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机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实施方案 医疗风险预警是指医院利用各种方法收集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管理信息,通过分析评价,发现医院内存在可能产生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不良事件,严重后果的某些相关因素和风险,并进行排查警示,以引起医院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的重视,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有效防控。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平安,增强主动效劳意识,减少医疗缺陷、医疗过失、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因此而产生的医疗投诉及医疗纠纷,结合本县实际,经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开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科学手段,紧紧围绕医疗质量、医疗平安为主轴,把握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综合
2、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有效措施查找医疗风险,建立防控机制监督岗,集中抓好要害部位,关键的操作流程环节和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防控意识等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纠纷的发生,努力营造高效、优质、平安的就医环境,深入推进全县医疗平安防控体系建设。 二、目标要求 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不断完善、务实创新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找、防、控三个环节,有效识别医疗岗位中各个环节已经构成或可能构成的医疗风险,寻找医疗风险防控有效途径,控制和及时化解医疗纠纷风险,逐步建立以工作岗位为点,技术操作规程,院内效劳流程为线,监管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主动预防,超前防范的医疗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和院内运行监控机制,通过医疗风险防控,
3、切实增强医务工作者标准执业,自觉接受监督与主动参与监督的意识,畅通一横一纵的监督渠道。做到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及时解决纠纷矛盾,从而掌握医疗平安防控建设的主动权,切实有效地防控和化解医疗纠纷发生的风险。 三、实施时间和范围 10月31日前在全县医疗机构全面实施。 四、主要内容 围绕运行和监督制约,从岗位(医务人员)、科室、机构“三个层次,沿着医疗运行的轨迹岗位、职责、医疗、护理等技术操作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等导致的各类纠纷事故发生的风险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防控措施,强化防控措施的运行监管,完善防控措施的运行机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现
4、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效劳质量和效劳水平(诊疗、护理、效劳态度等)存在异议,或医疗工作存在某些缺陷,以及某些医疗的特定情况,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时,必须发出医疗纠纷预警。科室必须高度重视,组织(一级预警由医院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对医疗隐患进行分析,制定方案,专人负责,在提高医疗效劳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医疗纠纷风险预警分三个级别: 三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轻,有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问题可以解决,假设演变成纠纷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如医疗过程中存在欠缺,病人家属对医院工作有不理解或不满意的预兆(包括医疗效劳质量、效劳态度以及医疗文书书写、
5、后勤效劳、医技、收费等方面问题),医务人员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应马上了解情况,在科内通报以引起每位同志的重视。在提高医疗效劳质量的同时,加强医患沟通,以化解医疗纠纷隐患,及时报告院分管领导。假设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重,那么预警级别上升。 二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重,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有可能得到解决,假设演变成医疗纠纷可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如病人可能出现并发症、病情发生会有重大变化、病危、重大手术、创新手术、重大抢救、药品的严重毒副反响、并发症及其它意外等,有演变为纠纷的可能性,医务人员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到预警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上报相应
6、医院主管部门备案(门诊科室上报门诊部,护理问题上报护理部,住院病人上报医疗平安管理科)。科室立即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实施方法、明确主管人,力争化解医疗纠纷隐患,并随时将处理情况上报院领导,假设科内处理不力,隐患进一步加重,那么预警级别上升为一级预警 一级预警:医疗纠纷隐患严重,有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即使经科室权力解释协调问题仍将难以解决,隐患所涉及医疗纠纷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病人有可能出现突然死亡,残疾或出现较重的并发症、病情突然恶化等情况,医护工作存在一定欠缺、病人及家属有不满表现等。演变为纠纷的可能性较大,一旦演变为纠纷的处理难度较大。科主任、护士长立即上报相应医院主管部门,相应
7、医院主管部门立即派人与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人员共同讨论制定消除隐患的方案,并上报院长。积极主动消除化解隐患,争取把握主动权。科室应建立医疗纠纷预警登记本,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住址、工作单位、 、本院联系人、诊断、主要诊疗方案、主管医护人员、预警内容、与隐患相关的医护人员、上报人、处理经过、结果。 科室建立医疗纠纷隐患预警零通报制度。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交班时,必须将医疗纠纷隐患情况作为交班内容向科主任、护士长、上级主管如实报告。 须上报相应主管部门的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一般采取书面材料的形式上报,如情况紧急可以口头上报,但事后必须补充书面材料。 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要建立医疗纠纷预
8、警登记本。定期检查科室的医疗隐患预警落实情况,并作为科室工作考察的重要内容。同时督导出现医疗纠纷预警的科室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提高医疗效劳质量。 五、方法步骤 (一)、查找医疗风险 召开医疗风险防控工作发动会,认真查找岗位风险点,保证医务风险查准、查会、查深。为建立医疗风险档案库提供根底性资料,做好以下三点。 1、宣传发动。召开发动会,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2、理清岗位职责与医疗技术效劳流程,参照管理,提供优质效劳,简化就医流程,减少中间环节。 3、查找风险,要突出从岗位(医务工作者)、科室、机构“三个层次查找四类风险:一是岗位职责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
