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学习 20202020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话认识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话认识体悟及收获体悟及收获 学习 2020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认识体悟及收获 9 月 11 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是继 8 月 24 日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之后,又一次重大的会议。这是一次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这是一次规划未来、展望未来的重要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意义非凡,十分重要,非常关键,务必抓紧学习,必须迅速兴起学习热潮。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就“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广泛听取了科学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参加此次座谈会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分别来自
2、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涉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有在华工作的外国科学家。习总书记在听取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发言之后,着重就“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等三个方面作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推进原始创新,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围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3、。原始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原始创新有三个基本特征:从性质看,属于“从 0 到 1”的首创,是“无中生有”的质变;从过程看,属于不连续事件和小概率事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从结果看,具有突破性、超前性和被承认的滞后性。当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向人们展示电磁感应现象时,有人提出质疑。后来,电磁感应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自动化等诸多领域,人类因此进入电气时代。原始创新有着很强的“连锁效应”,往往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除了对科技创新具有重大牵引作用,还可能带来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的重大变革。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
4、大的强大动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北斗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高铁、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金融科技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就必须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
5、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在关键领域不被“卡脖子”、掌握主动权,才能建立不受制于人的产业链供应链,进而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然,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不是说要闭门造车,而是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实现原始创新的重要抓手。发表国际科技论文的数量,是基础研究的一项重要产出指标。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但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同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是不相适应的,表明基础研究仍然任重道远。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是基础研究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式。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快转变科技管理职能,把更多精力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前不久,科技部等部门出台加强“从 0 到 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采取多项举措加强“从 0 到 1”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落实,必将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