理活动中各种违法行为。三是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将事故隐患治理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时限要求等通过播送电视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增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透明度。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通过设置警示标志等增强职工的知情权。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部门和单位公开曝光,增强工作的落实力。 四、完善“三项制度,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工作鼓励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工作程序,坚持用制度管事,提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质量。一是完善规章制度。要依据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令)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14、进一步开展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创造电(202223)15号)精神,研究制定符合自身工作实际的,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程序简明的制度化体系,进一步强化制度的约束力量。将事故排查治理工作有效的置于管理制度的框架内,强化以制度促进治理,以制度促标准,进一步增强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执行力。二是完善考核方法。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考核方法,成立考核机构,严格考核程序,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考核原那么,采取立体式的考核方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考核工作。做到考人与考事有机统一,两者相互促进,形成透明度高、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三是完善奖惩措施。加强
15、经济政策引导。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同推行平安信用等级评估,实施工伤保险浮动率制、平安生产风险抵押浮动率制等,落实高危行业风险抵押金和平安生产费用提取制度,增强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生动力。加大行政处分力度。对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要加大经济赔偿和经济处分力度,推动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的落实。强化工作执行力度。将考核督查结果与年终评先挂钩,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的,造成平安生产事故的地方、部门和企业,实施平安生产“一票否决,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大锅饭的现象,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第三篇。建立平安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意见,实行销案。 2、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整改反响机制。各平安职能部门在平安检查结束后将事故隐患按块进行汇总分类、并把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以本级安委会的名义书面反响给镇(街道)的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同时书面上报本级政府挂钩联系的领导。形成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的反响机制,使各块主要负责人了解辖区内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的落实情况,从而促使本地区平安隐患的整改。 3、建立隐患排查整改责任机制。对隐患排查整改要严格落实责任制。隐患排查出现明显疏漏的,并酿成事故的要按照隐患检查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企业对查出的隐患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一律依法停产停业整顿;对隐患拒不整改的单位一律依法予以关闭取缔。对部门和各块未认真履行事故隐患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