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商人的经济学与治国者的经济学 商人治国.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906714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商人的经济学与治国者的经济学 商人治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商人的经济学与治国者的经济学 商人治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商人的经济学与治国者的经济学 商人治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商人的经济学与治国者的经济学 商人治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商人的经济学与治国者的经济学】 商人治国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迅速商业化,经济学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皇冠。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渗透到各门社会与人文学科,有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之说;透过经济学家在群众媒体上的通俗写作,经济学常识逐渐影响到普通人的思考方式;政府官员也深受其影响:很多官员以拥有经济学、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位而自豪。 不过,说中国自1990年代以来是经济学的时代,并不准确。在此之前,中国社会的主流思考方式就是经济学的,虽然那是另外一种经济学。在经济学界内外,迄今仍能听到两个名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1990年代后盛行的是后者,并在学术界大体上替代了前者,但前者在学术圈之

2、外仍拥有自己广泛的世界。因此,中国早就处于经济学时代,且保持着连续性。 哪种经济学 1950年代以来,中国建立了集中经济体制,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政府成为经济性活动之直接控制与经营者。这表达于三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通常是国有制,即政府占有资源,占有生产资料,开办工厂,开办商业、金融等企业。第二,这些企业也是国营的,也即政府直接经营这些工厂、企业,企业负责人由政府任命,其身份是国家干部,员工那么是国家的雇员。第三,这些工厂、企业全部按照政府自上而下的全面方案,组织生产、商业活动。 这样的体制是按照当时的官方经济学中的制度蓝图建立起来的。因此,那个时代就已经是一个经济学的时代。每个人都

3、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反复接受官方的政治经济学教育迄今依然如此。因此,当时思考问题的主流方式根本上是经济学的。那个时代也自然形成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历史学领域的“五朵金花,几乎全部与经济有关;即便在文学评论领域,人们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 当然,那个时代是比拟特别的。从一个侧面看,那是一个政治的时代,但彼时的政治却是使用经济学的术语进行的。用当时流行的话说:政治的背后是经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根底决定的,构成经济根底的生产关系那么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官方经济学正是以此为建立和维持国有、国营、方案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彼时的政府就是一个庞大的公司:政府像公司管理层一样统一指挥人们进行

4、生产、消费、积累等经济性活动。 因为官方经济学在公众、在政府、在教育体系中有那么深厚的根底,所以,1990年代以来出现的经济学热,也就不难理解。因为,人们早就已经熟悉了经济学的术语,也熟悉了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当然,此时流行的是西方经济学,因而,影响公众的经济学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这个所谓的西方经济学,根本上是19世纪后期形成、在20世纪积累了深厚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罗宾斯曾经给这个经济学下过一个经典而简短的定义:经济学家研究如何有效率地配置稀缺手段。1950年代后盛行的官方经济学是论证政府控制、管理经济活动效劳的信仰与知识体系,其理论框架中的经济活动主体是国家,或更准确地说是政府。西方

5、经济学那么实现了个人主义转向,将个体视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此个体透过理性选择实现其收益之最大化。这样的经济学或可称之为商人的经济学。在这个经济学理论体系里,只有相互竞争的个人,而没有政府,这一点与官方的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强烈比照。也因此,两种经济学体系之间曾经发生过不少观念、理论、政策建议上的冲突。 不过,在政府官员、公众的心智中,这两种经济学是混杂在一起的。官员、一般民众在学校学习的是官方经济学。在校外,比方在群众媒体上、在财经作者的著述中,接触的那么根本上是西方经济学。如果说1990年代确实是经济学的时代,那也是两种经济学体系的混合。只不过在不同的人那里,两种体系的搭配比例不同而已。人们在不同

6、的场合依据不同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不同的经济学概念体系与思考方式,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那么是有意识的。 一个根本的搭配结构是这样的:人们用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处理私人事务,在公共事务领域那么运用官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在1990年代流行的最大社会后果,也许是对“私利的启蒙:它对斯密的体系进行了割裂,以一种过分简单化的逻辑论证了:私人利益并不可耻,增进私人利益反而是荣耀的。经过经济学的这一启蒙,人们开始光明正大地普遍信奉收益最大化的信条。人其实总有自利之心,但在以前,人们对此还是遮遮掩掩的。通俗作家笔下的经济学那么说:自利就是美德。于是,实现自己收益最大化,就被人们普遍作为人生的道德指南。这一点,商人自

7、不用说,普通民众、官员亦然。 民众可能会用官方经济学的话语来批评自己不满意的社会现象,比方,人们会依据官方经济学来批评政府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官员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更是本能地坚持官方经济学的根本命题,比方,他们仍然坚持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广泛、深入控制。今天人们看到的政府的公司化、商业化,不过是原有的政府直接控制资源、经营企业的体制的延续,而官方经济学对此是可以提供论证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可理解当下中国民众、尤其是各级政府官员的心智。毫无疑问,如果进行一番国际比照当会发现,当代中国人的心智之经济学色彩可能是最浓厚的。这是因为,中国人自小就接受了系统的经济学教育。这其中,官员的心智又

