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创新社区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情况汇报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实施“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活动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社区治理体系的部署,以习总书记关于“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的重要指示为根本指导,按照XX省委尤权书记提出“厦门要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先行先试的要求,把城乡社区社会治理纳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中统筹谋划,以xx区、xx区为试点,在全市广泛发动,不断探索,梯次推进、全面展开,初步形成一批可学、可信、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使“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和城乡社区社会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近年来,我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和
2、“全球花园城市称号、8个社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3个社区获得省级“环境友好型社区称号、190个社区被评为全省“五星级信息化社区、xx区被民政部批复为“全国农村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20xx年7月,xx区作为首批“全国社区管理和效劳创新实验区,民政部在该区召开“中期评估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国各地有12个市、区(县)领导参会进行了切磋交流,顺利通过了专家组中期评估。 我市创新社区社会治理体制工作的情况,可概括为围绕“一个主题:即共治共享,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和群众满意度;把握“两对范畴:即把握社区治理体制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实施,把握聚焦社区治理体制重点领域和突破固有模式;统筹“三
3、个关系:即着力统筹政府和社会、城镇和乡村、民主和民生关系,取得“四方面效果:即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完善城乡社区公共效劳,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提升社区治理体系能力。总的看,我市创新社区治理根本格局逐步形成,主要表达在“五个突出: 一、突出共治共享,转变社会治理观念 “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旨在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依托城乡社区治理效劳这个根底平台,把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与实现城乡社区基层治理目标相结合,从百姓房前屋后的身边小事做起,从群众关注的实事难事做起,衔接政府与村居之间的接口、村居社会组织之间的“枢纽,探索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着力
4、点,寻找提升治理能力的突破口,摸索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按照“核心在共同,根底在社区思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自治有机结合的社区治理体制,推动全社会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观念的根本转变: 一是重新定位政府、社会、群众之间关系。xx区是我市金融商业效劳业较为兴旺的xx区,财政收入在“全国百强县(区)中位列全省第一,2023年财政总收入达133.02亿元;社区数量最多,到达96个;社会组织密度大,共计415个,专业社会工作人才198名,在共同缔造试点中,该区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开列出为社区减负放权的88件工作事项。在去年11月我市启动的减负放权工作中,全市484个村、社区全面完成村居组
5、织办公场所清理挂牌工作,共清理标准牌匾16790块,清理率达60.3%,率先全省完成,走在全国前列。xx区在此根底上,率先在试点社区下放社区职权、提升效劳效能、标准社区事务。共减除12项、合并30项社区事务性工作,简化13项便民效劳工程,减除20大类133小项的党建检查台账,根本厘清了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协同管理、居民自我管理权、责、利三者之间界线,理顺了政府与社区、群众之间的关系位置,改变过去政府部门决策角色认知不清、职能定位不准的现象,把“社会协调和“群众参与紧紧地整合在一起,使“我和你变为“我们,把“为民做主变为“以民为主。 二是培育塑造共治共享多元主体。截止2023年,xx市总人口398
6、.3万多人,流动人口204.7万多人,占总人口的51.39%,外来人口密度仅次于深圳。在共同缔造活动中,我们通过开展同驻共建活动,不仅把社区辖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发动起来,还带动外来农民工、台港澳同胞和外籍人士,乃至在厦短暂留居的人员参与其中,培育开展各类社会团体202343个,民办非企业949个,各类社区社会组织202300个,其中,备案登记社区社会组织390个。通过这些组织整合社会资源,改变过去在社会治理中政府唱“独角戏的现象,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了共同缔造主体多元化。 三是加强各利益主体共治互动。共同缔造活动中,我们注重统筹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社区内部事务采取居民自治
7、,涉及社区和居民小区外部事务实行民主协商,由“要我动为“我要动,由政府或基层组织的“单边行动为“多边互动,由“政府独唱为“群众合唱,改变了过去政府干着、群众看着,政府做着、群众扛着,政府投资出力、群众不认同的现象。实施“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活动以来,xx区、xx区确定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平安设施建设等“以奖代补试点综合工程共计70个,投入资金到达1.9976亿元,居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村居民义务投工投劳到达达3000个工作日,主动让出土地5170平方米,极大地降低了财政支出。 四是注重治理要素系统推进。共同缔造中,我们分类实施,梯次铺开,配套推进。制定“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明确十项行动方案,直接
8、涉及城乡社区治理体制的工程工程包括就业创业、增收增效、社保提升、住房安居、城市功能完善、考核机制创新、城市公共平安、社区效劳优化、美丽村居创立、打造宽带厦门、绿色城乡建设、文化实力提升、文明创立深化等23个。每个工程再分解为1到3个子工程,全部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具体方法、监督评估等,使多元主体由参与一个工程向参与多个工程转变、一次参与向长期参与转变、一般管理向长远管理转变,确保了行动方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过去政策实施“单一碎片观点转变为“系统配套效果,创新实验的工程成果被市民群众普遍认可。 五是营造共创共治的浓厚气氛。共同缔造中,我们注重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着眼深化社区居民自
