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池塘养鱼第一节清 塘成鱼池的清整,可改善环境条件,保持和提高池塘生产力。连续多年进行精养的池塘,淤泥逐年沉积,鱼池变浅,水体缩小,因此清除过多的淤泥(为保持池塘肥力,淤泥可留20cm),是改善鱼池生产条件的首要问题,对曾发生较严重鱼病的鱼池,应进行药物彻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5-150 千克或 20PPM(20 克/m3)漂白粉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50-75 公斤或 5-10 公斤漂白粉干塘(水深5-10 厘米)清塘。第二节放养鱼种鱼种是成鱼生产的物质基础,对放养鱼种总的要求是:种类齐,规格全,数量足,体健壮。一、合理搭配混养混养的优点: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
2、;可培育鱼种提高鱼产量;产量高成本低。我国几种主要养殖鱼类,从它的栖息习性看,可以分为上层鱼(鲢鳙)、中下层鱼(草鳊等)、底层鱼(青鲫鲤等)三种。从食性看,鲢、鳙吃浮游生物;草鱼和团头鲂主要吃草类;青鱼和鲤鱼吃螺蚬;鲫吃小型底栖生物和有机碎屑;罗非鱼吃腐殖质、丝状藻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有机碎屑。因此,将鱼类实行合理搭配混养,可以因地制宜多种途径地扩大饵肥源,可以充分利用养殖鱼类的分层习性和它们之间在饵料连锁关系及物质循环上的互利作用;不同年龄规格鱼的混养,则有利于实行轮捕和为下年准备大规格鱼种。这些都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池塘增产潜力,提高放养密度,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1、混养类型:以
3、草鱼、鲢鱼为主的混养类型,是我国最普通的一种混养类型。其特点是养殖的鱼类绝大多数是草食性鱼类,能充分利用来源广的青饲料和肥料,生产成本低,而产量和效益却相当可观;以鲢、鳙鱼为主的混养类型,是鲢、鳙鱼为主体鱼,适当混养草、罗非鱼等鱼类,以施肥为主,同时投喂草料;以鲢、鳙、罗非鱼为主的混养类型,进行鲢、鳙、罗非鱼交叉饲养;上半年抓好鲢、鳙鱼的饲养,到6-8 月达到商品鱼,轮捕上市,下半年抓好罗非鱼的饲养;以草鱼和团头鲂为主的混养类型,基本与以草、鲢鱼为主的混养类型相似。养殖成本低、产量高、收益大;以草、青鱼为主的混养类型,是江浙一带的养殖类型;以鲤鱼为主。2、混养比例:吃食鱼 与肥水鱼 比例:一般
4、1 千克 吃食鱼 可带大 0.5-1 千克 肥水鱼;鲢、鳙比例:一般放养比例控制在3-5:1 或 1:3-5 范围;青、草鱼与鲤、鲫、团头鲂的比例:一般每放养1 千克青鱼可搭2-4 尾 13cm 的鲤鱼种,1 千克草鱼种可搭6-10 尾 13cm 的团头鲂,白鲫的食性与鲢鱼相近,投养3-5 尾白鲫相当于投养1 尾鲢鱼。青鱼与草鱼的比例:以青鱼为主的,草鱼不能超过青鱼的25%,轮捕轮放且经常注水的,两者比例可达1:1。罗非鱼与鲢、鳙的关系:在食性上有一定的矛盾,可交叉分上半年重点养鲢鳙(罗非鱼小、稀),下半年重点养罗非鱼,平时要增加投饵施肥,捕大留小。同种鱼大、中、小规格的搭配放养:青、草鱼一般
5、放养70-75%(按重量比)的2-3龄鱼种,搭配 20-25%的二龄斤两青、草鱼,5-10%的一龄青、草鱼种;鲢、鳙鱼可放养250g,100-150g,13cm 三种规格。二、合理放养密度决定放养密度的依据主要是池塘条件,饵肥来源,鱼种的种类和规格,以及管理水平等。计算放养量的方法,一般可采用预计产量法和饵肥定量法两种。1、预计产量法:预计每亩毛产量(千克)苗放养量(千克)=-预计总增重倍数 预计成活率(%)预计每亩毛产量亩放养量(尾)=-起捕平均体重 预计成活率(%)亩放养量(kg)亩放养量(尾)=-鱼种平均体重 预计成活率(%)例如放养花白鲢,成活率一般为80%,亩产 500 公斤,增重5
6、 倍,则亩放养量为5005 80%=125公斤。2、饵肥定量法:计划投饵量亩放养量(千克)=-预计净增重倍数预计饵料系数 成活率计划投饵或施肥总量亩放养量(千克)=-每 kg 种计划投饵或施肥量 成活率三、鱼种的规格质量1、质量上要求:体质肥满结实,背部尾部肉厚,体形正常,鳞片完整,体表光滑,体色和眼睛水晶体鲜泽,体长和体重匀称。2、规格上原则:生长快,当年上市,或者可以作为来年大规格鱼种。四、鱼种消毒夏花鱼种放养时,用食盐水3-5%或高锰酸钾10-20PPM药物浸洗约10 分钟,杀死鱼体的细菌寄生虫后再放入鱼池。当青、草鱼种长到10cm 左右,注射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出血病。五、放养时间及注
