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破产程序中的财产处分规那么 关键词: 破产程序/财产处分/常规营业/重整方案/关联破产 内容提要: 破产清算和破产重整中的财产处分不仅关涉各利害关系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涉破产清算程序的顺利进行以及破产预防程序的成功与否。以“江湖生态破产重整案引出的问题为分析样本,基于我国现行立法关于债务人“主要财产与一般财产的分类方法,结合财产处分行为在常规营业之内与常规营业之外、重整方案之内与重整方案之外的不同情势,可以看出破产程序中进行财产处分应当遵循一定的处分规那么。 一、问题的提出 据媒体报道,退市已达8年之久的“蓝田股份(退市时已改名为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下称“江湖生态)于202223年12月1
2、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作为江湖生态破产重整的先导程序,其子公司湖北洪湖蓝田水产品开发(下称“蓝田水产)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进行的资产拍卖定于2023年4月进行。拍卖前虽有3家公司交纳保证金,但拍卖程序最终却因只有一家竞买者正式报名而被宣布流拍。2023年5月6日,蓝田水产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决议将破产资产的处置方式由拍卖改为变卖,变卖底价不低于评估值9803. 11万元。5月12日,广东温氏集团参股20%的广东华年生态投资与蓝田破产管理人签订协议,以9800万元的价格购得蓝田水产的破产资产,并获得重组江湖生态的时机,而愿意出更高价格(1. 5亿或者更高)的竞买者楠溪江农业集团(下称“楠溪江)却意
3、外出局。1 从上述报道看,围绕该案产生的争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只有一家公司报名拍卖能否构成流拍事由;(2)蓝田水产的债权人会议是否有权作出将破产财产变价方案由拍卖转为变卖的决议;(3)江湖生态的债权人会议是否有权否决蓝田水产的资产转让协议。 上述争点中的第一项问题不属于本论题的范畴,本文拟讨论的问题主要包括:(1)破产清算程序中,管理人是否有权直接处分(出售)债务人的全部财产。管理人处分债务人的“全部或者“主要财产需要经过哪些程序。(2)重整程序中债务人财产的处分(或者出售)与重整程序中重整方案的制定、表决、批准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可以把子公司的“主要财产置于重整方案之外实施出售。(
4、3)于母公司破产重整、子公司破产清算的场合,母公司对子公司全部财产的处分是否享有参与权。 二、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及其字面解读 我国2023年企业破产法中明确涉及债务人财产处分的条文有第25条、第61条、第68条、第69条、第111条、第112条等。其中的第25条第1款规定:“管理人履行以下职责: (六)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 (九)人民法院认为管理人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可以看出,“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是企业破产法赋予管理人的重要职责之一。企业破产法第69条同时规定:“管理人实施以下行为,应当及时报告债权人委员会: (一)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的转让; (三)全部库存或者营业的转让;
5、(十)对债权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其他财产处分行为。“未设立债权人委员会的,管理人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报告人民法院。由此可见,管理人“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应当受到债权人委员会以及人民法院的约束和监督。企业破产法第61条第1款规定:“债权人会议行使以下职权: (六)通过重整协议; (七)通过和解协议; (八)通过债务人财产的管理方案; (九)通过破产财产的变价方案; (十一)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债权人会议行使的其他职权。第111条规定:“管理人应当及时拟订破产财产变价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管理人应当按照债权人会议通过的破产财产变价方案,适时变价出售破产财产。第112条还规定:“变价出售破
6、产财产应当通过拍卖进行。但是,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的除外。“破产企业可以全部或者局部变价出售。可见,债权人会议享有“债务人财产的管理方案和“破产财产的变价方案的最终决议权。 基于上述规定,企业破产法似乎同时肯定了债权人会议对“破产财产变价方案的决议权与管理人“处分债务人财产的职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破产法中的“破产财产是指破产宣告后的债务人财产,并不包括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债务人财产,因而对破产债务人财产处分似乎形成了大致如下的规那么。 其一,破产预防程序(破产和解与破产重整)中的财产处分及破产清算程序中除财产变价方案之外的财产处分行为,由管理人决定,但其权力的行使须受到债权人委员会(及其背后的
7、债权人会议或者债权人个体)和人民法院的约束和监督(第69条、第26条)。 其二,债权人会议有权决议的事项仅限于破产清算程序当中的破产财产的变价方案(包括财产变价方式)。而且对于债权人会议的议决规那么和效力,第64条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如果仅仅将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考察到上述层次,那就可以对江湖一蓝田一案作出如下结论:蓝田水产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之后,债权人会议享有破产财产变价方案的决议权,破产管理人享有债务人财产的法定处分权。蓝田水产的上述做法也就没有什么可予指责的了。然而,该结论实际上是对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的浅层次解读甚至是误读。因为它无法解释和答复破产程序进行中关于财产处分的如下问题:财产处分方