9、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效劳、自我监督,从城乡社区从卫生死角、乱搭乱建、绿化盲点入手,从“房前屋后群众感受最深、最想做的、最愿意参与的小事、实事做起,组织城乡社区居民开展“创立和谐文明社区、“清洁家园、“志愿者在行动、“城市义工等志愿效劳活动,强化居民“社区事情共同谋划,社区事业共同推进、社区愿景共同实现的主体意识,取得“社区搭台、居民唱戏成效,浓厚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气氛。 二、突出顶层设计,把社区治理纳入社会开展大局 创新城乡社区治理体制和效劳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从顶层设计着手,凝聚各方面智慧力量,把群众共同参与和顶层统筹谋划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探索方向明、路径清、可操作的社区治理机制
10、。 一是纳入顶层决策同步统筹。市委、市政府把抓好顶层设计、统筹治理规划作为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来抓,市委王蒙徽书记、市政府刘可清市长和市里各套班子领导组成19个课题组进行调研,分别就制定“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中“平安和谐行动方案和“村改居社区基层治理机制改革等具体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依托市缔造办、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领导机构协调,对“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中的社区治理局部认真论证,反复调研,形成方案。去年底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把“深化社区治理体制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事项,作为明年全市中心工作进行部署;市、区人大、政协把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建设、加快城乡社区效劳体系开展、提升城乡社
11、区治理和效劳保障能力等议题列入全市重点建议和提案进行督办,并组织代表和委员进行专题视察调研、专案评估,推进立法,加强监督;市缔造办将城乡社区治理机制纳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规划内容,先后两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座谈研究,形成20多篇专题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提出社区微社会治理、构建多方参与机制、打造人性化互动平台等50多条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落实顶层设计的职能部门,市发改委把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机制纳入全市综合配套改革内容,优先列入工程立项总体方案。 二是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同步运作。近年来,各级劳动保障、人口计生、民政、卫生、公安、司法行政、工、青、妇、残联、老龄办等部门,突出民生保障在本部门
12、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每年都推出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市民政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等部门把创新社区治理体制纳入岛内外一体化,特别是省级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建设等具体工程中,实行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全程跟踪落实评估;市法制局加强民生工程行政立法调研,检查法规执行情况,推动各项试点工作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轨道;各级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保障社区综合效劳站和综合效劳信息平台等根底设施建设、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工作者待遇等及时足额到位。去年全市为民办实事工程共14大类50项,完成投资超80亿元。今年我市方案确立30大类约50项的为民办实事工程。 三是纳入全国性争先创模活动同步推进。结
13、合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创立、公共文化示范区、平安城市创立等活动,各级各部门加强规划设计,形成合力,推动共治,为城乡社区治理体制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使城乡社区品牌创立各具特色,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近年来,我市共创立社区效劳创新品牌730多个,其中2023年就到达230多个。去年,我市开展“平安厦门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创立活动,在广泛征求吸纳各方面意见的根底上,把原定名为“邻里和美的第五项行动方案修订为“平安和谐行动,突出了我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主题特征,丰富了社区治理的时代内涵。 三、突出统分结合,构建差异化开展的社区治理格局 联系全市岛内外之间、城乡之间开展不均衡的实际,我
14、们注重立足现状,分类指导,着力构建城乡社区治理一体、根本公共效劳均衡、城乡特色差异化开展的工作格局。 一是坚持城乡社区治理一体化的方向。统筹城乡社区开展,实现治理一体,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特区改革开发成果是“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创新社区治理体制的根本目标,为此,我们在整体规划布局上,在城乡根底设施和社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根本公共效劳方面,打破岛内外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界限和壁垒,推动均衡开展,坚持社区治理一体化方向。“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过程中,我们在岛内岛外分别确定了xx区、xx区两个试点区,每个区又分别选择老小区社区、“村改居社区、高档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员集中的新社区、农村社区
15、等8个不同类型社区,加之指导推进建设。目前,全市155个“村改居社区中有82个建立了社区综合效劳站,为居民提供效劳,推行网格化建设,完善效劳管理功能,按照城市社区标注标准建设,推动向城市社区转型和过渡。全市39个“村改居社区依法完成集体资产改制。xx区蔡塘社区、xx区黄庄社区、xx区霞阳社区等通过通过居民大会表决、民主协商等自治形式,从集体资产中拨付资金,建设“社区综合效劳站“外口公寓“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等公共效劳社区,全市合计到达3.2亿元,仅xx区黄庄社区建设“外口公寓投入资金就达1.2亿元。xx区、xx区把全区城乡环卫绿化、劳动保障、就业就学等公共效劳经费全部列入全区公共财政负担范围,
16、实现公共财政投入全覆盖。xx区从统筹城乡根底教育均等化着手,建立了全区学校“班班通等公共信息平台。xx区、xx区、xx区实现了社区办公场所、社区信息平台建设、社区工作者报酬待遇标准等与岛内xx区、xx区“接轨。通过这些措施,形成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双向受益的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的新格局。 二是坚持不同类型社区分类治理的方针。我市现有178个城市社区、155个“村改居社区、151个农村社区。各类大体上各占三分之一,他们在区域分布、设施条件、财力状况等方面差异较大,导致他们在效劳水平、管理效能、人文品质等治理能力方面差异也很大。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他们进行分门别类、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策、一居一品(牌)方法,按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