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基于场景理论的校园垃圾分类系统设计.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95024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基于场景理论的校园垃圾分类系统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基于场景理论的校园垃圾分类系统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基于场景理论的校园垃圾分类系统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基于场景理论的校园垃圾分类系统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基于场景理论的校园垃圾分类系统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3年基于场景理论的校园垃圾分类系统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场景理论的校园垃圾分类系统设计李雪雪 罗艳 姜艳:现行的垃圾分类思路,将关注的重点集中于垃圾桶和垃圾投放者。本文将校园中的人、行为活动、垃圾收集以及处理看做一个系统,运用交互设计的场景理论,具体分析校园场景中的学生角色以及校园中的行为活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套微场景下的垃圾分类设计方案。关键词:垃圾分类;场景理论;系统中图分类号:X799. 3;TP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306-0152-02一、前言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标志着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国家战略。2023年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广泛讨论的一个话题,

2、从国家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法规,2023年2月,住建部要求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而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工作在中国全而展开。垃圾分类在国外已经行之多年,世界兴旺国家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比拟成熟,成为了根本生活规那么,已经形成了从垃圾分类到垃圾收集的社会运行系统,不仅垃圾分类比率很高,而且已经成为了居民的自觉行为。我国已经开始加大力度治理垃圾分类,但推进垃圾分类需要改变整个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需要持续的政策保障和不断的方法修正。二、现存垃圾分类方案的问题尽管垃圾分类已经是一个全民共识,但现在的垃圾分类是在奖惩措施、人工监督的压力下实施,在没有监督的地方或者不方便扔垃圾的地

3、方还有很多随手扔掉的垃圾。通过街头的采访和观察发现:垃圾箱内产生的蚊虫、异味让人不愿接近垃圾桶,更不想直接翻开垃圾箱盖,对于低频率出现的垃圾,比方大型垃圾、有害垃圾等不知如何处理,还存在着很多地方垃圾清理不够及时出现的垃圾溢出等。目前的垃圾分类工作主要是放置分类垃圾箱,设置人员监督垃圾分类和投放行为。那么为什么不能彻底解决垃圾的问题?经过本文分析的主要原因包括:1没有考虑垃圾的分布问题,由于人流和活动分布的问题,垃圾箱的放置位置不合理;2没有考虑使用者行为习惯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投放垃圾是用户的一个附带行为,并不是专门的一个行动,因此需要特别关注用户投放垃圾的前后行为;3使用者情绪问题,使用者

4、在扔垃圾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体验,蚊虫、异味、脏乱会给使用者带来排斥感,不熟悉垃圾分类原那么造成挫败感,看到回收垃圾的工人将分好的垃圾混在一起运走也会让用户的情绪受到打击,总之目前的垃圾分类工作并没有让用户产生正而情绪。三、场景理论下的解决方案一场景理论下的垃圾分类分析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在laking Use一书中提出了“场景剧本的概念,并给出了使用场景剧本解决问题的步骤。即将某种故事应用到结构性的和表达性的设计解决方案中,这是一种具体化解决设计问题的设计方法。卡罗尔基于场景剧本的设计关注描述用户如何完成任务,任务是由一组环境设定,以及环境中的参与者共同构成。也就是说,场景理论

5、中,用户完成一项任务由用户与环境共同决定。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情境场景剧本、关键路线场景剧本和验证场景剧本三个阶段的场景描述来完成设计任务。情境场景剧本主要用来描述场景中的需要解决的任务,关键路径场景剧本用来描述用户在场景中的常用任务,最后的验证场景剧本是针对的是场景中需要解决但是频率较低的任务。通过三个阶段的剧本描述,查找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流程和细节。根据场景理论的方法,校园是一个用户结构单一、行为活动单纯的场景。大学校园里90%以上的用户为学生,年龄和文化程度等根本人口特征均有高度的一致性。校园场景中所有行为活动也都是围绕着学习生活展开,因此垃圾的内容物相对稳定,非常适合设计更为精准的垃圾分类

6、系统。运用场景理论所做的垃圾分类系统设计,能够充分考虑到用户在完成垃圾分类任务时的更多细节,比方投放垃圾的时间、关联活动以及对垃圾投放的态度。目前的垃圾分类工作只关注将原有垃圾箱拆分成几个分类垃圾箱,催促用户将垃圾分类扔进垃圾箱内,并没有关注用户在完成垃圾分类任务的过程中更多细节的影响,也没有向用户呈现清晰的运行规律,因此才会导致目前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很难到达较高的程度。二场景理论下的垃圾分类设计1.校园垃圾分类场景的系统结构设计根据场景理论的剧本设计,根据场景中的角色活动与人的分布系统结构,设计为三个区,宿舍生活区、教学活动区、餐厅饮食区。宿舍区主要解决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效

7、劳的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内容物;教学区主要解决同学们日常学习、办公等公共垃圾;餐厅区主要解决同学们食用后的剩菜、剩饭、果皮等容易产生异味的垃圾。2.细分校园场景的垃圾分类设计在校园场景中,垃圾的产生由用户的行为决定,由于校园场景的用户行为呈现较强的规律性,因此垃圾的内容与产生时间比拟稳定,因此可以垃圾分类根据每个分支场景的行为特点,和用户的行为规律设计有针对性的垃圾分类方案。在宿舍区场景,学生的根本生活规律遵循课程表,学生主要是课余时間停留。而根据本文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通常都是在上课之前扔掉不能长时间存储的垃圾,因而投放垃圾的时间比拟紧张。学生的根本生活都发生在宿舍区,垃圾也就与学生的根本生活紧

