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教务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857450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务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教务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教务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教务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教务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3年教务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务处范文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施行方案 在一般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新课程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被认为是我国根底教育课程体系的构造性打破。它是新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效劳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并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新课程的八大领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能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构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综合实践活动在一般高中课程学分构造表中共占23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

2、习15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社区效劳2个学分。它在学分构造表中所占的学分比率是最高的,占最低必修学分(116个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144个学分)的16%,课程地位特别重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课名、课时和一般要求,地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领域。为更好地开发、建立这一新型课程,保证这一课程的实验工作在我校有效的开展,现提出如下施行方案。一、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的培养为重点,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1)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2)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效劳学习的体验;(3)开展觉察咨询题、提出咨询题和分析处理咨询题的

3、才能;(4)掌握根本的实践与效劳技能;(5)学会合作与分享、学会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6)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7)加强效劳认识与奉献精神、构成良好的生活态度;(8)构成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综合实践课程的施行(一)研究性学习1、研究性学习施行的一般步骤课程的施行一般分为以下五个步骤,即:确定课题制定方案搜集材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在研究过程中,这些阶段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穿插和交互推进的。施行过程中由导师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详细方法指导。(1)培训教育。关于高一学生,由于特别多都是第一次进展研究性学习,学校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方式,就如何进展研究性

4、学习进展培训。加强平安、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2)选择课题。由学生依照本身的兴趣,在老师(各年级成立选题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本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倡导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鼓舞课题方式多样。(内容见下)(3)制定方案。课题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后填写课题施行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老师、研究目的与方案、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4)搜索材料。依照方案,各成员承担本人的职责,通过图书馆查询、网络查询、参观访咨询、咨询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材料,作好记录,有

5、条件的可进展录像、摄像、录音、下载等。(5)整理总结。对搜集到的各种材料,研究小组一定要进展讨论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本人对咨询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材料作出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构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的方式能够是研究报告、小论文、工程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6)交流评价。交流是观念、智慧的分享。学生能够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发表本人的研究成果。2、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基于本身兴趣,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本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处理咨询题的学习活动。研究

6、性学习主要是指独立于学科的综合性的课题研究,包括文献研究、观察报告、工程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调查报告等。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类:(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立、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区治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立、法制建立、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开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开展角度提出的

7、课题,如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址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拟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髦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4)个人开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音乐、时髦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方面与学生生活直截了当相关的课题。(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开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络,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

8、、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核磁共振、组织行为等方面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应关注以下几点:研究课题的选择范围要向学生整体的生活世界开放,挖掘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中包含的探究课题。不管学生确立的课题是自然咨询题、社会咨询题、依然自我咨询题,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都应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作整体关注,努力实现三者的内在整合。留意转换研究的视角,使学生有时机直截了当面对并处理“生活、“生存、“生命等一系列关涉伦理道德的咨询题。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方式可小组合作研究(4一10人);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班级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小组合作研究

9、是主要的。班主任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才能及男女生比例等,需要调整时与学生协商适当调整。学生可在本班组建小组,也可跨班组建小组,临时不倡导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区组建小组。关于组内分工。一是课题分工,即每个组员都要主动承担一局部相对独立的课题工作,有时机真正参与课题研究;二是角色分工。即每个组员都要承担一个角色,如组长、文书、材料治理员、信息技术员、报告人、辩论人等,既各展所长,又亲密配合,以支持组内活动的顺利开展。4、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三年共计15个学分。基于高中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学校课程治理等要素考虑,一般要求每生一年级一个课题,二、三年级一个课题,第一个课题5学分,第二个

10、课题10学分。时间安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高一年级一个课题(5学分),时间不少于90课时;高二、三年级一个课题(10学分),时间不少因而180课时。5、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认定由年级长初步认定,综合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定。具备以下条件,可得到学分:有符合要求的课题方案;研究过程记录完好;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有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结论;到达规定的课时。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由校课程指导中心复议。6、研究性学习课程治理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详细由学校教研室和教务科负责下施行,选题指导委员会负责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确定,指导老师对研究性学习全过程负责。(二

11、)社会实践1、社会实践施行的一般步骤社会实践施行的根本过程如下;分析学校与社区资源及需求拟定社会实践的施行方案开展社会实践的相关培训施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展活动反思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给予学分。2、社会实践的内容指广义的社会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1)校内自我效劳性劳动:培养生活技能和主人翁认识,如日常劳动卫生工作、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和值周班劳动(以行政班为单位)。(2)军训:进展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3)参观和郊游:配合学校的主题月活动,组织专题的参观调查活动。(4)德育基地活动:充分利用本地德育资源,建立法制教育基地、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科技

12、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现代工业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实践活动。(5)社会调查:抓住焦点、热点咨询题,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展环保、社情国情民情等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6)社团活动:参加12个校内学生会社团部登记的社团活动或校外合法社团活动。(注:研究性学习的专项调查活动、社会调查等不在社会实践范围;学校日常教育活动,如升旗仪式、班会课、三操一活动、节日纪念活动、行政班的主题活动等不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范围之内,应列入班级考勤范围;科技节、体艺节等也不列入,其竞赛获奖成绩直截了当记入成长报告单)。3、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由学校统一组织,以行政班或小组为单位。依照需要选择,以小组为单位活动的(第5、

13、6项适用),每组不少于4人。其安排如下:序号实践内容高一高二高三1校内自我效劳性劳动2军训3学工、学农4参观和郊游5德育基地活动6社会调查7社团活动4、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每学年总数不得少于一周,三年不少于三周。一学年一统计。5、社会实践的活动记录学校组织的效劳活动由学校政教科统一记录,录入综合实践活动档案;社会调查、社团活动,以调查报告评奖情况、社团成果记录折算时间。6、社会实践的学分认定由年级组长初步认定,综合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认。课程内容课时分配学分分配军训或学工、农一周2校内公益劳动累计18课时1校内值周或兼职累计18课时1校外实践活动一周27、社会实践的课程治理社会实践在学校综合实践活

14、动领导小组领导下展开,详细由学校教务科和年级给负责施行,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分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三)社区效劳1、课程目的社区效劳指学生在社区以集体或个人方式参加的以效劳社区、开展自我为目的的各种公益活动。通过学生在社区的效劳活动,使学生关心社区建立,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认识、参与认识、社会责任认识和主人翁精神;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使学生提高人际沟通才能、习惯现代社会生活才能,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效劳社会的认识,构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2、课程内容社区效劳是一种义务的、志愿性的

15、活动,内容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参加社区各种方式的精神文明建立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活动;城乡科技、科普活动;拥军拥属活动,城乡文体活动;假期学习或活动辅导等。(2)社区环境建立活动:参加城乡环境卫生,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等。(3)行业辅助性活动:在厂家或商家的产销旺季进展帮助、支援农忙等。(4)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效劳,在公共活动场所(如公园、图书馆)参与治理效劳,参加助残帮困活动等。3、课程设置和组织治理社区效劳由学生在课外时间为社区提供公益性的义务效劳,三年累计完成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不少于5小时。学校一般不作统一安排,学生可在高一或高二期间利用双休日、假期时间分散进展。在高二第二学期完毕时进展评价,特别情况可将评价时间延迟至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社区效劳主要以小组方式进展,小组的构成由学生本人协商后确定,一般在三人以上,各小组要选出一名组长,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