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校校行企”协同创新模式下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_章晓兰.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192191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校行企”协同创新模式下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_章晓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校行企”协同创新模式下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_章晓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校行企”协同创新模式下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_章晓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校校行企”协同创新模式下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_章晓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62022 年/第 36 期/12 月“校校行企”协同创新模式下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章晓兰1,徐小威2,苏晓锋1(1.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上海200231;2.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418)摘要产教融合背景下,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学校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的关键。文章针对当前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校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产业学院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包括转变办学观念,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发挥“校校行企”优势,打造新型“双师型”教师培训平台;构建科学、多维交叉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各主体

2、间资源协同共享,加强产教深度融合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关键词中职教育;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师资队伍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2022.36.030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Industry Collegeunder the Mod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ZHANG Xiaolan1,XU Xiaowei2,SU Xiaofeng1(1.Shan

3、ghai Materials Engineering School,Shanghai 200231;2.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anghai 201418)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aculty of industrialcolleges is the key to the organic connecti

4、on and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education chain,talent chain,industry chainand innovation chai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teaching staff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we should build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sc

5、hool and the industry,and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of industrial colleges,including changing theconcept of running schools and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staff;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schools,schools,enterprises and create a new double qualified teache

6、r training platform;Build a scientific multi-dimensional cross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Establish an efficient incentive mechanism,promote thecoordination and sharing of resources among various subjects,strengthen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production and education,and pro

7、vide strong talent support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industrial college;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teaching staff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针对职业教育进一步强调了要“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8、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这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产教融合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然趋势。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产教融合探索,其中构建现代产业学院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也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从本质上讲,产业学院旨在通过整合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的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行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师资建设972022 年/第 36 期/12 月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

9、育的一部分,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输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中职学校要根据地方企业发展需求,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然而,中职学校的大部分产业学院的挂牌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不明显,甚至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产业学院的使命理解不够,此外,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是中职产业学院良性运转的关键2。因此,在创新中职产业学院的基础上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工匠精神”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更高效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是中职产业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1 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新型载体,各地方职业院校对产业学院的建设基本上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而中职学校在产业学院的

10、建设上仍处于研究起步阶段,由于受到已有办学观念和运行机制的限制,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1 人才理念滞后,师资定位不明确作为产教融合的新生事物,中职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上与传统的办学观念不匹配。多数中职学校对产业学院师资的角色认识不够充分,将其等同于普通教师,并仍然以学历、职称、教学作为考核的标准和依据,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依然以书面知识传授为主,不能满足学生对产业实践技能的需求。此外,基于中职学校的办学定位,引进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学历和素养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偏学历轻实践导向,缺乏产业竞争意识,学校也没有健全的教师培养机制,导致引进的教师不能满足

11、行业、企业对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师资的需求。1.2 师资队伍结构不稳定、不合理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应由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由具有相应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及产业实践经验的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形成知识结构合理、稳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然而,在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实际建设中,来自企业的实践型师资队伍不稳定,突出表现为企业师资人员结构单一且经常变化。这主要是由于负责产业学院建设的领导通过个人的人际关系网拉来企业,挂牌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名义上的校企合作,而相应的企业人员就被指定为产业学院的师资。当产业学院的领

12、导调离后,新的领导又利用自己的人脉与新的企业开展此类名义上的校企合作,原企业的相关师资就被新的企业相关人员所替代,就这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导致产业学院师资队伍不稳定,不合理。此外,由于中职学校缺乏科研资源,很少有相关行业或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合作,产教融合流于形式,因此产业学院中来自行业或企业的师资比较单一。这种不稳定、不合理的师资结构与产教融合的要求差距巨大,最终导致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极大地弱化了产业学院的办学效能。1.3 评价制度不科学、培训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目前,许多中职学校主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和发表论文的数量来对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价,忽视了对教师学术能力

13、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估。这种结果导向的评价考核制度,导致大部分教师急功近利,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其他无用”的事情上,长此以往,不仅导致教师的学术能力下降,而且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同时,中职学校囿于传统观念和相关政策的限制,没有长远发展规划,缺乏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或培养体系不完善。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重,为了应对考核标准,大部分教师认为培训会浪费自己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对自己的个人发展短期内没有多大的帮助,因此就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培训;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合作,行业、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或技术人员不愿主动承担培训工作,而学

14、校也缺少聘请相关高级工程师或技术人员等进校讲课培训的经费,产业学院教师队伍双向发展的培养体系名存实亡。此外,学校没有健全的教师激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教师只注重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对产业学院缺乏应有的归属感,因此对服务行业、企业没有积极性,敷衍了事,长期下去严重影响产教深度融合的效用,不利于产业学院的长远深度运转。中职产业学院的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由于对产业学院的认识不够,缺乏现成的建设经验,以及被传统的体制和观念束缚,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在管理、人员结构、内涵建设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若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将有利于产业学院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急需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为

15、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 构建“校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创新中职产业学院建设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产教融合战略的实施成效,意义重大。中职产业学院建设必须从传统的老旧思想观念中走出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充分挖掘外部TEACHING STAFF DEVELOPMENT982022 年/第 36 期/12 月优势资源,构建“校校行企”多元协同创新平台,以此建立完善的中职产业学院,促进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健康发展。“校校行企”多元协同创新模式是指中职学校在充分认知到自身师资队伍薄弱、资源缺乏等客观因素后,通过与地方本科高校或高职院校合作一体化办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中职学校、地方本科高校或高职

16、院校、行业、企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模式3。这种协同创新模式的运行方式是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实施“校校行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形成利益共同体,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产教融合新格局。以此为平台,建设中职产业学院,开展合作招生、合作培养、合作就业等全方位合作,在产业学院实际运行中,只有各方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产业学院才能健康持续良性发展。通过产业学院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材应用等方面的建设,促进中职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能力突出”的双师双能型师资团队。以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以下简称“上海材料学校”)为例,为解决上海建筑节能材料产业迅猛发展对建筑节能材料人才的迫切需求,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需求,上海材料学校依托新型建筑材料生产技术和建筑装饰技术等上海市示范性品牌专业、首批精品特色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层次和高质量发展。具体做法是上海材料学校的相关专业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3+4”中本贯通合作办学,即学生在上海材料学校接受 3 年中职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