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89395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3年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市开展和改革委员会:余勋伟 常德有602万人口,其中465万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常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政府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丰那么根底强,农民富那么经济盛,农村稳那么社会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开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机遇,作为农业大市的常德,更应积极主动采取科学措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奠定坚实根底。 一、加快

2、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开展为根底,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加快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开展、构建和谐常德的必然要求。作为农业大市的常德,没有和谐农村,那么根本谈不上和谐常德;没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就没有常德的稳定和开展。2023年XX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431扩大到3.021。因此,在构建和谐常德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它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

3、明确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又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开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又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开展。要构建和谐常德,就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开展不平衡的现状,把常德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4、设,以开展为重、开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繁荣农村经济,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目前常德农村经济开展还比较滞后,农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2023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3229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恩格尔系数仍高达50%,农村经济开展的任务仍很艰巨,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可有效缓解农村开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促进农村经济开展,实现共同富裕。 3、建设社

5、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现代农业、挖掘农业生产潜力的重大举措。常德是传统农业大市,全市粮食、棉花、油料、牲猪、蚕茧和水产品的总产均居全省之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猪和鱼的生产基地。全市九个区、县(市)中有8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个商品棉基地县,5个商品鱼基地县,1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1个综合农产品优质商品基地县。但长期以来常德农业结构不优,效益不高,农业生产潜力远未得到发挥。目前全市农业生产根底设施薄弱,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科技储藏缺乏,推广机制不活,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许多农活还靠人力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科技奉献率不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往往凭经验种养经营,经

6、营管理粗放,适应竞争日益剧烈的市场经济能力不强。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常德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水利根本建设,推广良种与技术,开展农业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根底和保障。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开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常德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都在农村,只有占全市人口近80%的农民全员参加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开展;只有广阔农村的落后面貌

7、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从总体来看,目前常德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开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开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开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开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曲折。如果农村经济没有大的开展,农民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稳固农村改革和开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开展,不仅是广阔农民的迫

8、切愿望和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挑战和参与日趋剧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开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可使农民共享改革开展的成果,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二、加快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开展期间以来,常德在开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较好的群众根底、物质根底、实践根底。但与此同时,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但新农村建设资金仍缺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

9、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从总体上看常德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开展阶段,具备一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7.62亿元, 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到达7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4.73亿元。但由于常德农村人多地广,新农村建设任务重,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十分严重:首先是乡村两级债务严重。绝大多数乡村没有企业,仅靠县财政拨给的人头费和办公费运行,乡村两级运转非常困难,特别是多年来遗留下来的债务,更是因缺乏来源而无力化解,成了困扰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造成乡村经济困难,基层党政执政能力减弱。据调查,目前常德农村乡村两级负债面在88%左右,乡镇平均负债

10、达400多万元。二是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有限。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没有向农民收费工程,办公益事业全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通过一事一议筹资解决,但实践中一事一议绝大多数议不成,很难办成一件事。比方“村村通工、学校修缮改造、义务兵补贴等筹资筹劳工程,一事一议时只要有几个人反对,就得搁浅,或即使议成了,也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根底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对资金的需要。如为结合新农村建设,常德2023年方案完成通村公路500公里,按每公里20万元左右概算,需投资2023000万元左右,国家政策性补助、地方政府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只能解决6000万元左右,仅此一项资金缺口就高达4000万元。三是地方配套资金

11、压力过大。近几年常德为落实中央、省相关扶持政策的配套资金总额增长过快,远远超过了市财政每年增长的可用财力。由于财力有限,局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常因为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无法实施,进而影响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进度。 2、农村经济稳步开展,但集体经济开展仍不平衡。近年来,中央和省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开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展阶段。2023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到达159.5亿元,粮食种植面积到达572.9千公顷,粮食总产量到达322.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3229元。但绝大局部村集体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比还相当薄弱

12、,可支配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太少;农民收入增长点少,农民收入增加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生活还不够宽裕,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能力缺乏。 3、农村根底设施逐步改善,但抗御自然灾害总体能力仍不强。在国家中部崛起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常德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工程,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等一批根底设施工程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根底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开展有了一定后劲。但与可持续开展要求相比,农村根本建设投入仍显缺乏,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据调查,目前全市水利设施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留下来的,防洪堤坝年

13、久失修,水道淤积,河床抬高,平时河断流,可到雨季河水猛涨,特别是山区半山区洪水爆发,冲倒房屋、冲毁良田屡有发生,大局部乡村道路还未摆脱“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状况。 4、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但农民整体素质仍不高。多年来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常德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阔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了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开展。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

14、得到新的提高,移动 、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高。但与此同时,对农民科技培训还明显不够,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尚未得到广泛普及。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明显偏低,普遍缺乏一技之长,无固定的就业岗位和现金收入,主要靠自身的强壮体力去从事一些体力工作获得收入,农民在文化、效劳、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多。 5、思想认识有了提高,但开展总体环境仍不优。据调查,当前全市广阔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决策非常拥护,对新农村美好前景非常向往,对新农村建设热情很高,信心十足。但就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环境来看仍不容乐观:一是认识上还有误区。对新农村建设理解片面化,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

15、是盖新楼房,建新农村就是修新马路,无视了全面开展,无视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有的认为建新农村,是中央提出来的,常德经济困难,群众温饱勉强解决,没有能力建设新农村,应该由上面拿钱解决,无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要马上将现有的自然村落拆迁,进行统一建设,无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各地实际,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二是社保体系还不完善。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开展相对滞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处于空白,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保险、根本医疗保险等制度的缺位,直接影响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三是土地承包制度还不合理。现在土地发包权

16、是农民,与过去由村发包相比,易出现“插花地,土地不连片,造成种粮大户机械耕作困难,影响农业规模化经营。同时土地承包法规定三十年不变,导致土地在长期内成为家庭遗产,使局部活着的人没地种,甚至1986年以后出生的人连续三代没地种。四是农村金融还不到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变生产型农业为产业型农业,进行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及延长产业链等都需要贷款资金支持。可目前商业银行没这个业务,农业银行、农业开展银行又不太愿意贷款给农民,农民贷款难已成不争的事实。五是村级规划还很滞后。目前全市大局部村没有整体和长远规划,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开展的状态,乱搭乱建、乱丢乱扔现象严重,村容不整洁,开展无序,严重影响农村可持续开展。 三、加快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结合实际,推进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采取以下对策: 1、科学制定开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