7、意事项鱼种放养一般应在年底至春节这一段时间中紧接着干池清塘后进行,一般掌握水温在6以上,10 以下,注意选择在晴天进行。在夏秋季节,要求操作细致、熟练、轻快,选择气温较低的时间进行。第三节投饵施肥影响一个水体能产多少鲜鱼,除了放养多少鱼种外,还要进行合理的投饵施肥,合理的投饵施肥是保证鱼类迅速生长,取得稳产高产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养殖过程中的中心环节。一、投饵1、投饵量:根据吃食鱼 的放养量、增重倍数和饵料系数来确定。2、投饵原则:投饵必须掌握四看、四定 的原则,保证鱼类吃鲜、吃足、吃匀。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的吃食和活动情况。一般在立春前后开食,以中午2-3 时吃完为度。清明后,水
8、温渐高,需适当增加易消化的饵料。谷雨至立夏,鱼类食欲开始增强,投饲量应该增加,但不宜过多,这时正值大麦黄 鱼病高发期。夏至前后,气候不正常,投饵要适当控制。小暑以后,渔谚有4、5、6 月鱼长壳,7、8、9 月鱼长肉 的说法,应逐步增加投饵量,但一次不宜过多,防浮头。7、8 月有台风时可以日夜投饲。在白露汛 鱼病高发季节,以下午吃完为度。白露后,可以大量投饵。霜降以后,可以少投饵,直到干塘捕鱼时停止。看天: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天气骤变和阵雨时不投;看水:清淡多投,肥浓少投,恶变不投;看鱼:活动正常食欲旺盛,不浮头应多投,反之则少投。四定:定位,定量,定时,定质。二、施肥池塘施肥,不仅可促进水中
9、细菌、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繁殖,供鲢、鳙、鲤、鲫、鲮、鲴和罗非鱼的摄食,而且有机碎屑还可以直接供杂食性鱼类摄食。1、施基肥:施基肥可以改良底泥营养状况,增加池塘营养物质,以利天然饵料的增殖。特别是对底质瘦,新改造或新开的池塘,应在放水前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粪肥或混合堆肥200-1000 千克。2、施追肥:为了陆续补充池中营养物质,促进天然饵料的不断繁殖生长,还应及时适时追肥,使池水不致因长期不施肥而变瘦。3、施肥应注意以下几点:基肥最好遍撒池底,并用推耙把肥料搅拌在泥中。应掌握少量勤施的原则。每次施肥量和施什么肥料应根据季节、水温、水色、透明度等情况来决定。浮泥多的肥塘,可以适当采用塘泥还塘
10、的方法。施化肥要注意配合,一般氮、磷、钾的施放比例按有效成分实际含量计为2:2:1。各种粪肥、绿肥要经过发酵后加水全池泼洒。无机肥要经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施肥时要避开食场。第四节日常管理我国广大渔民和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将许多宝贵的养鱼管理经验提炼成几句四字诀,现介绍如下:一、四看 判断水质1、看水色:水色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褐色水,包括黄褐、茶褐、红褐、褐带绿;另一类是绿色水,包括黄绿、油绿、绿带褐,这两种水均是典型的肥水型水质,也是高产精养塘必须具备的水色,池内含有大量鱼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2、看水色的变化:池水中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形成水色的日变化。浮游植物在夜间避光
11、,白天趋光,从而造成浮游植物在水层的位置不同,上午浮游植物尚未到达表层,从而造成水体透明度大,水色清;经过中午的光照作用,到下午时,浮游植物已全部上浮到池塘表层,从而造成水体透明度小,水色浓。此外,十天半月池水水色的浓淡也会交替出现,这是因为藻类的优势种群互相更替,池塘物质循环快,这种水称为活水,水色的变化频繁,标志着该池塘的天然饵料种群多,数量大,是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3、看 水华:在肥水的基础上,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带状或去块状水华。有水华出现表明该水体有机耗氧负荷过大,水体溶氧较差,水质可能很快变坏,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从而造成鱼浮头,甚至泛池。4、看下风油膜:有些藻类
12、不易形成水华,或因天气影响如风浪作用不易观察,可根据下风油膜的颜色及覆盖面积来衡量水质好坏。如果油膜过多,无日变化,泡沫多且伴有阵阵腥臭味,说明该水体已经变坏或正在变坏,应及时放走坏水,换冲新水。二、四看 预测浮头1、看天气: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的低气压闷热天气,连绵阴雨天和雷阵雨下得不透的天气,有这些现象表示气温高,气压低,水中含氧少,水质易恶化,鱼类容易在半夜到清晨这段时间内发生浮头,且池塘水质越肥,鱼越密,则泛塘的可能性越大,程度越严重。2、看食场:鱼体无病但吃食量突然减少,鱼可能出现浮头。3、看鱼的活动情况:4-5 月份,水温逐渐升高,如遇天气变化,鱼类群集水体上层,散乱游动,并
