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对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五点思路.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88273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对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五点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对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五点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对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五点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对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五点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对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五点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对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五点思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对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五点思路 .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是协调农产品供需关系,促进农业的持续开展,也就是使农产品供给和需求在总量上力争根本平衡,使供给与需求结构在变化上保持平衡。但调什么。怎样调。需要大量、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来指导。需要我们去研究市场,进而找出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农民收入增加与否。是衡量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否适应消费结构变化的最主要标志。因此,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广阔农民的迫切意愿,也是启动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开展的需要,更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需要。 当前,我县

2、农村经济结构中,种植业、养殖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农业结构调整就是要面对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来开展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化布局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因此,要有效的解决我县的“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就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进行机制、体制上的突破和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着眼于长期的、有效的制度创新和建设,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及信念,采取措施,标本兼治,长短结合,致力于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开展的改革。下面,就如何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做好我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提

3、五点建议: 一、群策群力,营造支农、爱农的社会气氛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今天,结合“三农问题一直以来制约着我县经济社会开展的实际,我们要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群策群力,各抒己见,努力营造上上下下支农、爱农的社会气氛,对我县的“三农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和研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实现各种思维、理念的冲击、磨合与统一,从而形成共识、形成合力,为我县“三农工作的健康、持续、稳步开展奠定根底。同时,在思想统一、方向既定的根底上,科学开展、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增加投入、狠抓落实。另外,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农业经济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一个联通国内外,省内外和州县内外的纵横交错的,能尽可能客观、全面、系统

4、反映各地市场动态的农业经济信息网络系统,使农业经济信息能全面、及时、准确传递到农民手中,建立健全我县农业经济信息的发布、传递和报送制度,提高农业经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从而为我县农产品的市场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二、理清思路,准确定位,实现“城乡、“工农互动 要进一步加大、加强XX县区城建设和矿电产业支柱建设步伐,要树立支持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就是支持“三农的理念。我们知道,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较好的地方,农业已走过了支持工业的阶段,农业已为工业的开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现在,他们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也具备了工业支持农业的经济根底,即:在农业趋向于工业和工业趋向于农业的“两个趋向中,他

5、们走完了第一个趋向,正在进入第二个趋向。然而,如果我们要按照中央的精神,大谈工业支持农业的话,就如同一个还没学会走就想要跑的孩子,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我县目前尚无真正的工业可言,工业支持农业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要立足实际,理清思路,进一步加大、加快我县XX县区城建设和矿电产业建设力度、步伐,全力支持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力争用最短的时间走完“两个趋向实现城乡、工农互动。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根本政策,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从而稳定增加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要积极实施“一推双带扶贫工程,即:“推动劳动力转移,带素质、带收入提高,

6、必须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用城镇建设、工业建设“三化农民,即:“化农民为市民,化农民为农业工人,化农民为农副产品流通商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使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使农民变市民,减少农民数量,实践证明,这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通过实施品牌经营、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三大战略,变农产品为工业品、变农民为农业工人,加快传统农业和向现代农业、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 三、坚持科学开展观,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运用“本钱核算的理念,坚持科学开展观,树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引导好、指导好农业生产特别是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在整个农业生

7、产过程中,要抛弃以往广种薄收的陋习,运用科学开展观原理,合理利用资源,处理好农事活动中各个节令之间的矛盾,进行科学的“本钱核算,扬长补短,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调整好结构,强化科技推广措施,突出优势农产品产业开发,扎实苦干,逐步改变广种薄收陋习,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保证高效农产品的生产和管理,实现农业增效。同时,也能有效的将一局部劳力、资本、土地等资源从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投入到产业经营“刀刃上,发挥更大的效益。具体实践中要努力推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战略,为特色农业创造条件,为防止农业结构趋同打下良好根底。要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来提高其经

8、济效益,从产业结构上看,不是简单的数量关系,而是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品种多样化,质量优质化,整体区域特色化来寻求新的开展,追求“一大于二的经济效果。具体措施是:将本地条件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注重提高产品质量,维护和提高产品声誉,使优势农产品找到和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要根据我县区域资源类型,地理环境,土壤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转变观念,积极致力于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创新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开展具有本地优势和特色的农业,进入无竞争对手领域,开拓新的市场。努力推进规模经营,改变本地一些产品“优而无势,有质量少,不能充分发挥本地特色农业优势的情况,形

