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908638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3年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 潘云鹤: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导读: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主要有以下途径:第一条途径是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的经营生态效劳资源;第二条途径是用信息技术来改造生产,这对于我们提高生态效益、降低资源本钱、保护环境也有很大意义。第三条途径是将信息技术融入产品。第四条途径是将信息技术融入研究和规划。 关键字。潘云鹤两化融合最近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给中国的沿海地区带来了一些困难。如何战胜这些困难,并把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挑战变成机遇。今天我要和大家讨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问题,就与此相关。 此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个教训是,美国虚拟经济开展得过分了。虚拟经济应

2、该建立在实体经济的根底之上。在这方面,我国政府的头脑是非常清醒的。谈到实体经济,我这里想讲的一个问题是,走中国工业科学开展之路,必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必须富有中国特色,这既来自于中国的现实需求,又来自世界开展的需要。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新世纪我们国家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世界各个国家的信息化战略,都是根据各国经济和文化开展的阶段而提出的。例如,日本政府在2022年制订了电子日本战略(e-japan),这一战略提出日本要力争在5年之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到了2022年,日本推出了电子日本战略二,提出要开展7个领域

3、医疗、食品、生活、中小企业、知识、劳动就业和行政。欧盟于2022年制定了“电子欧洲的方案,其目标是每一个居民家庭、企业和政府都进入数字时代,享用最先进的公共效劳,建立以创业精神为支柱的“数字文化的欧洲,建立消费信任,以增进社会的融合。印度在1998年就提出,到202223年全面实现信息化,其战略目标是“加速推动世界级信息根底设施的建设。202223年印度软件和it效劳业出口已达500亿美元,上述目标已经实现,其网络能力年均增长30%,所有的学校和医院、行业都实现了it应用和it教育。 分析说明,上述国家的信息化目标与中国都不一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中国信息化进程中最耀眼的中国特色战略。 从

4、国情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反映了中国工业化的需求。首先,中国工业生产的规模已经很大,中国现在制造业规模全世界第三,而信息、电子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日本,位于全世界第二。我们有很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已经占世界市场的50%以上,现在全世界有30%的日用工业品是从中国进口的,而像电风扇、电视机、拖拉机、挡车机械等,中国占世界市场的份额都已经超过了40%甚至50%。其二,我们的交通规模也很大,铁路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全世界第 三。我们的高速铁路过去为零,现在从北京到天津的高速铁路的速度是全世界最 快的,正在迅速建造的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将是全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据铁道部估计,今后5年我们所要造的高速铁

5、路是全世界最多的。我国的高速公路近几年开展也很快,仅次于美国,开展速度居全世界第二位。我国港口已完成局部的吞吐量已经占全世界第一位,同时我国的亿吨港口拥有量居全世界第一。其三,我国根本建设的开展增速很快,2023年已经超过了4000亿平方米,202223年到达4500亿平方米。 无论是制造业、运输业还是建筑业,一方面,中国的工业规模很大;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仍旧处在传统工业化的老路上,表现为“三高两低,就是物耗高、能耗高、生产环境代价高,而人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低。环境和资源的全球压力,加上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三高两低的压力也很大,困难与时俱增。我国的国内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20%-4

6、0%,我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而我们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却很低。从全国范围来看,202223年我国的人均gdp为2490美元,大概是美国的1/19,浙江人均gdp大约到了5000美元,即使这样,也只是美国人均gdp的1/9。 再从历史来分析。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中国工业化的难得机遇。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可以从中看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国家工业化的世界性巨浪。 第一次巨浪起源于英国。1769年,英国的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启动了动力机械化的时代。蒸汽机时代的机械化和以往靠人工和畜类推动的机械完全不一样。由于蒸汽机的创造,推动了人类技术的不断进

7、步:1779年出现了动力发动机,1803年出现了轮船,1812年出现了火车,1825年出现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1829年出现了拖拉机。至今为止,人们所使用的最有效的机械,实际上都是在蒸汽机时代的那一次工业化浪潮中产生的,即使有所变化,也无非是后来把蒸汽机变成了内燃机、电动机而已。因此,由于工业化进程,英国人在20230年以后,有70%的人住进了城市,英国也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工业化不仅带动了本国的工业化,而且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开展。 第二次巨浪起源于美国。美国的工业化浪潮实际上应该叫做电机化浪潮。不过,严格来说,电机化浪潮实际上不是从美国开始的。美国人创造了发电机,俄国人创造

8、了电动机,电机化最重要的两个机械不是美国人创造的,而是欧洲人创造的。但是美国人从1876年开始创造了 ,1878年爱迪生创造了白炽灯泡,启动了电气化时代。仅仅有这些,爱迪生还不能启动电机化时代;爱迪生的聪明,在于他不仅创造了电灯泡,而且还在纽约使用欧洲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厂。当时发电厂的电力传输只有几公里,即使如此,它促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能够供应电,能够把几平方米的范围都照亮。这就启动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电机化时代。美国人以电机化带开工业化,从而进入到汽车、钢铁、石油快速开展的时代。到192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美国也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这一次工业化浪潮对

