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少年涉毒犯罪及防范 【摘要】近年来,随着毒品泛滥形势的日趋严重,青少年已成为毒品侵害的主要象,从我县这几年来吸毒人员情况看,绝大多数吸毒者初始吸毒年龄在16-25岁之间,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90%以上。毒品严重损害了涉毒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诱发大量的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给青少年的自身、家庭、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青少年涉毒问题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关注青少年涉毒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预防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已成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遏制毒害蔓延、促进社会和谐健康文明发展一项紧迫的社会任务。吸毒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顽症,世界各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与手段竭力遏制毒品发展蔓延的趋
2、势,但是,吸毒人员总数却在逐年上升。随着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的出现,吸毒人群中又多了一群相对弱小的身影青少年。据国家禁毒委的最新统计,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5万人,其中青少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可见,青少年吸毒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关键词】:青少年;涉毒问题;吸毒一、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分析(一)缺乏对毒品的正确认识青少年初次吸毒者由于没有或严重缺乏对毒品知识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判断而发生盲目的涉毒行为。在青少年吸毒人员中,大多数是在对毒品无知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青少年初吸毒者对毒品的无知心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毒品的概念、性质、种类、功能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知;2、对吸
3、食毒品的害处及因此导致的个体身心伤害和社会危害的认识不足;3、对国家关于毒品问题的政策、法律法规不了解,缺乏法制观念;4、对毒品形成错误的认识,如把毒品与日常人们所抽的香烟混淆,认为随时可吸可戒。(二)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人生起步的第一堂课,父母是孩子接触最为密切的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毒品犯罪人员中,父母感情不好,缺少家庭温暖的占大多数,这也是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重要因素。健全、完整的家庭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对子女的人生观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子女,人格的形成容易出现障碍和偏差,父母的言行对青少年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感情不好的家庭常打
4、打闹闹,使子女养成了粗暴好斗等不良性格的同时,人生观的形成也受到严重影响。(三)学校管理不善和学校教育不够重视学校是未成年人直接接受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的专门场所。而沿袭多年的应试教育使中、小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轻德、教育方式陈旧、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导致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育管理不力,减弱了学校教育育人的双重作用。很多青少年染上毒品是由于学习成绩不良,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在群体中遭到排斥等因素引起的,现在的青少年多为2000年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的社交圈主要来自学校,于是在学校的环境中同学之间也易形成一个亚文化的群体,而因为青春期的团体模仿心理比较强,所以在团体形成后
5、就比较会引发其他的犯罪行为而这样对社会和青少年本身的危害是无穷的。(四)不良社会风气的污染和不法分子的引诱未成年时期的青少年,思想敏锐,少有保守思想,好奇心重,独立欲望强烈,对任何“新生事物”都有着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犟劲,他们敢想、敢求、敢做,但由于年少无知,社会经验缺乏,思维的片面性很大,甚至分不清是非,因此,一旦受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就可能误入歧途。同时,他们年少无知,胆大妄为又恰恰容易被社会不法分子所利用,在这些不法分子的引诱和控制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五)青少年盲目交友,受不良朋友的唆使人作为“ 社会 关系的总和”,必然和周围的同类发生关系、进行交往,并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
6、朋友等关系。交友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交上一个好的朋友,可以一生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 ,交上一个坏朋友,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使自己的一生暗淡无光。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交友应当非常慎重,以免因交友失误悔恨终生。从吸毒青少年的情况来看,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即是因为交友不慎走上吸毒歧途的。青少年缺乏辨别能力,在人际交往能力差,极易受到周围朋友的影响,而且在交往中称兄道弟,盲目的从众心理和刻意的模仿心理极强。在这些心理的驱动下,他们看到同伙吸毒,往往自己也会跟着吸。一名青少年吸毒者曾直言不讳的说自己吸毒的原因就是“我吸毒,是为了成为其中的一员”。青少年力求心理上和行为上与他们所在
7、的群体保持一致。有的就是对群体中的某一个或某些成员的崇拜,而盲目地模仿其各种思想和行为,包括吸毒这样的一种理念和行为。二、当前青少年吸毒人员特点(一)低龄化发展目前吸毒人员当中,青少年所占比例非常之高。其中有一半以上为80、90后,这其中也包括00后人员,年龄最小的在18岁以下。他们大多很早就辍学,有的甚至初中都未毕业。走出校门后,好奇、冲动、义气心理作祟,经不起诱惑相互介绍、拉拢吸毒。(二)高复吸发展相比较成年人,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青少年的毒瘾很难根除。一般他们吸毒都是背着自己的父母、家人,再加上自己对毒品的危害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即使自己的父母发现了,对其进行戒毒治疗,他们也很容易
8、受到原来涉毒环境影响复吸。(三)群体化发展由于青少年对毒品具有好奇心里,再加上交友不慎,很容易走上吸毒道路。这其中包括已吸毒人员引诱、欺骗未吸毒人员走入吸毒群体,还有一些贩毒人员故意设下圈套,让懵懂的青少年染上毒瘾而不得不向他们购买毒品,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吸毒群体化趋势愈来愈快,愈来愈广。(四)青少年参与贩毒案件有增多趋势在吸毒人群中,“以贩养吸”、“吸贩合一”的问题非常突出,许多吸毒者为维持自身的毒资和毒品来源进行不同程度的贩毒活动,一些人在自己吸毒的同时兼零星、小量的贩卖毒品,还有一部分吸毒者沦为毒品犯罪。特别是青少年一般是从吸毒开始的,当毒瘾不时,自己的储蓄尚能维持时,他们只是单纯的
