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信仰书简有感 (一) 14行管3班刘佩珊 信仰书简是学院老师竭力推荐的一本好书,大概老师意识到中国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信仰的追崇,强烈推荐同学们阅读此书,希望能够提高同学们对信仰的意识,在阅读中感受信仰的力量,从认识信仰出发,让信仰引领同学们的个人开展。 信仰书简收集了二十多封师生关于“信仰的探究的书信,让我们从别人的视角中认识、探索、理解“信仰。从信仰的意义、辨析、生活的信仰、科学的信仰、宗教的信仰这五个方面展开思考,老师们针对来信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仔细斟酌着老师的回信,与其说是老师对学生疑问的解答,还不如说是老师也只是在根据学生的疑惑提出自己的见解,毕竟老师的生
2、活经历、了解的知识比学生丰富的多,老师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利用自身知识,在与学生探讨“信仰会更加有写实性、社会性,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的回信内容宛如教科书上苍白无力遥远不及的内容。这样富有真实感受的文字也是打动我的地方之一。 “信仰,书中有时候会把他描绘得很渺小,关注自我的开展便可;有时候又会描绘得很宏大,与国家、社会开展相关。在我没有阅读此书前,我对信仰没有很大的意识,我没有意识到我对生活的相信就是一种生活信仰,没有意识到我希望能够为学院组织做奉献和对学生工作的坚持是一种校园信仰,没有意识到我热情待人和蔼做好事也是一种生活信仰等等。原来我们平日生活中所追求的一切是因为我们有着信仰的支撑,我们没
3、有意识到最根本是因为信仰在为我们提供最坚实的地盘,让我们可以不断地追求人生开展。是因为信仰,让我们的生活是在光明中继续,让我们有超越现实的强大力量,让我们勇敢追梦,让我们在平凡中追求不平凡。这样朴实的生活信仰,才能不断鼓励我们关注自我开展,逐步实现生活理想,成为优秀的平凡人。书中更是提及到“信仰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这让我对我本身如此朴实的信仰产生一种愧疚感。我所树立的信仰仅仅停步于自身开展,没有联想到我们国家的兴旺兴旺、社会的安居乐业,那么我所树立的信仰算狭隘呢。书中也列举了中国革命史的战士事迹,他们当时为国家洒热血、抛头颅的荣耀壮举,是因为他们有着为国家为社会的宏大信仰,他们对建设国家的关
4、注度远远高于建设自身。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如此伟大的具有利他主义的信仰呢。在辨析关注自我的信仰与伟大的为国为社会的生活信仰的关系,我们应该思考两者的互生关系。我们在生活中关注自我开展的信仰,就是为了我们的美好幸福生活,我们相信个人的努力可以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年代里享受快乐。同时地,这样的关注自我开展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对国家对社会的关注的信仰。我们相信社会上每个个体关注自我开展,作为一个大整体的国家与社会也将会是往前开展,渺小的个人信仰的集合便是撑起了宏大国家社会信仰。不管信仰有是渺小或是宏大,有信仰,我们才会相信生活,对生活有着美好的信念,我们才能够树立坚决的信
5、仰,在信仰的根底上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有信仰的根基,人生的高度才不断正向开展,社会也是不断向前。 希望我继续坚守我的信仰,心存信念与期待,践行于生活,个人得到开展,并为社会开展奉献小小力量。 读信仰书简有感 (二) 16行管1班陈颖琳 信仰照亮前路 这是一本简单又复杂的书,书本不厚,篇章不长,内涵丰富。 称其简单是因为书中使用类似书信的格式,以与读者对话的形式,从而在针对不同的情况,即一些对于当下大学生可能会遇到或产生疑问的问题,通过假设干位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均有一定高度的导师做出解答式的回信而组织成书。所以,作为读者去阅读这本书,是简单的。 另一方面,称其复杂是正如书目而言,书中围绕开展的是
6、信仰,与大学生谈理想信念。信念,理想,信仰,任一都是建立在我们的精神层面上的。书中章节有不同的导师不同的风格的相关的讲述,关于思想上的理解是复杂的,对于各人自身的精神建设亦有不同的影响。我们或许很难说仅仅通过文字的阅读去得到改变,反而应从阅读后产生一番思考,从中有所得且进一步去化作实际。因此,这又是其复杂性的表达。 我自认我仍然未能够很好地理解到信仰的涵义相关,或许是因为这并不能够通过文字表述去说明,而更多是如今作为大一学子的我,在思想层面上的缺乏。经历过十二年学习生活,经历过埋头苦干的高考备战,到如今踏入大学校园的新开始,有时候真的感觉到挺虚无的。大学中的日程更轻松了,更开阔了,更自主了,而
7、在另一方面却会变得松懈,无动力,甚至会无所事事。你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不主动去和他人交往。为什么这么多的社团活动不去参与。为什么别人的每天过得那么充实自己却一无是处。很多时候很彷徨,很无力。 因为在学习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在生活处事中缺乏追求,那就缺乏了应有的引领前进信念,缺乏信念就无法拥有信仰。要认识到存在问题,要改变这种消极的状态,必须让信仰去照亮我们的生活。 倘假设要询问信仰到底是什么,如何做一个有信仰的人。我无法给予你准确的答复,或许请教名师学者也未能解决这个问题。信仰是精神层面的,是抽象的,而又是我们每个人的有意义地生存生活所必须的。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可以说是绝对不会有所成就的。 同时,
8、要建立属于自身的信仰亦并非易事,但是树立起适合自身需求的信念是能够做到的,明确所追求理想也是可行的。我们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信念,让大学生活更加充实美满,让信仰照亮前路。 读信仰书简有感 (三) 15行政管理2班沈金英 初识信仰并且认真地去思考过这个问题,源于我在某一本书里接触到的一句话:“每一个能把自己的灵魂交付出去的人都是幸福的,或一个人,或一件事,又或一种信仰。百度百科对信仰的定义是: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那么。这种解释并不能满足我对信仰这个问题的好奇心,因为从小到大,我信奉和尊敬并且严格遵循的规那么或道德标准纷繁复杂,那么,这
