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谈小说比框取景的艺术构思例谈小说比框取景的艺术构思 内容摘要:小说创作中,比框取景的方法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空间和时间的关系。比框取景,截取的应该是矛盾的焦点,应该是人物感情的潮头。关键词:小说 构思 比框取景 例子 效果 社会生活是地球,文艺作品是地球仪,艺术创作要求作家必须具有将庞大的地球浓缩成地球仪的艺术铁腕。观之众多的小说作家的小说创作,莫不如此。初中语文课本和课外读本选的法国作家都德的两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都是反映普法战争的,都表现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都采用截取普法战争中一个横断面的构思方法,精雕细刻,一目传神。最后一课截取的是最后一堂法语课。说是“最后”,因为从明天起,
2、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不许教法语,“新老师明天就到”。法语课被取缔,意味着这里的法国人民失去了母语,成了亡国奴。这样,“最后”这一堂课,首先成了民族矛盾的焦点。普法战争后,法国沦陷区人民的亡国之痛,爱国之情,救国之行,可书可歌者甚多,可作者比框取景,就取了这最后一次的法语教学活动,且精心加以描绘:韩麦尔先生穿上漂亮的礼服,讲话异常激动,教学十分认真;他过去并不这么认真,为此他还带着内疚的心情真诚地作了自我批评。同学们与往日迥异,往日上课总有一阵喧闹,今天安安静静地听讲,特别是小弗朗士因为过去不认真学习而悔恨交加,镇上的几位老人也坐在教室里听课,他们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就要
3、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最后,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声气哽咽,“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作者只截取了这最后一堂法文课,所表现和概括的却是一个民族危亡的重大主题。和最后一课相比,柏林之围反映的题材更重大。前者反映的是法国失去一两个省份,后者反映的则是法国即将失去首都巴黎。就是表现这样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大事,作者却把它浓缩到香榭里榭大街一间有阳台的房子里,一个病人的起死回生、“康复”、猝亡的故事中。小孙女清楚地知道法兰西军队节节败退的实情,但她更知道老祖父儒夫上校再也受不了失败消息的打击。于是,她日夜伏在那张德国地图上,把一些小旗插来插去,努力编造出一场场辉煌的战绩:让法兰
4、西军队,向柏林进军,攻抵巴伐利亚这可怜的女孩知道父亲已经被俘,而她却不得不装出他的口气写出一封封兴高采烈的来信,忍住眼泪,念给老祖父听。老祖父儒夫上校对这些虚假的战报十分相信。他认真地听着,心领神会地微笑,甚至还对信上讲得不清楚的地方加以解释。他对法兰西军队胜利的消息“贪得无厌”,甚至如痴如醉。他的病情从垂危到复活,甚至奇迹般地穿上军装走上阳台,迎接法军“凯旋”,都得力于小孙女编造的种种胜利的谎言。成千上万人投入的、在广阔的国土上展开的两个民族之间的空前大战役,竟被凝聚在一张地图上、几封假信里。作者凭借奇特的构思,将巴黎之围的悲剧,写成了“柏林之围”的喜剧,现实与幻想的对照,空喜与实悲的衬托,
5、使小说在有限的篇幅里,谱写了一曲无限悲壮的爱国主义乐章。比框取景,截取的应该是矛盾的焦点。韩麦尔先生在这个小镇上,在这所学校里,教了四十年书,上的法语课少说也有上千堂,可作者一次也没有多写,就写了他上的这“最后”一堂法语课。因为这是矛盾的焦点,明天就不能再上本民族的语言课了。今天与明天,法语课与德语课,热爱国土与失去国土,这一堂课偏偏安排在这交叉的间隙里,矛盾的旋涡中。因而,它是令人终身难忘的一堂课。法兰西军队在节节败退,可在儒夫上校的幻觉里却在频频报捷;巴黎之围已成定局,普鲁士军队已长驱直入,儒夫上校却全副武装准备迎接完成柏林之围的法军凯旋。现实与幻觉形成的尖锐矛盾,激烈冲突,发出了灿烂的光
6、辉,把儒夫上校的爱国精神照得通体透明。比框取景,截取的应该是人物感情的潮头。在这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讲话异常激动,学生们听课异常认真,镇上的居民跑来听课的举动更异乎寻常。这一切都是亡国之痛、爱国之情的流露。作者不截取在这之前的若干堂课的任何一个镜头,因为那些课尚不足以表现人物心灵的潮汐,感情的风雨。威桑堡惨败的消息,使儒夫上校如雷轰头顶,突然倒下;雷舍芬战役最初误传,使儒夫上校起死回生,病情好转;法兰西军队的节节“胜利”,使儒夫上校如醉如痴;“凯旋”更是异峰突起的惊人之笔。都德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微雕家,在方寸天地里雕刻出普法战争的历史长卷,塑造出韩麦尔、小弗朗士、儒夫上校、小孙女等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表现了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爱国主义思想。小说创作中,比框取景的方法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空间和时间的关系。“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这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总结小说创作经验得出的一条规律,它给我们鉴赏小说以十分重要的启迪。戴会芹,江苏省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