9、吸毒者,但随着毒瘾的加大,所需资金的增多,原有的财力难以支撑吸毒所需时,他们便由毒品的被害人变成害人者,成了“因吸而贩,以贩养吸”,为解决和保证吸毒所需的资金,他们铤而走险,形成了以贩养吸的恶心循环。并且由于未成年人在目标上比较具有隐蔽性,因此越来越成为贩毒团伙中的主力军。三、青少年吸毒的危害第一、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毒品对人类的毒害作用首先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系统的功能。其次是影响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吸毒者或其配偶生下畸形儿、怪胎屡见不鲜。吸毒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类疾病。这些人往往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默然。严重的则丧
10、失劳动能力,以致日渐衰竭而死亡。另外,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吸毒者后期往往靠吸食毒品不能满足要求,转而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他们共用未经消毒处理的注射器和针头,致使艾滋病传播。第二、严重污染社会环境,破坏家庭幸福,诱发各种违法犯罪。吸毒对社会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不少青少年因吸毒而道德沦丧、六亲不认、心态畸形。吸毒青少年为了支付巨额毒款,花自己、拿家庭、骗亲朋,拖垮了自己、家庭和朋友之后,为牟取吸毒开支,开始“以赌养吸”、“以卖淫养吸”,败坏社会风气,导致社会丑恶现象加速发展,更有相当部分铤而走险,实施盗窃、抢劫、敲诈勒索、贪污诈骗、贩毒、杀人等犯罪,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四、解决青少年吸毒的主要措施
11、(一)加强禁毒宣传针对一些青少年思想单纯、思维活跃,缺乏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这一状况,社会各组织要大力开展禁毒预防常识的普及活动,努力提高青少年防毒意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禁毒宣传,提高大众对毒品危害的认知度。1、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禁毒宣传,学校要开设禁毒知识课,普及毒品危害和防范知识,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使中小学生真正理解并入脑入心,自觉远离毒品。2、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流动人口的禁毒宣传,由于传统媒体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以及流动人口自身文化素质等原因,导致流动人口接受宣传教育的机会比较少,宣传的效果不明显。在加强对青少年自身宣传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父母家人的禁毒知识宣传,有组织
12、地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禁毒宣传,营造家庭识毒、拒毒、防毒的氛围。3、利用互联网开展禁毒宣传,扩大宣传面。青少年上网人员较多,可以通过网上公安机关的禁毒宣传让更多的青少年网民了解毒品知识及其危害,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这块宣传阵地加强对青少年网民的禁毒宣传。(二)加强社会帮教工作吸毒人员的帮教工作是一项社会化工程,需要动员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进来,禁毒法颁布实施以来,对吸毒人员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各地都成立了禁毒社工队伍,要充分利用这支队伍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社区帮教和康复工作。各级综治部门要做好社区建设与吸毒者的跟踪治疗工作,通过社区、家庭、社工组成一支
13、帮教队伍,强化青少年禁毒宣传阵地作用,实现戒毒康复社区化,禁毒教育常态化,让青少年远离毒品,回归社会。(三)挤压毒品犯罪空间。多年的禁毒斗争实践证明,强化打击是禁毒工作行之有效的斗争方略和重要举措,在整个禁毒斗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安机关应采取有力措施,在毒情复杂地区查缉毒品。加强与周边县、市的情报交流,开展禁毒合作,联手打击毒品犯罪。同时认真分析研究毒品规律,不断调整查缉方式,对毒品通道、场所查缉的警力、时间进行调整,开展定点和不定点、定时和不定时、定期和不定期的查缉工作,竭尽全力把毒源堵截住减少毒品的供给和流通,以减少毒品违法犯罪,减少因吸毒而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控制艾滋病传播。(四
14、)加大场所管理检查目前,青少年吸毒场所多集中于公共娱乐场所。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检查,要在公共娱乐场所内张贴禁毒宣传画,对工作人员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严格控制未成年人进入公共娱乐场所,经常性地开展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排查整治工作,及时发现吸食毒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对容留吸毒的公共场所负责人,要从严从重打击,挤压青少年吸毒空间,净化青少年成长社会环境。(五)建立以家庭防范为主的毒品犯罪防范模式由于毒品犯罪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迅速扩展开来的,而作为家庭中的教育者家长而言,他们本身知识的局限性使得他们自身对毒品知识和危害性的认识不够。同时在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对毒品的危害性的
15、认识更多地局限在自己不说,由此希望孩子也不知道的程度。对孩子表现出对毒品的知识和危害性的好奇时,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以恐吓的方式来达到制止孩子对其兴趣的目的,殊不知,越是家长不愿谈及的问题,孩子就越会有好奇,就越有可能在隐瞒父母的前提下偷偷尝试。在西方,社会学家对 20 世纪以来采用的这种恐吓式毒品犯罪防范模式普遍评价很低。不少人认为,这种大惊小怪的做法往往反而会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并有可能同青少年的自身体验或从朋友那里了解到“事实”不相吻合,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教育内容的可信度,强化了青少年的逆反情绪。社会学家戴维汉森对 130 项毒品教育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他发现青少年在接受教育后对毒品的态度只
16、有很小的变化,有时甚至会增加吸毒。在这样的情况下,淡出依靠家庭教育同样显得力不从心。改革开放以来,既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样也是社会矛盾急剧显现的时期。伴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思想观念,传统的道德模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现今的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少年毒品犯罪问题解决的良好与否,是衡量社会转型成功的标准一。当前,我国正处于整个社会转型期,并且受到国际毒品泛滥的影响、境外毒品犯罪的透,存在着多种容易诱发青少年毒品犯罪的不利因素,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能做好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预防工作,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安宁,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通过对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的分析,建立了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方联动的防范模式,对青少年毒品犯罪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管理。希望这样的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将青少年毒品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给青少年一个美好的未来。参考文献01崔庆