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 今年,为适应当前社区建设形势和社会效劳需求的变化,加快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我区推行了社区体制改革和区划调整,华侨路街道由13个社委会合并调整为7个,社区规模及管辖的范围变大了,社区功能和硬件建设得到较大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社区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社区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承担的各种社会化效劳保障任务将更加繁重,因此,尽快建设一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符合,年轻化、知识化、职业化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成为深化社区建设开展的当务之急。 结合街道社区工作实际,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进行了调研。在此根
2、底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现就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提出浅显的设想和建议。 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落实“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鼓楼的内在要求。 社区工作者处在XX县区改革、开展、稳定的第一线,直接面向社会、面对居民,是推进社区各项事业和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开展形势下,社区承担了许多过去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办理的事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某种意义上社区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开展观的理论核心,社区工作的本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的
3、,强调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满足各类受助人群的需求,用平等、友爱、热情的效劳给千家万户带来温暖。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城市最基层具有决定性意义。 其次,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鼓楼的内在要求。 随着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反映和渗透到社区生活中来,从而使社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价值取向的分化,极易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社区作用发挥好了,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文化、关爱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秩序的构建,营造
4、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气氛,社区在调处社会矛盾和纠纷中,能够起到减震器作用,也可以防止政府与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直接对立,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最初的萌芽阶段。通过社区开展各类效劳帮扶困难群体、边缘群体,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到达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开展。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将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钝化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 第三,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健全完善社会效劳体系的内在要求。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来建设和谐社会,进行社会建设,要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队伍,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工作者的关心和重视,今后政府将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效
5、劳的职能越来越多的由社会组织和社区工作者承担,以社会力量开展社会事业,推动“政社分开。社会工作队伍也将不断开展壮大,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公共效劳的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有利于加强公共效劳和公共管理,降低公共效劳本钱,提高公共效劳质量,改进公共效劳效率。发挥社区工作者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解决群体问题和个体问题的专业能力,为社会成员提供政府不便和市场不愿或不能提供的公共效劳,提升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水平。 二、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状况和存在主要问题 2022年社区体制改革以来,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有所改善,根本能够适应社区工作的需要。但是,与我区经济
6、社会的快速开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与社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社区的效劳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工作领域越来越广的新形势、新变化来说,目前这支队伍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我街道现有的50多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特征表现在: 1、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男性工作者不到总数的20%,不利于社会群众工作的开展; 2、年龄结构不合理。呈现“两头小中间大(40至50岁居多),平均年龄45.5岁,新生力量相当薄弱; 3、知识结构不如人意。虽然大专以上学历的近70%,但绝大多数不是在校文凭,没有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背景,而且知识更新的进度不理想; 4、社工来源单一。大多为中小企业下岗
7、内退人员、个体经营者、随军家属,没有从事过管理工作的经历,普遍缺乏社区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社区党务工作者严重缺乏,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难以实现。由于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偏低,社会认知度不高,难以吸收高层次的人才,制约了社区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在行业分类和职业分类中,没有将社区工作者列入其中,因此,专业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身份还处于辩识之中,对大多数社工而言,他们不知道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专业归属。还有少数不具备要求的工作者,进社区工作的目的,只是找一份安稳的收入贴补家用,没有把社区工作作为一项职业对待,开拓进取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欠缺。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
8、,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制约了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化和拓展,削弱了社区工作的创新和开展能力。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笔者认为职业化社区工作者应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知识包括理论知识、文化知识和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现代科学管理、法律知识、公关知识等。能力包括洞察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创新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建议要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的规划,建立健全资格认证制度、注册登记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目标考核制度、评选表彰制度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职业体系,通过标准程序,加强社区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储藏,
9、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的年龄和知识结构。 1、建立选拔任用机制。严格、标准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入口,即推行职业资质准入制度,参照现行的社区党务工作者持证上岗的做法,从源头上解决社区工作者的素质问题。构建民主开放的考试录用机制,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标准笔试、面试、考核、聘任等法定民主程序,优先录用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吸纳一批年富力强的高素质的社会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 2、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根据社区工作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制度,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专业化水平。可采取正规教育和短
10、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依托区委党校建立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标准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也可借助驻区大专院校的师资力量,引入现代社区理论,增强社区工作者的沟通协调能力、筹划活动能力、组织实施能力、掌握运用现代办公手段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宣传煽动能力、调解矛盾能力、应变能力等等。 3、制定竞争鼓励机制。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保护社区工作者,支持和帮助他们依法行使政府赋予的职权,通过举办社工论坛、经验交流、开展社区“立足岗位,争先创优业务能力竞赛等形式,培养社区业务骨干和行业标兵,塑造现代社区工作者群体形象。选送社区优秀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对于有创
11、新思维、工作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社区工作者进行广泛宣传,并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积极倡导社区工作者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社会地位、职业威望,赢得社会广泛的尊重。 4、建立健全考核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的社区工作者晋升、奖惩制度,调动社区工作者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相应的年度考核机制,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模式,发挥考核成果的应用价值。公开考核结果,并把百分量化考核与民主评议结合起来,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社区工作者的重要参考,并与每个人的收入挂钩。实行优胜劣汰,畅通“出口,形成动力与压力并存、鼓励与约束相联的考评体系。 5、落实待遇保障机制。建立社区工作者年收入自然增长机制,结合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实绩,逐步提高他们的工资报酬和相关福利,确保社区工作者的年收入不低于本地职工上一年度的人均收入水平。适应现代新型社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和效劳设施,不断适应社会建设的开展要求和居民群众的效劳需求。落实社会保障政策,鼓励社区工作者努力为社区建设多做奉献。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