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党政班子培养链调查汇报.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898475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党政班子培养链调查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年党政班子培养链调查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年党政班子培养链调查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年党政班子培养链调查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年党政班子培养链调查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2023年党政班子培养链调查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党政班子培养链调查汇报 组织部优秀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暨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链课题研究部署会议召开以后,我市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立即组成了由干部处、调研室、干部监督室有关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在部领导的带着下,就如何加快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和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链,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一方面,通过座谈(4次,参加59人次)、访谈(12人次)、发放调查问卷(发出400份,收回366份)等形式,进一步摸清当前各级干部对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和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链工作的体会与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查阅大量档案资料、个案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研究干部队伍现状和干部成

2、长过程中的共性、普遍性问题,以求找准问题、把握规律,更好地指导工作。在此根底上,着重就围绕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链形成了本课题调研报告。 一、干部队伍现状 (一)数据统计 (二)根本情况分析 从数据统计分析来看,应该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重视下,我市的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各级领导班子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干部选拔、培养、管理等机制也不断完善。但是,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市海洋经济的迅猛开展,干部队伍现状与我市深入实施“两创一促总战略、实现全面推进“四海建设目标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 1、从学历上看,如图一所示,截止20

3、2223年12月,我市113名市管正县(处)级领导中,大专学历26人,占23.01%,大学学历68人,占60.18%,研究生学历9人,占7.96%;42023名市管副县(处)级领导中,大专学历20231人,占24.88%,大学学历277人,占68.06%,研究生学历19人,占4.67%。300名市管后备干部中,大专学历19人,占6.33%,大学学历271人,占90.33%,研究生学历2023人,占3.33%;随机抽取的市直机关237名中层干部中,大专学历20235人,占44.30%,大学学历12023人,占46.41%,研究生学历5人,占2.11%。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但是,对照

4、海洋经济开展的要求,我市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仍不尽合理。为进一步分析干部的知识结构情况,我们随机抽样了90名副县(处)级干部,其中专业为哲学的2人,占4.17%;经济学5人,占2023.42%;法学5人,占2023.42%;专业为文学、历史学、教育学12人,占25.0%;理工科3人,占3.33%;农学3人,占3.33%;医学4人,占4.44%;管理学2人,占2.22%;外语1人,占1.11%;其他53人,占58.89%。从抽样情况来看,所学专业为文科专业的干部较多,而旅游、物流、船舶等专业的干部较少。同时通过对这些干部所学专业和工作履历进行分析,发现所学专业与现职岗位的工作业务关系不够

5、密切,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和旅游、港口物流、船舶制造等产业的不断推进,配备一批既懂管理、又懂相关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干部显得比较紧迫。 2、从年龄结构来看,近年来,我市在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坚持老中青相结合,充分调动各层面干部的积极性。截止202223年12月,我市113名正县(处)级领导干部中,40周岁以下5人,占4.42%,4050周岁70人,占61.95%,50周岁以上38人,占33.63%;在42023名副县(处)级领导干部中,40周岁以下62人,占15.23%,4050周岁262人,占64.37%,50周岁以上83人,占20.39%

6、。其中4045周岁县(处)级领导干部,从2022年的91人,上升到目前的130人,增加了9.27个百分点。在县(区)390名实职正科干部中,40周岁以下88人,占22.56%,4150周岁240人,占61.54%,51周岁以上62人,占15.9%,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中根本形成了以中青年干部为主体的菱形结构(如图二、三所示)。 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市年轻领导干部偏少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从表一、表二统计的情况看,全市市属部门XX县区(区)35周岁以下县(处)级领导干部只有6人,仅占县(处)级领导干部总数520名的1.15%;年龄上升到37周岁,有28人,占5.38%;上升到40周岁,也只有63人,仅

7、占12.12%。另外,从表三来看,在300名市管后备干部中,30周岁以下16人,仅占5.33%;35周岁以下81人,占27%;从表四来看,在5个市直部门中层干部中,35周岁以下49人,仅占20.68%,40周岁以上154人,占64.98%;从四县(区)实职正科领导干部来看,35周岁以下18人,仅占4.62%;40周岁以下88人,占22.56%。所以说,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与储藏须进一步重视。 3、从干部的成长经历来看,近年来,我市注重确立“在基层锻炼干部,在基层选拔干部的导向,坚持从上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渔农村锻炼并帮助工作,把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打造成一种常态。如图四所示,在

8、113名正县(处)级领导干部中有65人有过基层工作经历,占57.52%,其中有26人担任过基层一把手,占23.01%;在42023名副县(处)级领导干部中,有212人有过基层工作经历,占52.2023%,其中有71人担任过基层一把手,占17.44%。根据表三统计,在300名市管后备干部中,其中县(区)20231名,有基层经历62人,占61.39%;市直机关199名,有基层经历97人,占48.74%。在237名市直机关中层干部中,有基层经历12023人,占45.99%。从县(区)390名实职正科干部来看,有基层经历300人,占76.92%,有基层一把手经历181人,占46.41%。并且大多数的领

