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谏逐客书有感 我办公室的书柜里陈设着一本书,是中国历史人物宰相篇的中国宰相传,工作之余,我经常翻看其中的局部篇章。前些天,中心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正在播放先秦时代的一位重要人物李斯传。借此时机查阅了关于李斯的一些文献记载,感受颇深。为他的“仓鼠一叹(老鼠哲学)确立的人生荣华富贵的奋斗目标;为他的“帝王术学成后向老师荀子辞行的一番豪言壮语;为他游说秦王时的才华横溢;为他辅佐秦王击破合纵联盟的足智多谋。特殊是当他处于人生的关键时刻,因“郑国渠间谍大事的牵连,受到秦国内部权贵势力的排挤,前期努力差点毁于一旦时所表现出的士气和胆识,谏逐客书一文是他才华横溢的集中体现,寥寥八百多字,打动秦王政,废除逐客令
2、,自己官复原职,并始终升至廷尉。 谏逐客书的开头一段:“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连标点符号一共才13个字,开门见山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驱除外来客卿一事,是错误的。 从其次段开头,谏逐客书从先秦的历史中列举多个外客谋士为秦建功立业的史实开言,(穆公时期的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五子;孝公时的商鞅;惠王时的张仪;昭王时的范雎)到列举多件外地珍宝(昆山玉、随侯珠、和氏璧、月明珠、太阿剑、纤离马,还有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等)为秦之用,成为秦国的财宝的现实事例,在以事实为依据的根底上,再用恳切的语气陈述逐客的不妥、留客的好处。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3、,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让人没有拒绝他的观点的理由,就连一向霸道专横的秦始皇也是心服口服,接受了他的意见,并连续重用了他。 与吕不韦一样,历史上李斯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他为秦统一六国做出了卓越的奉献。然而,他的建立在“老鼠哲学根底上的价值观使他在后期为了保卫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择手段,筹划了“焚书坑儒、“陷害韩非(他的同窗好友)、屈从赵高“伪造遗诏等为后人所不齿的行径。这里我不想评价李斯个人的是非,也不想赞许他的文笔如何的好,我这里想说的是谏逐客书这篇文章的社会价值和廉政意义。读这篇文章以及当时当朝者对逐客一事
4、的处理过程,让我想起了一句话,那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历史上记载的秦始皇给人的感觉是霸道、专横,听不进大臣的谏言。但从“逐客令大事看,他并不完全是这样的简洁形象。为了应对“郑国渠间谍大事,他下达了“逐客令。李斯的谏逐客书上给他后,他能正确分析当时的国情,接受有益于治理国家的正确意见和建议,也因此让很多外来的贤能之士辅佐稳固他的强大而森严的中心集权壁垒。秦始皇此时无疑是一位擅长倾听不同意见的好“领导,在全国一片“反间谍的呼声中力排众议,接受外族人的意见并予以重用。而如今,我们的一些地方的官员,只听得阿谀奉迎的话语,只提拔重用那些扯着自己的衣角、拍着自己的马屁、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跑的人,只知道用钱来衡量赐予爵位的凹凸。一些正直的人,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得不到重用,相反还受到排挤。这是不是很可悲呢? 领导听不进忠言的直接后果是下属只会说奉承的话。现实中诸多项目的高票或全票通过,听不到一丁点的不同意见,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民主生活会上对领导的赤裸裸的阿谀,就连缺点和缺乏之处也是“表扬式的批判,各级领导要好好反省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了。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顺我者用,逆我者革,听我者升,谏我者弃的社会环境中,象“魏征式人物的消逝确定是一个小概率的数字。 读谏逐客书,真正让我明白:反腐倡廉,须从领导的扩“容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