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提高我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的思考 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效劳的载体,是发挥公共文化效劳体系作用的阵地,是实现文化大开展大繁荣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的物质根底。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根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开展成果的共享程度。随着XX县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开展纲要和XX县区“文化燎原工程建设规划的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各地的集镇综合文化中心、村落文化宫等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如何经营管理公共文化设施,如何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率和群众的参与度,是实践文化事业科学开展的客观要求,是
2、切合文化民生主题的有力举措,更是摆在每个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进行深入调研的根底上,本文拟通过对我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利用情况的分析,对如何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作一探讨。 一、我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成就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开展。在先后完成“东海明珠创立工程和“111文化建设工程目标的根底上,我市于202223年提出实施“文化燎原工程,旨在通过创立文化强镇(街道)、集镇综合文化中心、村落文化官、自然村文化活动点和文化示范户,建立健全“镇、村、点、户四级公共文化阵地网络。目前,我市已有文化强镇7个,建成集镇
3、综合文 1化中心9个、村落文化宫183个,村落文化宫建成数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0,有3个村被评为省级文化示范村,17个村落文化宫创立成为XX市级基层文化宫,一半以上的文化宫到达XX县区特级和一级文化宫标准,泗门镇等局部乡镇已率先实现了村落文化宫的全覆盖,同时,127个行政村的406个自然村建有“六个一文化活动点,活动点总数到达120230多个。我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文化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基层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202223年,“文化燎原工程被评为XX省新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一等奖;我市积极构建“15分钟文化活动圈的做法还被选定为文化部文化
4、干部培训教材案例。未来几年,我市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将迎来更大的开展前景。仅202223年,方案新建集镇综合文化中心3个,创立文化强镇2-3个、体育强镇4个;方案新建村落文化宫40个左右,自然村文化活动点60个左右,为全市人民就近就便享受文化效劳提供宽广的平台。 二、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使社会公众在闲暇之时有了休闲、娱乐、学习、聚会的场所,对丰富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乡风文明有着显著的成效。但现实中也存在局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建设预期的成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一些已建
5、成的村落文化宫存在局部被挪用、挤占的现象;个别村落文化宫在完成考核验收命 2名的使命之后就被闲置;甚至有极个别的村落文化设施被用来从事赌博等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二)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的不均衡性。一是内部设施利用的不均衡,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成之初可以说是设施齐全,以村落文化宫为例,一般包括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老年活动室)、阅报栏、宣传窗、休闲公园和室外活动场等。现实中,休闲公园和室外活动场的利用率相对较高,跳排舞健身、饭后散步的人相对集中;而其他场所,由于管理效劳不到位,不少设施有闲置现象,如个别图书阅览室因藏书量少、更新慢、开放时间短,借阅人数寥寥。二是利用主体的不均衡。
6、在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年轻人缺位。进出公共文化场所最活泼的人群包括中老年妇女、老年男性和儿童,年轻人相对较少,使得村落文化宫在某种意义上沦为老年活动中心的代名词。 (三)有些公共文化场所存在一定的平安隐患。一是消防隐患。由于局部场所缺乏管理人员,建设时配置的消防设施无人检修,局部场所堆放杂物,容易引起火灾事故。二是财产平安隐患。由于公共场所的性质,人员流动频繁,同时又没有专人对场所内的设施设备进行管理,公共文化设施被毁损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关于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的几点思考 (一)努力培育公共精神,使全社会都成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者 在政府层面,农村公共
7、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应该坚持公益性原 3那么,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过程中无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要贯彻“面向基层、效劳群众,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的原那么,按照“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要求,完成“构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权益的目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新建几个村落文化宫和几条健身路径就可以实现的。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就肩负起了监管的责任,一方面要监管它不被破坏,另一方面要保证它能够到达预期的功能效劳,这就必然要求花大力气切实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力度。如制定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方法等,使之标准化、制度
8、化、正常化。 在公众层面,“保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道理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很多人在潜意识里仍然把“公共的等同于“官家的,把公共事业的建设和管理责任全都放在政府身上。而事实上,现代社会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是公众获得生命意义的重要源泉,公共事务的管理模式将逐渐由政府管理转变为公众的自觉参与和自我管理。因此,社会公众必须把对公共生活及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摆在突出位置,并自觉形成以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政治参与等为根本价值内涵的公共精神。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局部,公众拥有利用文化设施来享受文化的权利,也要担负起保护文化设施让全民共享的义务。在此方面,新闻媒体要积极发挥公益性宣传的功能,为