9、世界的奉献可谓巨大。 可以看出,尽管世界上有很多的强国,这些强国走出了自己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但是,只有把那些最有前途的信息技术融入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且能够 在消化和吸收的根底上加以创新,只有这样的民族才能造就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工业化浪潮,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开展。 中国在新世纪提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正是看到了这样一个机遇,指出了这样一个途径,希望能够在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对世界文明做出中华民族自己的奉献。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受阻的五大软肋 中国的信息化进程开展很快,但仍然不够强大,还存在严重的不均衡。信息化产品,我们在数量上开展很快,但在质量方面还很薄弱。例如,显示器、 、彩电、

10、dvd,以及移动 和固定 ,我们的这些产品占全球的总量现在已经到了50%、30%、43%、80%、40%,尽管如此,2022年中国的信息社会指数程度还只是在全世界排第44位。一方面,我们的信息产品做得不错,另一方面,我们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还很不够。其中的原因何在。总体看来,我们整合和开展信息产品的水平还存在着几个比较大的问题: 1、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性认识缺乏。 首先是跟踪过分。我们太热衷于跟踪,中国人始终对西方强国存在着迷信,中国人对西方强国的跟踪意识特别强,我们希望通过跟踪西方,最后超过人家。但是人家跑的那条路是不是适合你跑,我们没有考虑过。跟踪、赶超是需要的,一定程度上在中国

11、开始振兴的初级阶段起到过巨大作用,但是事实证明,跟踪赶超的路不能一直走下去。我们应该靠自己的创新和开展来走自己的道路。我们走的路一定会和西方不一样,如果和他们一样,那就一定超不过他们。这是很明白的道理。此外,就是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认识还缺乏,我们往往将融合看成是局部性的战略,而没有把它看成全局性的战略,没有充分认识到它对国情、世情以及历史性挑战和机遇的意义。 2、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研发投入严重缺乏。 不妨来看一看从1998年到202223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科研情况。我们企业的数量在增加,但是设立科研机构的企业数量,除了202223年有所增加外,其他年份都在减少。这说明我们整整十年时间几

12、乎都在埋头于生产,而很少埋头做科研与开发。从经费投入上看,我国企业对科研投入的比例是1.0%(制造业还要低,只有0.54%),而美国、英国、日本那么大于2023%,韩国、意大利也大于4.5%,差距非常大。不仅是科研比较落后,融合也比较落后。 实际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一种深层次的信息化。它的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工业中各行业的问题,促进工业中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而不是单纯的信息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我们现在热衷于信息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而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那么热情不够。信息产业和工业之间要结合起来,需要做什么。就是rd,就是研发。我们现在促进两者融合的研究经费和工程非常不够,这样的科研状况没

13、法支撑我们去提高工业化水平。 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剑锋没有直指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根本所在,比企业的生产能力重要得多。中国人很注意自己的生产能力,但是很不注意产品的创新。 我们以前的统计,是把本企业没有生产的产品当作是新产品,只要本企业没有生产过的、即使是模仿他人的产品也叫新产品,所以,我们的产品跟踪性很好,新颖性不够。应该看到,产品是研发能够产生利润的必由之路;科研成果如果不能转化为产品,就不会产生利润,研发是表达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品牌效益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企业为什么没有品牌。首先就在于我们没有自己研制的新产品,我们所谓的新产品都是人家研制出来的,实质上也就是人家设计出

14、来的。如果要有自己的品牌,就一定要创造自己的产品,要把产品创新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手段。完整的自主创新应该包含三个局部,即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在产品创新方面大家呼吁得很不够。知识和技术不转化成产品和工艺,也就很难抵御危机。我们从这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历次风暴中都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因此,产品创新应该成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主战场。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三个环节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创新体系。我们应该认识到,即使是最传统的产品也存在着同信息产品融合的广阔空间。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要抛弃原有的传统产业去开展高技术产业;我认为这种理论不完整。一方面,产业结构需要调整,需

15、要从一城、一地转移到另一城、另一地;另一方面,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实际上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就一个产业而言,只要把产品调整好,这一产业就可以变成朝阳产业。最重要的产品实际上是人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东西,不管发生什么危机,这些东西都是人们必需的。人最不需要的是什么东西。大概也就是飞机、等。人没钱的时候可以不用计算机,不乘飞机。金融风暴来了,出去旅游可以换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必须吃饭、穿衣、住房、乘车。因此,我们不应该轻易抛弃我们的优势产业,这些产业属于人类必需,一定会有强大生命力。 4、政府出台的政策,鼓励投资较多,鼓励融合较少。 我们应该鼓励各种交叉型的企业,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要鼓励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交叉融合;要鼓励产、学、政的交叉融合,产、学、政合作才能创新;要鼓励创新与金融的结合,尤其是与风险投资的结合。 5、信息与其他领域的交叉性人才依然匮乏。 人才对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可以举中国软件业的开展来加以说明。200 1、2022年时,中国的软件业非常羡慕印度的软件业;印度的软件业开展很快,赚了很多钱。但是到了202223年,中国软件业的数量、销售总额超过印度,这一变化很了不起。我最近查数据才发现,印度软件业的产值希望超过500亿美元,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这一数据,而中国软件业的产值那么到了600亿美元。但中国和印度很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