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工会体制建设创新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工会组织体制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如投资多元化进一步冲击原有控股集团工会体制、劳务公司的开展给工会组建带来难题、工会体制难以摆脱行政管理体制的依附性对此,工会应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会组织体制,积极探索、培育、完善产业工会;强化地区工会组织建设;以“双重管理模式探索工会组织体制创新,同时,进一步探索灵活多样的工会组织形式。 一、城市工会组织体制建设与创新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工会在组织体制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从目前情况看,城市工会的组织体制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
2、场经济体制的开展、适应新形势对工会工作的要求,仍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问题。 (一)投资多元化进一步冲击原有控股集团工会体制。现有的国有控股公司工会是由原管理局工会转制而来。目前这些集团公司正面临进一步改革。多元投资,混合经济或公转民营,都将会使原有下属企业及集团公司自身出现重组与转移。如何重新设置工会组织体系是工会组织体制创新面临的新课题。 (二)劳务公司的进一步开展给工会组建带来难题。由于企业使用劳务工可以降低劳动本钱,因而许多企业都选择使用劳务工。而劳务用工因劳动关系与用工关系相别离,给工会组建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外省市劳务公司劳务工的大量进入。工会以何种组织形式与之相应对,目前仍是工会组建
3、中的难题。 (三)编制问题困扰工会组织体制创新。从理论上说,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工会。而每建一级工会,就要配备相关人员。一些地方也创造了社会招聘工会工作者、聘用工会工作志愿者、指导员等方法来解决工会工作的人力问题,但要在市和区成立与行业协会相对应的、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工会或行业工会联合会,工会干部的编制仍找不到落脚处。 (四)产业工会发育不充分影响作用发挥。中国的产业工会因其性质不清,地位不明,利益代表性不强,作用发挥与开展受到极大影响。产业工会较难对“体制外的同行业工会实行有效领导或指导。由于产业工会发育不健全,在组织体制上也存在矛盾:产业工会如建在总工会,因编制等因素决定产业分类不可能很细;
4、产业工会如依附于行政,只要行政机构一动,产业工会“存亡就会受影响。 二、城市工会组织体制创新的对策思考 理顺和创新工会组织体制,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会工作的原那么、维护中国工会团结统一与组织体制灵活多样的原那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那么、地方工会与产业工会相结合的原那么、有利上级工会代表和效劳下级工会的原那么,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相一致、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开展互动的,能充分履行工会根本职责和各项社会职能的工会组织体制。为此,城市工会组织体制创新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加强产业工会建设,创新产业工会体制。在我国参加世贸组织后,国际
5、贸易竞争更多地表达为产业竞争,国家经济政策更多表达为产业政策,职工利益的比较更多的是产业内的比较,职工利益矛盾更多地与产业相关联,因此产业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因此,加强产业工会建设,创新产业工会体制,是工会组织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产业工会的体制应从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以下不同的形式。 1.建立产业工会联合会。建立市级产业工会联合会,首先需要将上海目前所设置的局部局(产业)工会调整为行业工会,再由假设干个行业特性相近的行业工会组成XX省产业工会联合会,依法确认其工会社团法人资格。各产业工会联合会在组织建制上隶属于市总工会,接受市总工会领导。产业工会
6、联合会主要职责是协助市总工会对各行业工会进行指导、协调和效劳。 市产业工会联合会设会长,由各行业工会选派代表轮流担任。日常工作由秘书长负责。秘书长职位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雇员制和契约化管理,也可以由市总工会派出的工作人员担任。 2.依托大型企业或大集团工会建立市级产业工会。对现行产业工会要进行梳理,对那些产业已经萎缩的产业工会,要进行归并;对那些改制后产业性质相对明确、职工相对集中的产业工会,应进一步明确产业工会性质;对那些目前已具备产业工会的条件,但没有产业工会职能的大企业集团和行业局,那么可建立新的产业工会。 这种组织体制的设置,就是以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型集团公司为主体建立产业工会,