13、可见到阵阵水花,说明水的深层已缺氧,这种现象称为暗浮头,但其形成的危害相当大,因此,在每年清明前后浮头可适时换冲水并及时培肥水质。4、看水色:水质过浓,透明度小,如天气变化,水色突变,说明水体处于转水状态,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分解,不仅消耗大量氧,并可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如硫化氢,氨等)而引起严重浮头。三、四勤 管理1、勤巡塘:一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时巡查池鱼有无浮头现象;中午检查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和观察有无浮头预兆,酷夏季节还经常在半夜前后巡塘,以防浮头。2、勤检查:定期检查鱼体生长情况及健康状况,以总结前段时间的管理及养殖状况,每日检查观察鱼体活动状况,摄食状况和
14、水质变化,决定投饵、施肥量。3、勤做清洁工作:搞好池塘环境卫生,减少鱼病传播途径;清除池中杂草、浮渣和各种浮物,经常清扫食场和食台,并定期消毒。4、勤分析研究:建立塘口观察档案和池塘日记,做好原始记录,不断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总结提高。四、四防 保产量1、防泛池:对精养鱼池而言,浮头泛池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因此,增氧设备要到位,及早防止池中缺氧而造成死鱼事件。2、防病:养鱼不瘟,富得发昏,充分体现了鱼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做好鱼病防治工作,切实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兼施、防重于治的方针,确保鱼健康快速生长。3、防汛:汛期到来之际,鱼类喜集群逆水嘻戏而造成逃鱼事件,因此,在汛期应做好拦网设施。4、防偷:
15、成鱼具有直接上市的特点,因此,偷鱼、电鱼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了确保经济效益,防偷工作应加以重视。三分养,七分管充分体现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采用管理工作四字诀,既明了,又清晰,有助于记忆,对照检查,有利于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七章渔业形势与发展方向第一节渔业所处的背景2006 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200 万吨,已连续十几年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也远高于世界人均水平。其中,养殖产量达到53%,首次实现了养殖产量高于捕捞产量,将来几年,我国的水产品总量还将持续增长,但令人欣慰的是水产品需求量增长更快。且很大部分是出口贸易,2006 年出口 90 亿美元的水产品。2006 年浙江渔业总产量达到
16、490 万吨,捕捞业仍是主要产量,但我省各项渔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我县的可养水面为3.2 万亩,已开发水面为2.6 万亩,稻田养鱼约为0.2 万亩,共2.8万亩,其中水库为主要生产面积,约为 1.2 万亩。2006 年水产品总量为960 吨,产值达 2700余万(包括流通)。从数字上计算我县的单产是极低的,仅有34kg/亩。第二节渔业发展前景一、有利方面1、水产品本身是人类需要的优质蛋白来源,由于其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较远,人鱼共患疾病少,较之陆生动物更绿色、更健康,有利于减少富贵病。因此全世界的需求都在增长,需求的增长高于产量的增长。2、随着世界各国之间捕捞限额制度及海洋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实施,海水捕捞产量将会逐步得到控制,最终稳定在一个数值上,今后水产品增长的数量就必须依靠养殖业。二、不利方面1、渔业发展的空间在缩小。首先是养殖面积在减少,海域滩涂原来是水产品生产重点增长点,但近年来沿海发达市县因工业发展需大量土地,但国土有限且控制较严的矛盾,纷纷把工业用地来源转向海洋滩涂。据统计,2006 年我国海洋养殖面积减少5 万多亩(这部分滩涂几乎全部用于工业开发),其次,目前我国沿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