9、导干部还都有过多个下级岗位的经历。从我们发放的调查问卷情况来看,受调查的366名县(处)级和乡科级干部中, 30.6%有5个以上、16.1%有4个以上、22.4%有3个以上、29%有2个以上下级岗位的经历,占总数的98%。 但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摸底,真正在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的年轻干部缺少。据统计,目前,我市37周岁以下的28名县(处)级领导中,有基层经历14人,占50%,但有基层一把手经历的只有1人,直接从基层选拔上来的也只有1人,占3.57%;40周岁以下67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中,有基层经历的有32人,占47.76%,有基层一把手经历7人,直接从基层选拔上来的7人,占2023.45%。

10、并且上述县(处)级领导以及上面提到的市直机关干部的基层经历大多是以近5年“暖促干部的形式下派锻炼和帮助工作为主。分析以上情况可以得出,我市年轻干部多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和事业单位,真正在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干部的力度须进一步加大。 二、对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干部培养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干部队伍现状分析以及座谈、访谈过程中,所反映的基层和生产一线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不想到基层工作和基层存在留不住人的现实;局部基层干部,尤其是社区大学生不安心基层工作;基层选拔干部的相关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上下级之间链接不够紧密等,分析原因主要如下: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目前大环境对在基层和生产

11、一线选拔培养干部与机关部门干部相比重视不够,紧迫性认识缺乏,行动上落实较少。认为基层干部学历不如机关干部高、理论素养不如机关干部好、年龄不如机关干部轻,基层干部的层次相对较低,尤其是文字写作能力普遍较薄弱;有的单位对一些重要岗位舍不得腾出来选拔基层干部,存在本位主义和排外思想,怕选拔基层干部影响本部门干部的积极性,不利于团结和谐。这在客观上造成机关干部受关注程度、提拔的速度和时机要比基层干部多得多,导致基层干部存在低人一等的心态。而另一方面,从干部自身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现实生活“四个多样化的影响,冲击涤荡着干部的心灵,影响着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利他动机递减,利己

12、动机递增,道德模糊,对到基层或艰苦地区接受锻炼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毅力和斗志、吃苦耐劳和锐意进取精神都在消退,比较重现实。 二是缺乏标准、长效的制度。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对从基层一线培养和选拔于部还没有可以遵循的制度标准,培养和选拔的资格、条件、范围和工作程序等都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主要依靠提拔、公开选拔等途径;从上级机关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主要通过挂职或新农村指导员等途径。不管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存在途径相对单一的问题。特别是影响人才流动的身份、区域、部门、所有制等体制性障碍较多,机关工作人员相对饱和,而安置军转干部、公开招录公务员占用了

13、大量编制和职数,可用于选拔优秀基层干部的编制和职数就更为有限。并且即使有,也受到干部流通机制的制约,市、县(区)、乡镇(街道)几级之间,尤其是市XX县区(区)或县区之间,在现有政策条件下,要调动一名干部,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解决,所以有些上级机关部门即使有空缺编制,也发现基层有适宜人才,但因为怕家属安置等一些麻烦问题,还是按照公开招考公务员的方法进行招录,导致基层干部很难通过正常的渠道进入上级党政机关。比方直接来自基层的年轻县(处)级领导缺少问题,因为基层干部层级较低,其培养的责任主体主要在县(区),而县(区)是按照科级干部的目标对其进行跟踪培养,如果不是“小步快跑而是让其自然成长,那么提拔为

14、县(处)级领导的基层干部年龄一般都不会太轻。 三是部门利益差异的影响。县(区)、乡镇(街道)之间,部门与乡镇,甚至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工资、奖金补助分配的不平衡,有的甚至是差异很大。对于县(区)部门的年轻干部尤其是一些高收入单位里的年轻干部,容易产生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思想,总希望在本单位长期呆下去,一些收入高的单位的优秀中层年轻干部即使是被提拔,也不愿意到收入较低、工作条件较艰苦的基层或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有的到位后,工作也不安心。同时,也存在局部县区或乡镇基层科级干部,觉得在县区通过自身能力提拔为科级干部比较不容易,也就是一个部门的局长或乡镇党政正职,承担的责任较大,相应的权利也较大,如果不

15、是提拔,到市级机关担任中层也不太乐意,除非是遥远海岛县区。 三、对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链重要性的认识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工作的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去年12月,李源潮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学习十七大专题研究班上提出,要“努力形成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党中央高瞻远瞩,树立了优秀的干部应该成长在基层、培养在基层、开展在基层的干部工作导向。 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链是党的根本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要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都

16、是如此。尤其是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对党员干部最大的考验就是对其带着人民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的考验;最大的实践经验就是其带着人民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为选拔党政干部的重要法规,更进一步明确规定,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基层工作经历。这说明,重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不管是从党的行动纲领来讲,还是从具体的条例来说,都是党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准那么。 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链是党的成功实践。从共产党诞生那天起,党就十分重视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在战争年代,不管是党的领导人还是军队的领导人大多来自一线,都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领导工作才能。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党的这一用人准那么有直接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依然如此。邓小平同志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