8、案(及债权人会议决议财产处分方案的程序)是否只存在于破产清算程序之中,破产预防程序大量财产的财产处分行为应当如何对待。管理人是否享有如此广泛的债务人财产处分的自主决定权。破产清算程序中,债权人会议在达成财产处分方案的决议后,是否需要管理人去具体执行。这种决议权与具体执行权的界线又在哪里。结合江湖生态一案,当债权人会议就破产财产的变价方案作出“拍卖转变卖的决议后,管理人与温氏集团达成的9800万元对价的资产整体出售协议是否另外需要得到债权人会议的决议通过呢。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有一纸债权人会议关于变价方案“拍卖转变卖的决议,是否就已满足本案资产整体出售的全部要件。企业破产法所规定的管理人“处分债务
9、人财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其是否包括对债务人财产或者营业的整体处分以及全部出售。 如果暂且撇开江湖一蓝田的母子公司关系不管,前述问题便成为本案首当其冲的难题之一。对此,需要在破产法内外两个语境中分别进行讨论。 三、破产程序中“主要财产的处分规那么 (一)公司法上“主要财产事项的处理方法 对公司财产处分规那么的讨论涉及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无论是公司的董事会还是破产公司的管理人,涉及对公司财产的处分时,都可以对财产的数量、价值、重要程度或者财产的属性以及处分行为的性质作出不同的划分和评判。 不容否认,现代公司中,权力的中心不断由作为所有者的股东向公司的经营者转移。但为实现保护股东利益免受经营者时机主
10、义行为侵害等目的,各国法律对公司的重要事项都保存了股东的直接决议权,即使是采取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美国特拉华州也强调要把握好董事会自由裁量权的限度。各国公司法中的整体开展趋势是,如果公司的行为具备如下特征之一的,对董事会权利的限制就有其正当性:(1)公司行为与公司的资产价值相比金额巨大;(2)公司行为要求公司作出全方位的、类似于投资行为的判断,而股东们恰好可能有此判断力;(3)公司行为的实施有可能导致董事与公司间的利益冲突,即使该冲突还未严重到自我交易行为的程度。通常情况下,董事会权利受限的公司行为会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2可见,尽管现代公司的治理中心已向经营层转移,但对涉及公司“主要财产的行为的决
11、议权仍应为股东(大)会所保存。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就实现了这种“主要财产处分的决议权的保存,其第185条第1款规定:“公司为左列行为,应有代表己发行股份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股东出席之股东会,以出席股东表决权过半数之同意行之: (一)缔结、变更或终止关于出租全部营业,委托经营或与他人经常共同经营之契约; (二)让与全部或主要局部之营业或财产; (三)受让他人全部营业或财产,对公司营运有重大影响者。 我国现行立法对此是怎么进行划分和评判的呢。从字面上说来,我国公司法第38条和第20230条规定的股东(大)会的职权中并未明文包括“主要财产或者“重大资产的处分,容易使人产生这样的误解:似乎“主要财产或“重
12、大资产的处分并不在股东(大)会的决议范畴。但检索公司法关于股东会职权以外的其它条文,却可以发现以下关于“财产转让的辅助性规定:其一,公司法第75条(关于股东股份回购权)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其二,公司法第20235条(关于股份股东表决权)也规定:“本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转让、受让重大资产或者对外提供担保等事项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的,董事会应当及时召集股东大会会议,由股东大会就上述事项进行表决。这样说来,公司法最终还是“有意无意地把“转让主要财产、“转让或者受让重大资产这两类重大事
13、项列入了股东会的决议范畴。 就“主要财产、“重大资产处分行为的最终决定权,在笔者看来,不管公司法相关条款的立法技术和立法用意如何,都可以从公司法的一般法理以及公司的实践经验上作出这样的推断:当董事会(或者经理会)与公司投资者之间就前者作出的转让公司主要财产或者重大资产的决议产生分歧甚至僵持不下时,公司出资人会当仁不让地宣布该类事项由股东会行使最终决定权;如果公司章程存有不同规定的,投资者也会毫不犹豫地修改相应的章程条款,明确剥夺对经营管理机构的此类授权。 那么,当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股东会对“主要财产的上述决议权,是否就转由管理人独立行使了呢。前已述及,从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中,似乎可以得出肯
14、定的结论,因为立法明确规定“管理人有权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但如果依循公司法关于股东会决定公司重大事项的一般法理以及我国公司法第75条、第20235条关于股东会职权的特别法标准,却可得出与前述对破产法相关规定的字面解读并不相同的结论。 (二)破产程序中的公司决策机理及“主要财产的处分规那么 基于公司产权理论中的“状态相依所有权理论,股东是公司常态经营中的所有权人,对公司拥有剩余索取权并可控制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债权人只是合同的收益要求者。但当公司破产时,股东的收益已经固定为零,在边际上已经不承担企业的风险,因而会缺乏实施理性行为的鼓励,此时,债权人便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债权人成为实际上的剩余利益
15、索取者(residual claimants),债权人要为新的决策承担风险,也最具有积极性作出最好的决策,债权人会议便取代股东会会议成为破产企业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关。这正好迎合了企业经营的一般规那么,那就是企业的经营应由企业利益的剩余索取者来支配,常态中的公司无疑是由股东支配的,但当这种支配己沦落到威胁债权人利益、使得债权人的地位实际上降低到最终索取者的位次时,债权人便有干预企业经营的必要,才能取得干预企业经营行为的资格。3这就是为何在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其董事会要被管理人替代、其股东会要被债权人会议(以及重整程序中的关系人会议)替代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而,在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包括破产清算程序和破产预防程序)之后,有关公司重大事项的决议权,包括“主要财产处分的决议权应当转由债权人会议(在重整程序中为包括债权人在内的各关系人会议)行使。而破产程序中的管理人是替代董事会(及经理会)行使破产财产或破产事务的管理权的,在地位上也大致与公司治理中董事会相当,具有一定的债权人会议执行机关的属性及其权限范围,除了破产法所做出的具体要求和限制之外,并不改变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