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本阅读重在读思悟结合文本阅读重在读思悟结合 陈小贞 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即为思考、思维的意思,“罔”即为迷惑的意思。其意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它诠释的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注重通过自省来提高自己修养的道理。小学阶段的文本阅读也不例外,只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本,而不注重学生阅读与思考、醒悟结合起来,就难以达到引导他们在读与思中领悟文本精妙的目的。一、读是前提 小学阶段重视文本阅读非常重要,它是小学生阅读的起点和基础。理想的文本阅读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的读书活动,是师生与文本共同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在读通、读懂、读好文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
2、能力,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启迪的过程。为此,让学生有效地讀通、读懂、读好文本,便是文本阅读教学的前提所在。首先,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是首位。在小学生阶段,受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的文本阅读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此时教师就要起主要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阅读细节,特别是解决学生因知识、经验局限性而出现的一些不正确的理解问题,在尊重学生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其次,文本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样是首位。学生是文本阅读的主人,文本阅读既要让他们读起来,更要让他们的身心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形成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始终
3、带着热情去充分体验,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从而产生独特的心理感受以及情感意志。如在渔村一文的阅读教学时,就可围绕阅读主线,想方设法让学生用心、用情去阅读,学生在用心用情的阅读过程中,就会享受到情感的陶冶、读的乐趣。二、思是关键 具有心智内隐活动的文本阅读,需要的是思考的激荡。阅读使思考激荡起来,就是需要有学生读后的自己的思考,而且思考得有深度、有力度。思考是一种认知能力,是一种独特的认知技能。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思考、会思考,就不会盲从、迷信权威,就会根据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观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做出理性的判断与选择,并得出经得住考验的结论,最终形成自己的认识观、价值观
4、、判断观、决策观。让学生阅读饱含着作者浓厚情感的优秀文本,常常会使学生的情感活动与作者的情感因素、文本中的艺术形象产生共振。产生共振源于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第一步便是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思考带来的价值就是甄别有价值的问题,并围绕问题思考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去观察分析、思维判断,进而提高学生自己的思考水平和思维能力,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认知。如在预习葡萄月令一文后,提出以下质量不一的问题:“作者最喜欢吃什么?”“作者对葡萄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喜欢栽种葡萄?”“作者写作的时序安排是怎样考虑的?有什么特点?”“作者使用那么多的口语写葡萄的用意何在?”从认知的角度深度来看,前面两个问题是没有多
5、大探究价值的,但后面两个问题则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突破口,让学生沿着这个问题思路去深化阅读,去体会作者朴实自然的行文风格、朴素自然的语言之美。三、悟是升华“悟”是文本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思考的升华。文本阅读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升华。为此,文本阅读必须重视让学生在读中悟,且要把学生悟的体验充分表达出来,在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文本的体悟能力、联想能力、迁移能力、创新能力,进而形成学生认知的某种思想。因读懂文本而悟出来的思想一定是新颖的、高境界的。但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的局限,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至关重要,就要对学生的“悟”进行梳理、归类,引导学生对重点句、段以及情境
6、的把握、体验,并根据学生把握、体验的质量、结果,引导学生再读再悟,使认识、感知再提高,使思想、情感再升华。如在教学阅读满井游记文本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心感受文本中的每一段、每一句,从中找到你最喜欢的语句,想象描绘这些语句中的意境,感受意境中的人、物、事及其关系,品味景、事和作者情感,并与同学交流。学生各抒己见,交流各自在读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绝伦、抒发情感的恰如其分和表达方法的匠心独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将新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悟”既是情感的体验,更是理性的思考。小学阶段的经典文本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力,有嚼之不尽的言内之义、言外之意,需要教师多组织、多引导学生对作品意境的品读,如此将会让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审美乐趣的享受、情感体悟的升华。(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四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