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五五普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李明富施勤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下发后,举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学习、贯彻意见的热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广阔农民的心声,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在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要求加强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也是从今年启动开展的“五五普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将从二00六年到二0一0年在全体公民中
2、开展第五个五年普法教育。各省、市、县都拟定了“五五普法规划。在“五五普法教育拉开帷幕的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动令,“五五普法教育顺应了新形势的新要求,它的开展必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五五普法教育适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随着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各地对农村各项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居住条件明显好转,医疗保障初步有着落,困难群体有了低保。众所周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尽管农村发生了许多变化,但离社会主义新农村
3、建设的要求还有距离。一些地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还比较低,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还有一定的市场,农民在享受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上还不能相一致的问题时有存在,农村民主自治和民主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还比较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五五普法教育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村的法治建设水平,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法治保障。 第一,“五五普法的指导思想顺应了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按照“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4、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法治建设的全面开展。“五五普法的指导思想在强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同时,提出了围绕“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国的目标,扎实开展普法教育,着力于增强全体公民对法律的信仰,推进法治实践,效劳于科学开展,和谐开展。“五五普法就是要推动和谐开展和统筹开展的社会大环境建设。 第二,“五五普法的工作目标顺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五五普法的总体目标就是引导广阔公民自觉学法用法,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依法办事、效劳百姓的理念和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各级党委政府依法
5、决策、依法行政,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全社会初步形成法律至上的理念,初步形成普遍的法律信仰气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在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要引导广阔农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在法律的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五普法的工作目标正是顺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第三,“五五普法的任务顺应了新农村建设的机制要求。“五五普法在强调学习贯彻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依法治国理论的同时,要求学习宣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理论,学习宣传国家的法律制度,强化和培育公民的国家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公民的权利和
6、义务教育,开展讲法律、讲秩序、讲责任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全体公民依法享受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治理机制,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坚持民产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评议,让村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关法治建设的任务,也是“五五普法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通过“五五普法的开展,进一步推动农村村民的自治活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促进法治建设,以法治建设保障和加速新农村建设。 二、“五五普法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法治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法治是党的意志的具体表达。“五五普法教育就是要使广阔公民在法治的熏陶下,自觉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习惯。通过法制教育又使各级领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处处依法办事,用法律标准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保障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五五普法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第一,“五五普法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我国已经历了四个五年的普法教育,实践已雄辩地证明,经过20年的普法教育,广阔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尤其是广阔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
8、随着普法教育的开展而增强,对法律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农民中自办小型企业的、搞承包经营和经商的、进城务工的、搞养殖种植的、土地流转的和农民经纪人也不断增多。农民已有过去的单纯种粮食转向了多种经营,全面参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市场经济就是法律经济,不懂得法律就难以参与各项经济活动。因此,只有广泛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使广阔农民群众掌握和懂得应有的法律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五五普法教育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要对广阔农民群众进行经济方面的
9、法律法规教育和生产经营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使农民在参与经济活动中,懂得如何依法经营的情况下,懂得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以法律的杠杆支撑自己的经济的开展,使广阔农民在法律的护佑下,一家一户不断过上富裕的日子。农村一家一户富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特别是农村的一些经济带头人在法律的护佑下先富起来后,在农村能发挥示范作用和幅射作用,能引导和带着广阔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五五普法教育会在农村发挥最大效率,“五五普法教育能促进农村经济开展,农村经济开展又能推动“五五普法教育的开展,形成良性循环。农民偿到了依法经营的甜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就会自觉地学法用法,依法参与一切经济
10、活动。新农村建设和普法教育就会相得益彰,同步开展,创造辉煌。 第三,“五五普法教育有利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要求村风正、民风好,村民有良好的道德风气,有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共同富裕的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风貌。要使广阔农民群众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农民,做到讲文明、讲道德、讲风格、讲科学,爱国家、爱集体、爱家庭、尊老爱幼,善养老人,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堵绝赌博陋习,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教育广阔农民自觉地学法、用法、守法,在法律的范围内开展各种活动,使广阔农民群众办任何事、说任何话都要看看有没有违法,符合不符合法律的规定
11、,只有通过“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才能推动和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了,就会反作用于新农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第四,“五五普法教育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培养广阔农民的主人翁精神,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当家作主,使他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事务管理,促进和加强村委会组织建设,使村委会组织建设真正成为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管理村里一切事务,壮大集体经济,在法律的标准下,使村委会
12、组织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普法教育中,村委会组织建设加强了,涌现出来的懂法律的人才多了,先进分子多了,就能促进党的组织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涌现出来的一批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改善农村党组织建设中老龄化的问题,使一批既懂法律又懂政策的新鲜血液注入到党的组织中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党组织充满着朝气和勇气,一如既往带着群众奔小康。 第五,“五五普法教育有利于农村创造稳定的开展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当前,随着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随着农村改革步伐的加快,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而且显得尤其突出。在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进行
13、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村的稳定工作,只有创造和谐的农村环境,才能集中精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稳定的农村环境的创造要靠法律。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依法办事,要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在遇到矛盾时,要依法进行调处解决,绝不能有法不依和违法办事。其次,广阔农村群众在遇到矛盾时,也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去解决,有理也不能违法,要通过法律的渠道解决一切问题,真正做到遇到矛盾时找“院长,不找县长,自觉地在法律地范围内解决一切矛盾。因此,创造农村稳定的环境,还是加大“五五普法教育的力度,通过普法,形成崇尚法治的良好的社会气氛,在法律的范围内解决一切矛盾,依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三、“五五普法教
14、育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拓展 农村的“五五普法教育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的要求而开展,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开展,要创新思维,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新机遇,拓展“五五普法的新途径,既使“五五普法教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力器,又使“五五普法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创造辉煌。 第一,“五五普法教育要围绕开展农村经济而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显著特点是开展经济,只有经济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才能加快,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根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刻不容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必须坚持以
15、开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开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开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因此,农村的“五五普法教育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拓展。要结合农村经济中心这个特点,开展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如对农民进行宪法、经济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林法、土地管理法、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教育。特别是对搞经营活动的农民要进行重点教育,使他们在生产经营中懂法律,成为开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第二,“五五普法教育要围绕提高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水平而开展。提高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水平,增强村民的民主自治能力,
16、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十分重视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把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列入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强调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同时,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的普法教育。“五五普法教育要把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法制水平的提高作为主攻方向,在深入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学习教育的同时,还要深入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立评比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以示范村的创立促进普法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全面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水平。 第三,“五五普法教育要围绕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环境而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稳定和谐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