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接地气的调研中彰显品格与力量在接地气的调研中彰显品格与力量 双瑞 作为新华社记者中的普通一员,今年 2 月 19 日,我有幸与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一场 6 分钟的视频连线。当时,我正在河南兰考采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连线对话中,总书记几次谈到调研活动的价值,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记者提的要求“基层干部要接地气,你们的调研也要接地气”。从入社起,我就在上调查研究这堂新闻基础课。5 年的实践让我真正体会到,我们所追求的报道的思想、温度和品质,都藏在调查研究这个武器里。这次连线就是个生动案例,如果没有长期的蹲点采访,不积累大量一手的鲜活素材,连总书记的 5 次提问我都难以回答。今天我想讲两个故事,分享自
2、己对调研的理解,以及从调研中收获的成长。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水。今年是黄河安澜 70 周年,古谣说“黄河宁,天下平”,水对于人类生存和国家安危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如何利用水见仁见智。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独立清醒的思考,一直是新华社记者的职责使命。2015 年底,我和同事走访了河南、陕西、河北等多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发现各类引调水工程调水量之大,投资数额之多,个别地方干部对生态环境之漠视,令人震惊。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市级水利部门负责人,面对记者对城市大规模引水造景的质疑,他振振有辞,说营造水面是响应中央“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号召。这种荒诞的逻辑让人不寒而栗。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呢?在白河、渭河等好几条穿城
3、而过的河流上,我切身体会到橡胶坝的威力。以它为界,蓄水的河段水波潋滟、风光旖旎,旁边地价飙升,新楼盘拔地而起,被截水的河段水面干涸、河床裸露,虽然是同一条河流,“画风”却形成强烈反差。有几名缺水地区的干部,还用夸耀的口吻介绍,当地圈出的水面相当于 5 个甚至 10 个西湖。上游造水景,下游闹水荒,城市造水景,农村愁水缸,这种无视河流自身健康生命、人为剥夺部分人群利益的行为居然被附会成响应中央号召。调研中发现的类似问题,公众可能不了解,相关部门也没掌握。而新华社作为社会的嘹望者,铁肩担道义是使命所在。当时和我结伴调研的是一名资深前辈,两个月的采写中,我从他身上学习到很多新华社记者的传统优秀品质,
4、调研能力大有进步。最终,我们推出了地方引调水工程“龙争虎斗”藏风险地方“圈水造景”念歪“生态经”等系列报道。当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引调水工程前期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一些地方无序调水、“跑马圈水”进行控制。这次经历,也让我深切体会到,接地气的调研所彰显的品格与力量。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是一枚三干多年前的搓澡瓦片。作为新华社记者,我一直觉得,做调研不是重大问题的专利,也不是只有沉郁顿挫、横眉冷对这样端庄严肃的风格,调查研究其实贯穿在每一则用心的报道中。2014 年,我曾经写过一篇考古领域的报道商朝人每天千点啥一枚搓澡瓦片引发的趣味考古,出乎意料在朋友圈刷屏了,还被评为当年的新华社“清
5、新文风”佳作。回头想想,这也是一次通过调查研究,从专业性强的冷门题材中,发掘和重构趣味性的报道经历。稿件的出炉算是机缘巧合。当时我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参观,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且被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欣赏它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普通人往往只是看热闹,不懂其中的门道。看到一个布满凹痕的陶块时,讲解员卖了个关子,让猜猜用途。它居然是搓澡用的,商朝人已经过上这么精致的生活了!震惊之余,我发了个朋友圈,大家纷纷揣摩起古人的生活起居。这个文物叫(shuang),有人臆想了一幅画面,商朝人_边搓澡一边满足地叹气:“瓦-爽!”有人说商朝人皮糙肉厚。我萌发了写篇稿子的念头。考古一贯
6、以高冷形象示人,如何把艰深的内容解构、重组和包装,十分考验记者的功力。首先自己要消化吸收,然后转换表达方式,在专业和通俗之间架起桥梁,核心是用趣味眭牢牢牵引受众的好奇心,每一步都离不开扎实的调查研究,对细致性和严谨性的要求也更高。我从商朝人的衣食住行出发,阅读和筛选了大量文献资料,并请专家帮助解读,把“阳春白雪”式的常规文物介绍,变成了以现代人眼光和趣味还原古人生活的“下里巴人”。稿件播发后,数百家媒体和公号转载,新华社稿件意外地成了网红、爆款。近些年,传统媒体式微的论调屡唱不衰。但是我相信,真正有价值、有公信力的内容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间。作为一名年轻的新华社记者,我也会用脚踏实地的调研,拿出更多有温度、有思想、有品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