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思考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思考 农村党员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紧紧依靠的根本队伍和政治力量。客观地说,广阔农村党员对党有着深厚朴素的感情,他们的政治觉悟、责任意识和社会影响力均明显高出普通群众,在各个历史阶段为促进农村开展、维护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奉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局部农村党员确实存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时代先进性未得到充分体现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途径和形式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坚强的政治力量。 第一,稳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党员在农村工作中的先锋队作用。要围绕五种素质的
2、提高,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全面教育。一是围绕政治素质的提高,开展经常性的党性教育。受培训形式单一的影响,一些农村党员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已经开始淡化,甚至一些农村党员对党的根本理论已经开始淡忘。近年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对他们来说是未知的概念。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党员的经常性党性教育,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尽快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二是围绕技能素质的提高,对农村党员开展市场经济知识教育,使其熟练掌握驾驭市场经济的技与能,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成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道路上的致富能手。三是围绕法律素质的提高,开展法制教育,使农村党员牢固树立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的思想
3、观念,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四是围绕文化素质的提高,开展先进文化方面的教育,使农村党员坚持意识形态领 域的一元化,自觉抵抗落后、反动、腐朽观念的侵蚀。五是围绕创新素质的提高,开展思想教育,不断强化农村党员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善于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使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领域都能体现先进性,发挥先锋队作用。 第二,推行党员责任区管理机制。明确党员的责任,使党员知道该做哪些工作、怎样做好这些工作是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推行党员责任区管理,就是将党员的职责划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管理一个区域,具体明确做好区域内的农业结构调整、社会稳定、方案生育、重点工作配合、解决邻里纠纷、
4、精神文明建设等多项具体工作,并根据每项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工作难度划定分值,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结果与党员定格相结合,在此根底上,疏通党员“下的渠道,把少数不履行职责、考核分值低、评定不合格的党员清出党外,以此纯洁党员队伍,鼓励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决局部党员无事做、无职无权的问题。 第三,完善纳新机制。要切实把解决农村青年党员比例低、文化程度高的党员比例低和“双强能力弱的“两低一弱问题作为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农村党员素质的一个根底工作思路加以落实,积极吸纳一大批有致富能力、有带富能力的青年农民参加党组织,使农村党员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能够体现时代要求和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第四,加强制度建设。一是要充分认识维护农村党员行使党章赋予的权利的重要性、紧迫性,努力标准村级党组织民主集中制原那么、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议事制度等,真正保持农村党员参与村 级管理的积极性。对重大问题,村党支部要么召开会议讨论决定,要么逐一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真正制订操作性极强的制度,标准农村党员的言行,使他们做到思无崖、行有制,形成广泛一致的认同。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