9、成质量上档次,产品有特色,生产有规模,竞争无对手,销售能外向的有利局面。在引进外地品种时,要注意引进地的开展规模,以及整个市场开展趋势,假设不注意,很容易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出现新的过剩。即使目前市场上看好的产品,也不能过多地盲目引进,要力求供求平衡,尽力防止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在工业上已提倡多年的“以销定产方针,在农业上也应大力推广。要充分利用我县和全州城市化、工业化建设战略给农业提供的机遇,以县州农产品市场为目标,利用区域优势,准确定位,突出重点,要首先建立起能够占领我们自己市场的优势农产品,以此为根底,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进而建立逐渐趋于成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气氛。 四、准确把握县情,

10、走农村专业协作合作经营的路子 去年我县频繁遭受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就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而今年由于气候适宜,无大灾大害,粮食生产就呈现较好的趋势,预计要比上年增6左右,这充分可以说明我县的农业仍然处于“雨养农业的阶段,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依靠天气、土地、劳力等根本生产要素的层面上,属传统的根底薄弱、抗逆性差的欠兴旺农业。所以,我们要实事求是,紧紧围绕“三带经济,在产业链的延伸上狠下功夫,走农村专业协作合作经营的路子。近年来在一些农村中涌现的“产业化经营雏形中,起“中坚、核心作用的通常是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已小有规模的农业大户,而不是生产采购原料的“公司,这些农业大户们将外面的市场信息带回到本地,由他们组

11、织或其他农户的模仿,客观上带动了本地许多农户学着他们生产同样的农产品,并销往同样的地方,从而渐渐形成了生产、销售相衔接的产业化经营雏形。这种“产业化经营对于带动一个村甚至几个村的农户们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和销售,对增加农户收入,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通过这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我们看到了什么问题呢。又能够得到什么启示呢。它在我们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究竟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呢。这种“产业化经营方式的成功表现在:由农业大户的成功经历作“致富示范,群众根据大户带回的“市场信息进行或组织生产,群众易于模仿,易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另外,生产出的农产品销往哪里、销给谁、销的什么价,农民们心里都

12、有个大概的“底。因而,农户间没有特别突出的利益冲突,利益分配相对均衡,还可以形成一个对利益分配起平衡、约束、调节、监督的机制。但是,目前我县的一些农业“大户获得市场信息的手段都比较落后,对供求关系在未来时期内可能发生的潜在变动难以把握。由于“大户们自身素质的局限,因而拓展新市场的视野也不可能很宽。另外更关键的问题是,这种农业“大户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农产品品质或降低产品本钱、以替代原来的农产品形成“垄断市场的能力较差。一旦市场上对正在生产的农产品需求出现“饱和情况,“大户和“普通农户之间的产业链马上就会断裂,群众就会遭受损失,加上我们的群众“底子薄,抗逆性差,势必会造成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

13、此,政府、涉农部门要积极介入,帮助、支持、引导,应设法促进其逐渐完善,维持这种“产业化经营方式的可持续性,保持其优势,使农村专业协作合作经营组织这种模式能够在此根底上得以较好的开展,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长足开展。 五、改革农村经济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长效的动力机制 要树立以效益考核为主体的思想,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考核评价的依据、中心,以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财富和荣誉导向为驱动力,既要会谋事,更要会谋人,要为人的出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用新的组织资源去“和平演变旧的官僚技术体制。当前,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应是“技术一信息型农业大户和“技术一信息型龙头企业及

14、所带动的广阔农民。政府适时进行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只可起引导作用。政府更应该做好的工作是大力推进农业科研体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迅速孵化出一批“技术信息型农业大户和“技术信息型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一定要形成“使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激发出极大的积极性,使他们“恨不得马上就去承租一大片土地,或者“立即去联络几个大户,准备大展宏图的机制。一定要让基层广阔农技推广人员有像20世纪80年代初广阔农户获得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权时的那种兴奋和踌躇满志。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当前的农技推广体制严重束缚了或者松散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政府那么应下放较多的利益给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发动和鼓励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大胆进行创新。只要有利于农业技术与农户的生产活动相结合,任何经营模式都可以探索。让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在实践中去磨合利益。县、乡一级政府在新世纪的农业农村工作中,要逐步习惯只当“裁判员、“效劳员,逐步将工作的重心放到如何“孵化更多的“技术信息型农业大户和培育更多的“科技信息型龙头企业上来。如果在全县范围内有了许多在竞争中谋求开展的“科技信息型农业大户和“科技信息型龙头企业,并且有了他们自己的“协会,可以肯定地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再更多的依赖政府去做过多的具体要求,而更多的依赖市场这一“魔棒来调整,步入市场化的良性轨道。 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