7、隶属于市总工会。产业工会除了对所依附的企业工会和直属企业工会的领导以外,主要职责是研究产业开展方向,确定产业政策,协调各方关系,开展具有行业特性的工作。依托大型集团建立的产业工会,其委员会成员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以采用联合制代表制方法产生。 3.市总工会内设产业工会。对一些重要的产业,其工会组织体制设置有一定困难的可以考虑设在市总城市工会体制建设创新问题研究第2页 工会内。内设产业工会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调查研究产业开展趋势、产业政策和产业的重大问题,参与有关立法和决策;宏观指导所属行业工会和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平等协商、工资谈判、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等工作;协调对上对下和横向之间的工作和关系;为所
8、属基层工会组织提供法律援助、维权等效劳。 4.对应行业协会建立产业工会。产业工会存在与开展最重要的是开展行业对话。包括行业集体协商谈判、行业劳动关系协调等。近几年来,政府对行业协会的重视和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强,因此,建立与重要的行业协会对应的产业工会,是今后城市产业工会的一个开展方向。 (二)强化地区工会建设,完善地区工会组织体制。强化、创新地区工会组织体制以适应新形势下地区工会工作的需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 1.试行乡镇(街道)建立总工会。上海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从法律上明确街道工会作为一级地区工会。建立乡镇(街道)总工会,从法理上赋予它应有的职能和地位,不仅可以加强乡镇(街道)工会的力量
9、,对进一步加强地区工会组织建设,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关键是要注意这一级工会力量的配备。 2.改革社区工会管理方式,探索社区工会网格化管理。所谓网格化管理,就是把一个区域中的地域划分为假设干个网格区域,充分运用网格内的社会资源实施管理,真正做到全覆盖、不遗漏。网格化要求做到“三化,即工会管理体系网格化,工会干部职业化、工会工作评价体系民主化。 3.探索与扶持区域性行业工会。区域性行业工会是指并不与市产业工会对口,在区(县)总工会、街道(乡镇)工会下建立的行业工会。从上海经济与企业开展的情况看,区县、街道乡镇管辖的工会数量越来越多。所以,从本地区产业集聚的实际出发,自下而上地
10、建立区域性的行业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工会,是一种值得探索与总结的工会体制创新模式。这种自下而上建立的行业工会更符合职工维权需要和工会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以“双重管理模式进一步探索工会组织体制创新。当前,工会面临着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及经济结构调整,适应新形势下维权需要的工会体制创新的艰巨任务。但同时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并没有完全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工会要实现组织体制创新,必须打破原有的“条线明确,划归清楚的传统思想框框,必须更多地以“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模式来思考与探索工会组织体制创新。 1.以双重管理模式实行市产业工会与区域性行业工会的衔接。建立产业与地区相衔接
11、的区域性行业工会,是今后产业工会开展的重要模式。这一体制模式的实现,就是建立在“双重领导与“双重管理这一思想上的。产业与地区相衔接的区域性行业工会实行以地区为主、市产业工会业务指导的双重管理模式。组织隶属关系不变、上缴经费渠道不变、工作对象不变、会籍管理不变。在这一组织体制模式不断完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与标准议事制度、工作方式、活动经费、人员配备等诸多问题。 2.以双重管理模式建立地区行业工会。要以“双重领导模式为突破,进一步建立与开展区县和乡镇街道区域性的行业工会。一方面,行业内的企业工会在组织隶属关系上不变,仍受乡镇(街道)工会领导,同时在参加地区行业工会之后,同时接受行业工会的工作指导
12、。 3.以双重管理模式完善开发区联合工会体制。在开发区建立区域性的联合工会,有利于区域内的平等协商、区域内的劳动关系协调与区域内工会工作的交流、协作与联合。但开发区内的企业因投资关系与行政领导关系的不同,工会隶属并不相同。所以应以“双重管理模式来完善组织体制,无上级主管的企事业单位工会和开发区直属的企事业单位工会由开发区工会来领导。对区域内其它的企事业单位工会,开发区工会同样具有工作指导的职能。 (四)进一步探索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过去一些地方曾创造了“楼宇工会、“一条街工会、“商业场工会等许多新的组织形式。今后仍要从有利于工会组建、有利于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权益、有利于工会工作开展出发,创新工会组织体制。 总之,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建会方式,使工会组织体制的创新视角向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拓展,使城市工会的组织形态由传统的纵向型向多层面网络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