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情感温馨课堂元素.doc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88861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情感温馨课堂元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情感温馨课堂元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情感温馨课堂元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情感,温馨课堂元素情感,温馨课堂元素 情感,温馨课堂的元素 学生们的每一颗心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他们不仅在准备走向生活,而且正在享受着生活,他们渴望成功的体验和快乐的满足,他们企盼教师用智慧的睿语揭开他们心灵的密码。真正的教育怎能离开教师的滴滴甘露!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对话才是教育发出的宛如高山流水的美妙乐声。的确,真正的教育在于尊重学生,倡导合作与个性的发展: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才是真正的教育。架设起一条连接学生终身发展的长桥,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打造创造生活的钥匙,让失败远离每一个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中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满足学生需要中实现教育的价值。因为九年义务教育是一个

2、人整个受教育生涯的基础,而人文性的语文教学又是整个教育的重点。因而,改进语文教学,发扬语文的人文性,展现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成为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推进语文教学人文化改造,培育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时间的砥砺中,文化不断的培养着人,改造着人,同时又不断被人更新,吸纳人的时代灵性。适合学生的课程,是人类文明基因筑就的营养温床,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力量源泉,是理性教育永不停息的灵性之心。而如今的课堂

3、教学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河,是学生生命流淌的河,是承载新课程文化的母体,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蓝天。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中,通过情感与认知的多次交互,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不断的升华,以知促情,以情知理,建构学生完善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正在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育的促进者的转变,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积极的准备着,积极地听,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随时掌握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探索的热情不断高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已经有“关注之势”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设计已经有“给出知识”转向“引起

4、活动”;教学目的已经有“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变得大方、自信、健谈。的确,改变教学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有许多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着,在这里把我以前听到的几节好课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力求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情感融合 情感是作者创作的灵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去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捕捉作者熔铸于作品中的情与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即思想与文本的融合,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的目的。诗人臧克家说过:“一文未成,多次痛哭,要写出感人的文章,自己一定要先感动过。

5、”同样教一篇课文,要使学生感动,教师必须先被感动。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我总是必须做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创作激情,与作者同欢乐、共忧患。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总是以饱满的教学激情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和老师、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上课开始,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是这样将学生带入授课所需要的情感氛围的:先是媒体播放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望父买橘”的片段,然后教师语:“母爱如和煦的春风,温暖而轻柔,让人夸赞和难忘,而父爱是平静的水波深处的激流,同样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背影中父亲如此,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父亲也是如此

6、。”学生被老师这样的情感感染者,都在一种美好的氛围中,用心的聆听老师的话语。在这样的情绪感染中把学生带入新的境地。接着,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且指导他们有感情地读,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然后创设情境,在学生读懂了课文后,以景入情,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最后提问,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二、力求让情趣充满课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兴趣的诱因,它使人的注意、感知、思维倾向于某一对象,促进智力的更好发挥。在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中,有一位老师让学生以春为题,结合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先让学生通过文本感知春天,再引导学

7、生走出教科书,走出教室,充分利用校外的多种资源,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既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我带着学生们来到了校园外,来到了春天的田野,和他们一起踏青、采花,让他们在鲜活的大自然中获得了真正的心灵自由,他们不时地伸手触摸嫩嫩的小草,时而弯下腰来和大地窃窃私语,时而聚在一起讨论着花儿的色彩。站在阳光里和小树对话,也有的孩子则俯下身子倾听小虫的鸣叫。他们带着各自的心愿与天空中的风筝一起游戏,在碧蓝的世界里放飞着自己的梦想。回来后,我和他们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标本,让他们把春天画下来,孩子们还自己编了好多的小故事、小

8、歌曲等,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他们主动探究,体验创造与合作交流的愉快。”教师的这段话给了我很多的触动。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提高学生的情趣最好的方法当是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情趣。的确,改变教学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我根据教材的类别,通过图画、音乐、道具、创设出形象可感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角色的游戏”中读读、演演、说说,凭借着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引领学生进行创造性地介绍复述,引导学生自觉挖掘资源,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研究探讨。只有充分发掘课文的情感因素,营造情感氛围,使课堂的教与学笼罩在一种富有情趣的氛围之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这样,学生身上所蕴含的学习潜质就会得到全方位调动,就会“好学”、“乐学”,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