9、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文化、参与文化、共享文化,让更多的公众明白他们不仅是公共设施的使用者,也是管 4理者,让公共精神深入人心。 (二)积极追求效益最大化,使公众满意度成为衡量管理绩效的标杆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普遍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效劳。因此,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一方面要保证社会公众普遍参与,另一方面要确保提供优质高效的效劳,保证社会效益最大化。就目前而言,农村文化设施重建设轻管理、重一次性投入轻后续补给的现象严重。如果已建成的公共文化设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老百姓无法得到切身的实惠,那就相当于是对建设本钱的零回报、零效益。为此,对建成
10、且已投入使用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要加强管理,形成责任明确、行为标准、富有效率的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机制。同时,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建立对各级文化机构、文化工作管理者的绩效管理考核机制。 (三)研究探索管理新方法,实践科学管理高效使用新举措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保障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行。要搞活机制,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良好运行提供制度保障。确立以市、乡镇(街道)、村和村落文化员为主体的四级目标责任制。市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全市村落文化宫管理的日常督查、通报、考核、奖惩等制度,乡镇(街道)文化站每年对所辖村落文化宫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村落文化宫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
11、人给予通报表彰奖励;乡镇(街道)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及文化站长要承担对所辖区域内的村落文化宫的建设和管理进行指导和 5监督的职责;村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切实把村落文化宫建设纳入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重视解决农村文化设施被挪用、挤占和边建设边流失的问题,对文化设施被挪用、挤占的要限时整改。村班子中要有专人负责村落文化宫建设与管理,按照村落文化宫建设标准配齐配强村落文化宫管理人员,标准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教育培训、团队活动管理、器材使用维护、图书借阅等制度,并上墙公布,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 要加大投入,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良好运行提供经费保障。确立以市、乡镇(街道)、村和
12、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四级经费补助政策。市财政每年拨出3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四级文化阵地建设的资金补助;乡镇(街道)、行政村每年应当将村落文化宫阵地活动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财务)年度预算,乡镇(街道)对所辖区域内的村落文化宫阵地活动经费按该村人均(常住人口)一定的标准进行配套奖励补助,行政村要从村年集体可支配资金中列支一定的比例用作村落文化宫阵地活动经费。在确保政府投入为主的根底上,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企业等社会资金捐赠,扩大投入渠道,进一步充实村落文化阵地活动经费。可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探索采取公司化的管理模式,由政府向企业购置效劳,企业对一定范围内的文化设施进行管理并提供效劳,政府再对该企业
13、进行科学的考评。 要定岗到位,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良好运行提供人员保障。每个建有村落文化宫的行政村应配备一名村落文化员。村落文化员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文艺特长,年轻有活力,热爱文体事业,有一定的 6组织协调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并且具有奉献精神。通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掌握管理公共文化设施的素质和技能。村落文化员要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管好、用好现有文化设施,按照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活习惯,对室内场所定期开放,确保每天不少于8小时开放时间,对户外设施加强巡查管护,对设施功能不全或损坏的设施要予以修复,及时消除平安隐患,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参与活动的需要。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
14、文化生活。 二是不断增强活力,促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高效运行。要丰富基层文化活动载体,以文化活动带动文化设施利用率的提高。市级文化部门要建立健全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以“三送(送戏、送书、送电影)为载体的文化下乡活动,逐步把临时性、分散性的援助帮扶转变为有组织、有制度、有保障的运转体系,使文化下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村落文化宫要有方案地开展广场文化、老年文化、外来人员文化等文化活动。村每年组织开展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体活动6次以上,努力做到周周有文体活动,并确保每个村每年电影放映不少于12场,理论教育、文化艺术、科普知识等培训不少于2期,做到阅报栏定期更换,宣传窗(或黑板报)定期刊出。同
15、时,积极推进村落图书室事业开展,广泛开展群众读书活动,大力传播先进文化,村图书室要确保每年新增图书20230册以上。 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以文化人才集聚人气、活泼农村文化阵地。加强村落文化员队伍建设,强化村落文化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和奖励;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 7活泼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开展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加强文化户建设,发挥文化户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每年评选出一批市级文化示范户和省级文化示范户;加强文体团队建设,开掘和培养多种门类的业余文体骨干,不断稳固壮大群众文体队伍,力争每个村有2支以上业余文体团队,人数20人以上;加强农村文化志愿
16、者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市、乡镇(街道)、村三级文化志愿者效劳网络,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为农村(社区)和企业提供文化效劳。 总之,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三分建七分管,加强对文化设施的长效管理,充分提高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有利于进一步繁荣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有利于进一步维护农村群众的根本文化权益。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的建议白庙回族乡关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的建议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是保障基层人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的物质根底。近年来,各地的文化站、图书室(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工程等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顺利、成绩显著。同时,也应该看到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不高,重“建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