8、是所有社会群体中最有经济学色彩的。他们自如地在两个经济学体系之间转换,让不同的知识为我所用。而中国当代社会的诸多严重问题,也恰恰渊源于此。 回归秩序的经济学 上述两种经济学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气质:物质主义。两者都强调对于物质利益的获取、占有、支配,并享有其好处。只不过,官方经济学里的主体是政府,强调政府对于资源、财产及其收益的占有,以增强国家的力量;西方经济学里的主体是所有的个人,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个人实现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至少中国人是如此理解的。前者以政府为商人,后者那么以个人为商人。 这样的观念体系,当然会导致严重的社会、文化问题。人不是商人,或者说,正常的人不应当只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计

9、算机器。当经济学成为一种盛行的迷信,当利益最大化成为社会普遍的道德信条,把人们联结在一起的非经济性因素,就会被人们当作商业性质的问题来处理。比方,很多经济学通俗作家曾经用经济学分析爱情、婚姻、友情、孝道等等。此时,社会秩序必然趋向松动、扭曲以至解体。 同样,一个正常的政府也不能是商人。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说过:“论气质之不相容,无过于商人与君主。商人可以以最大化收益、最大化财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按照斯密的说法,在恰当的制度框架下,商人的这种努力将有助于公共利益。然而,政府如果也以最大化即时的收益和最大化资源占有、财富积累为目标,那么必然使整个经济体系扭曲。或者是政府既为裁判员又 为运发动,而置

10、非政府的商人以不利位置;或者是政府给予某些商人以特权,让其他商人处于不利位置;或者是政府让投资者、经营者作为一个整体处于特权地位,而令其他社会群体如劳工、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简而言之,一个按照经济学的逻辑行动的政府,一个物质主义的政府,极有可能让自己成为特殊利益群体,或者在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制造权利的不平等。当代中国社会在经济高速开展之后却面临种种问题,即是因为这种不平等。 当然,在现代工商社会,在政府必须承当大量公共品供给、因而需要充分税源的社会,政府无法抛弃经济学。但是,明智的政府会远离形形色色的物质主义的经济学、商人的经济学,而坚守斯密所讨论的“治国者之经济学。 斯密写作国富论的一个重要目

11、的是把政府从商人变回政府。斯密集中批评之对象是重商主义体系,这个经济学体系就是一种物质主义的经济学体系,它指导君主为了积累国家财富而对工商业进行控制、管制。斯密提出的政治经济学体系那么是反物质主义的。他在第四卷论政治经济学之诸体系卷首写道:“被当作国务活动家或立法者之科学之一分支的政治经济学,为两个不同的目标而运思:第一,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收入或必需品,或者更准确地说,让他们能够自己向自己提供那样的收入或必需品;其次,向国家或共同体提供足够公共效劳之需的收入。政治经济学为使人民和国家同时富裕而运思。也就是说,治国者也是需要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乃是治国者所应当掌握的一门学科。这门经济学确实关注“国

12、民财富之性质和源泉,但斯密告诉治国者:创造财富是国民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向自己提供收入或必需品。因而,斯密眼里政府的三大职能,不包括资源之直接占有与财富之直接创造,仅限于提供公共品,维持秩序。换言之,斯密所设想的作为治国者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与财富无关,而与秩序有关,与正义有关,它是一种秩序或正义的经济学。它讨论的主题是:政府如何维系社会创造财富的秩序,此秩序本身是国民基于分散的知识自发地合作、交换而形成的。 斯密的治国者之经济学原理让我们联想到儒家的教诲。儒家关注财富问题,它提出政府要“富民、养民、教民。但孔子又明确地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的教诲曾遭到西方经济学的中国信徒的广泛讥讽。然而在

13、当下,这一教诲的价值已然凸现出来。 物质主义的经济学特别容易在官员、在专家那里诱发一种总量谬误:把GDP总量当成唯一重要的目标来追求。但在很多时候,总量会掩盖结构的失衡与秩序的扭曲。相反,孔子要求治国者把关注点从总量转向过程、结构、秩序。毕竟,对于社会秩序来说,重要的不是客观的财富总量,甚至不是每个个体财富之多寡,而是人们对于财富分配状况的主观认知,及基于此一认知而形成之财富秩序、社会秩序。如果大量民众感觉自己遭到不公平对待,富人的财富来路不明,那么秩序就内在地具有不安定的倾向。这就构成了最大的社会问题,解决问题需要面向秩序本身,寻求“政理均平,物质的、总量的增长,是缺乏以解决秩序问题的。 一言以蔽之,明智的治国者的经济学具有这样的取向:始终面向由国民之主观精神互动所塑造的财富秩序、社会秩序。倘非如此,那么谬从中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