9、是不是说明我的信仰有很多呢。如果是的话那我为什么感觉不到幸福,相反地在我人生的很多的关键抉择时刻我为何会那般地迷茫和不安呢。自那次以后,我的这些问题就一直搁浅着了,直到读完老师推荐的信仰书简,那些问题的答案在我的脑里渐渐地浮现了。 一封封的信笺解答了我心中的很多疑惑,比方什么是信仰的问题,对信仰的界定与辨析问题,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科学的信仰等等。沿着这条线,并根据信中各种有关信仰的解释,我大体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明:信仰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相信的并且以仰望的姿态去遵守与追求的思想层面上的目标。它和相信、信念、宗教等概念有很多不同之处,我们尤其要学会区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思想体
10、系,简单来讲,前者是科学的,而后者是虚构的。所以我们在选择哪一种信仰作为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伟大的共产主义才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明智选择。 该书中的很多观点精辟简洁,论证充分使人信服,而最令我有感触的是第24封信(谈谈对党的信任)里的观点。因为我也有着与该来信人一样的观点,尽管已经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但对党仍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我们党创立新中国的伟大战绩不可磨灭,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贪污腐败、行政效率低下和贫富两极分化等等问题,此时有不少人对党的偏见也就一再加深,甚至对党失去了信任。然而谈谈对党的信任这封信很好地解答了我的疑惑,消除了我
11、的疑虑,坚决了我对党的信念。诚然,如该信所说“判断一个政党,必须从整体上去看党的宗旨、大的开展趋势、实际实行的方针政策、大所数党员的所作所为,而不能凭个别人、个别时期的错误作为判断。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它代表着我们国家大局部人的利益,为我国甚至是世界各国的人民谋开展,谋福利。我们不能仅以当前出现的个别问题就去否认我们党的路线的正确性,所以,对党的信任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国人应该有的信念,并且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与共产主义社会做出自己的奉献。 信仰书简的可贵之处不仅是老师们的精彩答复,也在于那些来信的清晰明确的问题,我很敬佩能提出那么深层次思想上的问题的同学,他们对一个问题
12、的思考如此深入,如此执着。最后我对该书的编排顺序上有一点自己的看法,总体来讲,本书从信仰说起,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出有关于党的信仰问题,这在思维逻辑上是必然正确而且能让大局部人接受的。但对于像我一样根本没有意识到入党是关乎信仰的问题的人来说,一开始读起来就不怎么吸引眼球了,并且只能在读到后半局部的时候我才找到该书的重点或者说核心所在。所以,如果能在一开始就把能说明入党是关乎信仰的大事的信放在前面的话,我想这样一来,像我一样的读者就会更有目标性了,对于我们渴望寻找问题答案的内心会有一种导向的作用。 第二篇:读谈美书简有感读谈美书简有感 葛明 利用闲暇时间,读了一本谈美书简,历时近一个月,这主要得益于
13、作者严肃的写作态度和让人肃然起敬的内容。但是这么长的时间也没有白花,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毕竟还是有了些收获。 很难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晚年会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作者晚年时回忆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
14、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外表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那么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作者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在美学领域是全国的权威,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明了美和美感的规律、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 在前言中,朱光潜告诉我们怎样学美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他对我们人生观的引导,如在前言中朱光潜写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
15、,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答复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方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忆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开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表达社会历史开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那么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开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纵观全书,先生博学多才的本领已经领教过了,无论是古典诗词、传说典故,还是艺术流派都信手拈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 十、十 一、十二章,因为先生系统地阐述创造与想象、情感、格律的关系时竟然把王昌龄的小诗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优带昭阳日影来。分析得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