9、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因素;二是效劳流程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工作程序和个人执业空间过大,可能造成医疗行为失规的因素;三是制度风险机制,重点查找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及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等明确规定,可能导致执业行为失控的因素;四是外部环境,即从效劳对象方面,重点查找行业“潜规那么对岗位的干扰、效劳对象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医疗行为的不利影响等因素。主要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五种方法查找搜集医疗风险。(1)查找岗位风险 一是查找领导岗位风险。院领导要重点查找自身在重大事项决策及人员调配、制度建立执行、监督检查落实等安排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医疗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 二是查找科室负责人的医
10、疗风险。要根据职责定位,认真查找并分析个人在医疗业务、技术操作、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医疗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 三是查找工作人员岗位风险。要对照岗位职责、制度机制、业务流程、外部环境,认真查找并分析出个人在行使医疗业务、技术操作标准、效劳态度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医疗风险内容和及表现形式。(2)查找科室风险。根据职责定位,认真查找并分析本科室在业务流程、内部管理、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医疗风险内容和表现形式。 (3)查找单位风险。结合医疗机构工作职责定位,在岗位、科室查找风险点的根底上,查找单位医疗风险风险点,重点查找在重大事项决策及人员调配、制度建立执行、监督检查落实、内部管理
11、、重大医疗救治安排、业务流程等方面容易产生纠纷行为的医疗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 (二)建立医疗风险信息档案库 各单位要将查找到的岗位医疗风险等级汇总、建立台账、分析评估确定后,把风险岗位、风险环节、风险部位的风险点进行梳理汇总,认真填写XX县区医疗风险防控识别表和XX县区医务人员医疗风险识别防控表。要层层签订医疗风险防范责任书,于10月20日前上报县卫生局,存入医疗风险信息档案库中集中管理。 (三)建立医疗风险防控措施 主要任务是根据查找的医疗风险建立医疗风险防控措施,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医疗风险防控机制。做到医疗运行到哪里,风险防控措施就跟进
12、到哪里,使每个岗位上的人员及时受到提醒和应有的监督制约。 建立医疗风险防控措施。一是建立表达共性的防控措施,依据等级造册备案的医疗风险点,结合岗位职责,对本院、本科室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把现有制度充实到医疗风险防控的各项防控措施中,主要是结合科室职能,决策机制,针对医疗过程中出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及暴露出来的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研究制定医疗风险防控措施。主要是针对岗位职责,根据查找出的医疗风险设计相应的医疗风险防控措施。 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箱、举报 以及聘请预警信息员、等形式,按照组建网络、收集信息、综合分析、提示预警、催促整改、落实反响、决策参考、建章立制“八步工
13、作法“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流程,加强对医疗风险点的分析,发现存在或可能发生医疗风险时,及时向有关单位或岗位个人分类预警,对涉及单位及医务人员方面风险防范的苗头性问题,进行黄色预警,提醒其早注意早预防;对涉及岗位风险方面性质比较轻微的内容单一的问题及苗头性问题,发出橙色预警,要求其对反映的问题作出书面说明,提出改进意见,以免小错酿成大错;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发出红色预警,催促其制定有效地整改措施予以整改。运用督导、纠错、诫勉谈话、打招呼提醒、召开科室业务会建章立制等方式采取处置措施,化解医疗风险,防止问题演化开展成医疗事故。 (四)强化运行监管 主要任务是围绕建立的医疗风险防范措施,完善制度,
14、明确责任,强化监管,重点加强对医疗一级风险岗位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风险防范措施运行标准,落实到位。 建立监督管理责任制。根据风险内容和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监督、分级负责制度,单位医疗风险和岗位医疗一级风险,分别由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负责落实、县卫生局负责监督;二级风险分别由单位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直接管理落实、单位主要领导负责监督;三级风险分别由科室负责人、所在岗位个人直接落实,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监督。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制,根据风险监督管理权限和风险监督责任,综合运用教育、听证质询、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手段通过定期自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实施前期预防、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理。 建
15、立岗位竞争机制。对风险等级高、干部群众评议关注多、反映多的重点岗位,单位要建立完善定期竞聘机制,深入研究岗位竞争措施,积极开展竞争上岗,真正把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群众公认的优秀医师选拔到重点岗位上,形成科学合理标准的管理用人机制。建立岗位医疗风险日查日清日结制,对岗位医疗风险防范承诺、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对发现制度不落实,防控措施不到位的要及时指出,责成整改,保证医疗风险防控工作的有效运行。县卫生局将开展不定期督查,通过召开座谈会。明查暗访的形式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核实医务人员个人申报事项的准确度和公开承诺履行情况。对群众举报、社会反映、不按照规定落实分先防控措施,情节轻微的给予必要谈话提醒和警示提醒。凡确定为一级医疗风险防范的岗位,群众举报一次且查实存在的问题,将给予“医疗风险黄牌警告,该单位在本年度医政工作考核中不得评先评优。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岗位医疗风险防控工作是源头上预防医疗事故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医疗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与现实危害性,牢固树立医疗平安意识,高度重视,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 (二)周密安排部署,落实工作责任。各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要带头查找岗位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