8、密相关,在宿舍区学生主要完成吃饭和睡觉,食品包装和生活废弃物是主要的垃圾来源。针对以上特点,本文设计的宿舍场景中的垃圾分类从垃圾产生、分类到收集进行系统性处理。对于垃圾产生的源头,在学生寝室摆放分类垃圾桶,让垃圾从源头得到分类。将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有害垃圾,针对垃圾种类多、量大、分类复杂、需二次分类的特点,将在楼道为其提供与宿舍对应的分类垃圾桶,做到有序分类,集中收集。楼道垃圾桶还会提供传输带,处理楼道垃圾桶满后应及时处理的情况,不影响同学们的使用。宿舍楼下方建立垃圾回收总站,集中收集分类后的垃圾,方便保洁员处理垃圾。教学区场景的垃圾和学习活动有关。垃圾的产生主要是学生下课

9、时间,以办公用具、废旧图书、饮料瓶等干垃圾为主,垃圾内容的类别少且固定。教学区场景的垃圾量少,且可以较长时间保存。根据教学区场景的特点,设立可回收文具、可回收垃圾、干垃圾三个类别,将可回收文具从可回收垃圾中别离,可以提高垃圾的利用率,也能够从可回收文具这一细节分类的设计教育学生合理利用资源。可回收文具放在教室角落,方便学生投放和取用,可回收垃圾按照纸类垃圾和饮料瓶分成两个垃圾桶,与干垃圾桶放置在每个楼层的洗手间边上,固定位置可以让学生更熟悉教学区垃圾的投放规律。餐厅区场景垃圾种类较为单一,以厨余垃圾为主,在三餐时段集中产生,储存时间短,投放过程总极易污染垃圾桶周围环境,也可能弄脏投放厨余垃圾学

10、生的手。根据餐厅区场景的特点,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个类别。在餐厅出口设立餐具回收处,学生自己动手分类,防止堆积。厨余垃圾储存时间短,因此要及時处理,使用密封容器减小与空气的接触,防止产生异味、蚊虫等。餐厅区垃圾投放很容易弄脏手,因此要设置洗手区,消除学生分类厨余垃圾的顾虑,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厨余垃圾的分类。3.垃圾分类系统细节处理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开展过一项研究,在人行道上画上引至垃圾箱的脚印,乱扔垃圾的行为就会减少。在垃圾箱上贴上由三个大黑点组成的倒三角形类似“注视目光而孔让垃圾投放者感到自己的行为被监督,从而催促自己的垃圾分为行为。校园场景中的垃圾分类系统运行效率也需要更多的细

11、节设计。l降低认知负荷认知负荷指理解文本、组织结构与产品行为。垃圾分类的认知负荷是对于不同垃圾识别图标的认知,对于不同垃圾桶代表的颜色不同的认知。本文减少认知负荷是从用户理解垃圾桶分类开始,设计出简单容易理解的垃圾分类图标,运用垃圾分类指示标志,帮助用户理解,进行垃圾分类行为。并从产品的整体环境着手,对于使用者理解文本、组织结构与产品行为等进行交互式改进。2降低物理负荷物理负荷指用户行为模式,垃圾分类的物理负荷是对于用户扔垃圾是所需要的操作。本文从垃圾分类的操作过程着手,设计垃圾桶自动开盖,减少学生扔垃圾时的操作步骤。垃圾桶旁的洗手池也是非常必要的补充,可以解除学生分类投放时害怕弄脏手的心理障

12、碍。3提高正向反响当前垃圾分类的目标是希望用户准确的投放垃圾,并依靠法规与人工监督等方式来维持垃圾分类,本文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设计促成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产生正向的体验,精神力量才是真正推动垃圾分类力量。通过跳蚤市场等活动提升学生对垃圾分类行为的价值感。有些垃圾对用户无价值,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垃圾都尚有使用价值。跳蚤市场或旧物爱心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处理尚有使用价值的垃圾,使物品的使用价值提高得到充分的利用。如果可以让垃圾在其他同学那里发挥作用,使用户在极少付出的情况下获得超出预期的正而反响,这个反响在心理上就是价值感,鼓励用户的行为。通过即时反响让学生在投放分类垃圾时感到愉悦。在学生扔垃圾时

13、,垃圾桶检测到重量增加,发出马里奥游戏中吃到金币的声音,学生熟悉又喜欢这个声音,学生感到将垃圾扔进垃圾桶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被奖励的行为。四、结语目前的垃圾分类的工作关注的是分类垃圾桶和垃圾投放者,一直教育、奖励、惩罚垃圾投放者正确分类,将所有的压力留给垃圾投放者。基于场景的垃圾分类尝试运用一种具体的设计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关注校园场景中的每一个具体的行动者和行为,能够通过设计构建用户友好的垃圾分类系统,可以减少垃圾投放者的压力,促进更高层次、更高效率的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兴旺国家已经有完整系统的垃圾分类系统,因此垃圾分类也是我们国家建设社会精神文明过程中必须跨越的工作,同时垃圾分类也是个人根本素质的标志。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的层次和效率,不仅要从教育投放者,更需要改进工作思路,通过更友好的分类系统引导垃圾分类工作,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终极社会目标。基金工程:本文为厦门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校园场景下的垃圾分类设计成果。参考文献:1Alan Cooper, Robert Reimann, David Cronin. 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M.刘松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2辛自强.垃圾分类问题的心理问题探究J.人民论坛,2023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